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林
2025年8月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于2025年7月5-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931 会议室成功举办量子力学百年历程(1925-2025)纪念工作坊。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嘉应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近30位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向本次论坛致辞,强调本次论坛的意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董春雨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任)吴国林教授代表物理学哲学专委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热烈祝贺,同时也说明了今年也是中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0周年,将在今年10月召开全国第七届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以纪念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和物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0周年。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院主任孟强教授主持。
7月5日共有三场报告,每人报告讨论共35分钟。第一节报告由董春雨教授主持,吴国林做“量子计算加速的哲学审视”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郝刘祥做“量子纠缠与量子力学的诠释”的报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做“量子力学:哥廷恩出品”的报告。
第二节报告由蔡肖兵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做“量子力学如何重塑我们对‘实在’与‘知识’的理解”的报告,山西大学高山做“The Aharonov-Bohm Effect Explained: Reality of Gauge Potentials and Its Implications”的报告,苏州大学李继堂做“从量子贝叶斯主义到现象学”的报告。
第三节报告由雷环捷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做“第二次量子革命对信息范式的变革”的报告,嘉应学院沈健做“量子芯片设计的逻辑与方法论研究”的报告。
7月6日有四场报告,每人报告讨论共 20 分钟,就百年量子争论、精细结构常数、量子信息、相对论、费曼图、个体性、量子认知、电子轨道、量子产业等展开讨论。第一节报告由苏湛主持,罗栋、乔笑斐、熊飞雷和胡晓倩分别做学术报告。第二节报告由罗栋主持,苏湛、赵丹、钟盛阳和刘燊分别做学术报告。第三节报告由赵丹主持,孙圣、万子谦、颜春玲和翟宸宇分别做学术报告。第四节报告由朱科夫主持,王东、王伟长和王勤霞分别做学术报告。
闭幕式由王伟长主持,电子科技大学万小龙做“模态内生性视野下的多世界解释”的报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栋副教授做会议总结。
论坛进行两个整天,讨论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在会后的讨论中,有趣的是,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发现《量子力学百年历程纪念工作坊议程》的主持人和发言人数29人,正好跟1927年第五届著名的索尔维会议的照片人数29一样。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这张合照几乎囊括当时世界上所有伟大科学人物,29人中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
我曾讲到,我们这次会议的外地专家住在著名的北京赵家楼饭店,对我国物理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赵家楼位于北京长安街东端之北,原为明代在位时间仅6年的明穆宗隆庆朝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的宅邸,后来成为曹汝霖的第宅。因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事件而闻名中外。解放后,曹旧宅已全部拆除,在原址建起了新楼房,为某单位招待所。1984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共青团东城区委联合在赵家楼胡同1号的东院墙上镶嵌了一块“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旧址”铭牌,以为永久纪念。2002年5月1日,赵家楼遗址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注:这次会议之后,我前往维也纳大学访学40天,其中有部分时间探索量子力学的原创之地,开启追问原创之旅。参见后面我的博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