tangminq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minqian

博文

要学会用院校研究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高等教育问题

已有 3137 次阅读 2010-8-26 11: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冯用军先生在他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周光礼《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可信吗?》(印象中,我对之发表评论的博文,没有现在即20100826上午11:39阅读的博文后部的“武汉专家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评论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周光礼主编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书,我有所感,于2010-8-25 13:50:36在其博文后发表跟贴对他的博文进行评论:

您说的这本书,我看好手头有一本,是前不久才从书店买回去的。粗粗一翻(现在还没有看完全书),知道作者是用近年来高教研究领域比较流行的院校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对近年我国博士教育进行质量研究。当然,由一校的结论,能否推而广之,说全国的博士教育都这样,能否说得通?好象是可以这样说、做吧?我不太肯定,但是我觉得可以作为个案,对这一论题进行研究。请您指教!
    博主随后做回复如下:博主回复:我不反对运用院校研究这种方法,因为这是国外很多高教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我反对的是动不动就拿中国这样的大名头吓人,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教育没错,但你拿这个来说中国博士就有点不对了。个案研究也可以,但个案能否代表全部?或者能代表全部的多大比例?能有多高的可信度?退一步说,华中科大能有多大的代表性?华中科大的博士生能有多大的代表性?加之样本太少,连小样本分析都算勉强,故结论非常值得商榷。当然,引起大家对博士生教育的重视,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对本科生教育的重视,这是好事,我也支持和赞同,但我觉得,做类似的研究更严谨点、更科学点、让人更信服点总是好些,不知您是否赞同?^_^

我在读过博主的回复以及其他网友的评论后,做了第二次对博主的回复及博文的评论如下:

谢谢您的及时回复和认真作答及追问,其中体现的您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比较佩服。我想,我们可否进一步了解一下,院校研究这种高教管理研究方法,它的使用边界以及可能,即怎样更加科学地使用院校研究的方法,作好高教问题研究。我将沿着这一思路做进一步的了解。欢迎继续指教!

 

 

附:

周光礼《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可信吗?

夏王述二

冯用军的博客网址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153

近日,武汉某高校砖家出版了一本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光看这书名头,就挺吓人呢。~中国博士~,估计以为博士都是~吓大~的吧?~质量调查~,知道啥叫~质量~吗?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009年,全国在学博士生24.63万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体量,能有多高的质量可言??

    粗略浏览了一下该书,其中比较雷人的观点,我捡几条出来,供各位看官批判,当然,评论妥当与否,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正所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亦寻其异音尔。光看题目,就非常不妥,博士者,前提是获得博士学位,显然博士生是不能被称为博士的,如果被称为博士,那是有意、故意抬高自己。

    第一,该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毕业博士生。

     评:一本堂堂的~中国博士~,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4类人,平均下来1类人不到350份,以2009年在学博士生24.63万为分母,样本比例不到0.15%,如此低的比例,就能代表~中国博士~?即使按1392份全为在读博士生计算,比例也0.57%,这难道能代表~中国博士~?拉大旗当虎皮也罢,还是拉虎皮当大旗也好,这种做学问不严谨的做法,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学界的浮躁、浮夸、轻浮之风气。如果再考虑抽样方法的科学性、调查问卷的设计程序及信效度和a值、样本的代表性(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区域)等统计特征,这样的调查能有多大的可靠性、可信度、科学性不得而知,懒得一评。充斥在该书中的~调查显示~、~统计显示~、~调查表明~又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可想而知。甚至让我不得不怀疑,或者退一步表示揣测,这点小量的调查样本,一个华中科技大学的就可以包干分配完毕,哪还用去其他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调查?即使有外校的,估计那也是个别,熟人或者托人调查的,或者花钱买的调查问卷。也许,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说明的可能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教育质量?外人不得而知。这个研究的基础都不成立,那后面建立在这个调查基础上的所谓推论或结论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不要告诉我说,这是解剖麻雀、以小见大,小样本分析代表整体。

     第二,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

      评:一个简单的数量迅速增长,就代表了~大发展~?另一方面,一个简单的数量增长,就代表了~教育水平下降~、~学术质量滑坡~?其一,这是哪门子的逻辑关系?数量和质量难道就只有~对立~,没有统一?数量和质量,难道就只有~冲突~,没有~融合~?谬论啊。试看,那些已经走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众化)、甚至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国家,比如,英美、德日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精英高等教育同样繁荣。其二,究竟用什么标准能代表~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我认为,应该是本科教育,而不是博士生教育,试看世界顶尖大学,哪一个不是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哈佛、耶鲁、剑桥、牛津,那都是最好的本科教育。当然了,他们的研究生教育也不错,不像我们国内的一些985大学,中国一流的本科生,第三世界二流的硕士生,非洲三流的博士生。

     第三,周光礼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而我国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他说,没有淘汰机制,质量也就没有保障。

     评: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什么叫“国外一流大学”?哈佛、剑桥,还是伯克利、宾大,或者凤凰、西太平洋?博士是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毕业生,还有这么高的淘汰率?神了怪了。前面已经说过,做学术一定要严谨,博士跟博士生有天壤之别,就像公与公公一样可不能混用。退一步而言,这个40%是哪里来的?自己调查的?还是听来的?就没有高过40%的?有多少大学能达到4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论调简直就是瞎掰。我国采取的“严进宽进”,很多985大学我不敢说,但我了解的某985高校,平均10个人竞争一个学术型博士生的名额,平均博士生要4年才能毕业。没有淘汰机制,难道很多高校的博士生培养制度是形同虚设?可我听说,前年南开不是有淘汰的博士生么?再说了,没有淘汰机制,就无法保证质量,这两者有这么线性的逻辑关系吗?

     第四,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

      评:这个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华科大的结果?指导47名,耸人听闻啊,不知道有没有确凿的证据!接近一半的博导同时指导的,也就是最少3级的超过7名,有那么多么?我所了解的像北大、清华、人大啥的,好多博导1年只能分到0.7个名额,低的到0.5。还有,大部分博导,问卷就那么点,不知道这大部分博导有没有超过100名,呵呵,估计,某些大院,怕都快有这么多了。其实,博导指导博士生以多少为宜,并没有一个定论,国外我也有了解的大牛,实验室博士+博士后有20/30人的,也没见得水平有多差。

     另外,关于对博士生导师的叫法,老板、boss未尝也不可,学术跟商业并非是水火不容。

     参考文献: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毕业博士生。

  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周光礼昨日称,调查中所指的学生仅为博士生,不包括硕士生。

  调查表明,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

  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009年,全国在学博士生24.63万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

  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

  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周光礼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而我国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他说,没有淘汰机制,质量也就没有保障。

  在读学生10年增加19万四大因素制约博士培养质量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昨日,周光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4个方面对影响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是博士生指导教师。在博导增长人数跟不上博士生扩招速度的背景下,高校评聘博导的门槛有所下降。有些博导本身水平就不怎么样,也很难带出高质量的博士。博导指导的学生多,也直接影响到博士培养质量。

  二是国家的科研体制。国外有的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

  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三是博士生的自身追求。一些人读博士完全是为了拿张文凭,读博士的动机很功利化。一些人把“博士”比喻为“搏仕”,意思就是说读博是为了将来能做官。

  四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一个人一旦有了“博士”这层金,就会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尊重,甚至会谋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这助长了博士生的急功近利。  

  学生成廉价高级劳动力博士生大多喊导师“老板”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

  周光礼昨日表示,现在我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些博导为何愿意多招生的原因所在。

  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博导指导学生质量的高低并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相反,博导多招学生却能为个人带来各种好处。

  一位博导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有的博导连学生的论文都不看,纯粹就是老板。喊老板是一种极其贬义的称呼。”

  周光礼认为,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对于发表论文要把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的“潜规则”,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满。但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接受。

  声音刘道玉: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变味

  本来,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这是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则。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也依然恪守着这个宗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人数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拥进校园争戴博士帽。有不少老板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学历,可见我国博士学位的含水量多么大!

  博士学位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但是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把它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至出现了烹饪博士。

  ——摘自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

博士培养质量图  搜狐新闻制图
博士培养质量图 搜狐新闻制图

  武汉专家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7476-356467.html

上一篇:购书目录:20100819郑州1册
下一篇:天益社区,再生了!
收藏 IP: .*| 热度|

2 赫英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