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 Wu Bolg Quantum Hermene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lwu philosophy of physics、philsophy of technology、quantum hermeneutics

博文

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诠释学研讨会

已有 2595 次阅读 2023-6-15 09:40 |个人分类:学术会议与讨论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诠释学研讨会

202362-3日,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诠释学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ermeneu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华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STS系、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本次会议是去年我校主办首届国际科学技术诠释学研讨会的接续。

        傅永军教授网上致辞

     会议合影

研讨会开幕式由吴国林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山东大学傅永军教授、德国达姆塔特工业大学STSAlfred Nordmann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等分别致辞。解丽霞院长首先代表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参会的专家学者致欢迎辞。表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带来了本单位与国内外优秀同行合作的新机遇和新视野,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为生成更有影响力的前沿学术成果提供新的资源和养料,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傅永军教授代表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傅永军教授表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既聚焦当代科技前沿问题,又关注哲学与科技在更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并期待参会的专家学者能够敞开思想、深入交流,推进科学技术诠释学研究推向新高度。来自德国达姆塔特工业大学STSAlfred Nordmann教授也表示很高兴能和这么多学者专家于此次研讨会相聚,希望能够结合中西思维传统,对科学技术进行诠释学研究,形成一种良性的交流互鉴的学术氛围。吴国林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参会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科学技术诠释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新的视角用以审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能够汇集诠释学的中西思想资源,推动诠释学新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打破了地域限制。主要有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国立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德国吕讷堡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行政学院、嘉应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深圳技术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五邑大学、肇庆学院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2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下或线上的形式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nEO_IMG_吴国林1.jpg

nEO_IMG_汪院长1.jpg

汪盛玉教授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差异重要:中西思想视域下理解技术Making Differences Matter: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in the Horiz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分议题包括当代科学技术诠释学;中西哲学下的技术;物质诠释学;量子诠释学;科学理解及其诠释学进路;技术可靠性的诠释学;科学技术与诠释学之间的意义互动本次研讨会意义在于:通过汇集国际学者对科学技术和当代物质进行诠释学研究、中西比较思想的综合性研究,从学科视域探寻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知识体系的范围与样态。

此次研讨会共收到31篇文章投稿,其中有28篇文章经审议决定进行与会研讨交流。研讨会先后共进行8场学术报告。

第一场会议报告由嘉应学院的沈健教授主持。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Alfred Nordmann教授在《利希滕贝格的梦想与诠释学的挑战》中,以对利希滕贝格的介绍为起点,引入了利希滕贝格的挑战——理解一本书或者这个世界不是解释事实的问题,而是进行主动的诠释;通过对蒸汽机的多重意义的揭示,阐明了如何理解历史物品;最后讨论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人们对于未来的讨论是建立在对于现实的反射之上的,要把我们自身当作理解的参与者去提问,不仅要理解技术对于人们的意义,还要研究技术评估。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在《科学诠释学是如何催生了分子生物学》报告中,解释了生物遗传的信息诠释和生物变异的信息诠释,给出了量子辐射诱变生物学的证据及其诠释,最后给出了一般结论:科学诠释学可以以一定的文化形式为支点。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教授在《理解诠释“哥本哈根诠释”》的报告中,以Badis Ydri关于“哥本哈根诠释”的理解为出发,提出离开了哥本哈根诠释就不可能对量子力学有理解和哥本哈根诠释也需要诠释两个观点。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做《量子物质存在与量子诠释》的报告,从量子系统、量子技术、量子现象和量子物体的关系出发,揭示了人们通过量子技术理解量子系统的一般过程。以惠勒延迟选择实验为例,重新考量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量子诠释的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特点。

nEO_IMG_会议照片3.jpg

第二场会议报告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Alfred Nordmann教授主持。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的Steve Fuller教授和德国吕纳堡大学的Cheryce von Xylander教授就诠释学的核心框架及技术诠释学问题进行了对话。

在对话部分。Fuller指出,诠释起源于宙斯需要赫尔墨斯作为信使向人间传递信息。诠释学正是基于“信使-信息”区分来建立思维模式的,这也正是宗教学起源对于诠释学的重要之处。在这一模式中,重要的并非原初的信息是在欺骗,而是沟通中的误解(misunderstanding)。技术作为一种信使,一方面包含发明者有意识地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包括无意识地带来的信息,后者是技术的“可供给性”(affordance)中的一部分。von Xylander指出,技术具有社会性。很多人都是以非意向性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并非是社会变迁中的革命性力量。具有社会性的设计者将自身行为中的非意向性带入了技术设计。正是这些非意向性提供了技术人工物的“可供给性”。

在问答部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Nordman教授和朱颖妤同学就意向性分析进路和宗教学起源在诠释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参与了讨论。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Mitcham 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罗栋副教授就Fuller von Xylander所呈现的诠释学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非关联性问题参与了讨论。

第三场会议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宏芳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博士生刘甜甜做《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的实践诠释学》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科学研究情况,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科学的新基础设施有了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验室和实验研究过程;科技出版物和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写作;人机因素混合交叉;新的道德问题和挑战。国际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认为刘甜甜的报告对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的实践诠释学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描述框架。他还提出AI将会带来5项改变:一是知识形成的改变;二是AI改变了知识创新的基础设施;三是实验过程的自动化,但要人去判断;四是创造了异质的专业人才网络;五是形成新的研究规范。华南理工大学罗栋副教授在《科学理解与人工智能理解》的报告中提出了“人工智能理解是否能达到科学理解?”这一问题,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且探讨了在亨佩尔的理论和雷格特的科学理解理论下的人工智能理解问题。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硕士生Arthur Wei-Kang Liu做了《理解和解释》的报告,提出亨佩尔的演绎法理(DN)模型提供了必要但是不充足的解释,她提出了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并且理解就是解释过程中缺少的部分。

nEO_IMG_肖峰 (2)1.jpg

                  肖峰教授

     王志康教授

nEO_IMG_李三虎1.jpg

       李三虎教授

nEO_IMG_李宏芳.jpg


李宏芳教授在网上

nEO_IMG_沈健1.jpg

沈健教授

第四场会议报告由安徽师范大学盛玉教授主持。俄罗斯萨马拉国立大学Alexander Nesterov教授和Anna Demina研究共同做了《理解技术:作为理解的技术》的报告。报告中他们提,理解是从符号到意义的转变,在哲学的语境中,理解意味着能够去做。理解是一种投射式的解释,伴随着基于符号的意义建构。理解技术和实施技术需要由一定水平的实践知识和科学知识。东莞理工大学朱诗勇教授做了《技术评估的逻辑原理》报告,从苏格拉底关于绝对善的理念出发,将关于善的理念视为一个通用语义函数,根据此函数的技术评估结论应当是周全的、具体的、动态的和开放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博士生朱颖妤做了《理解意义的形成和转换:一项技术诠释学的任务》报告。提出,技术诠释学的一项具体任务是探索文化语境下的意义轨迹。诠释学不仅是此在的存在模式,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肇庆大学林润燕副教授做了《技术知识的诠释学分析》报告,从广义的文本去理解技术知识文本,因其既有一般诠释文本的要素又有“有用”的要求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一般文本的意义。要将技术知识文本物化为技术人工物,要把握“前理解”,还要使用“视域融合”的方法。

nEO_IMG_大会门口合影.jpg

场会议报告由安徽师范大学王子廓副教授主持。广州行政学院李三虎教授在《儒家的情景创造概念与工程政治哲学》的报告中,通过与西方的“物的哲学”是从人工物结构认识自然的物质世界秩序对比,强调中国的“事的哲学”是从人工物结构看人的伦理道德秩序,并结合对中国古代“情景创造”(creatio in situ)的概念分析,指出形成大国强国需要推动社会政治秩序与造物用物秩序的协同发展。深圳大学叶路扬博士在《技术实在的诠释学分析》的报告中,指出技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文本),其过程性、历史性及其意义是不可被简单客体化的存在,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诠释和理解。五邑大学程文博士在《技术活动的诠释学分析》的报告中,基于技术的设计与使用是具有典型诠释学意义的技术活动文本的观点,分别从技术设计过程的动态诠释学循环与技术使用过程所赋予的“社会意义”两个层面的分析,进而论证得出技术风格的形成、人们对技术风险的认知、人类“实践智慧”对技术进步的引导均来自技术于社会的相互构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云珍博士在《技术人工物功能归属的倾向性分析》的报告中,分析技术人工物功能倾向性归属理论能够满足功能理论的四个充分性标准,尤其是解决了功能失常和功能缺失的区分难题,完成对功能须满足倾向性的定义且具有主体目的的意向性的论证。

第六场会议报告由广州行政学院李三虎教授主持。广州体育学院刘小青博士在《艺术人工物:技术与艺术的视域融合》的报告中,基于对技术人工物如何成为艺术品的考察,提出艺术人工物是在一定材料或要素基础上设计与制造出来满足和实现全部艺术活动的技术实体,其物理功能的有效性与独立性,使其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是艺术品“存在”的组成部分。并且艺术人工物基于物理功能的社会属性构成了其与理解者之间的诠释学关系,得出了具有“美”的形式与象征的美学意义的技术人工物可以成为艺术品的观点。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马肖在《诠释学视域下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研究》的报告中,基于对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逻辑鸿沟”问题的思考,指出诠释学能够回归到人作为结构与功能相互指向的中间载体的本质,并阐述结构转换成使用者所理解的功能和把功能转换成设计者所理解的结构两个诠释过程可以建立起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之间的肯定性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李全兴在《物质的诠释学分析》的报告,指出自然物质属于诠释学意义上的广义“文本”,物质的属性与运动方式是物质文本的内容,并对自然科学诠释学中物质的意义筹划有两种方式:数学与实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场会议报告华南理工大学肖峰教授主持。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博士生Sadegh Mirzaei《反馈机制与诠释学循环》的报告中,关注反馈机制与诠释学循环之间的相似性和共性。概念分析表明,我们可以看到两者都是循环因果关系的实现。安徽师范大学王子廓副教授在《人文学科方法论诠释学的演变:从诠释的“艺术”到技术诠释的“普遍方法论”》的报告中,指出对不同类型的技术诠释,包括技术-科学诠释、技术-法律诠释、技术-社会学诠释和技术-经济诠释都涉及在其各自领域内分析和诠释文本的特定方法和技巧。深圳技术大学邓盼博士在《从物质交换概念看李比希和马克思》的报告中,从分析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笛卡尔和李比希关于“物质交换(Stoffwechsel Metabolism)”概念切入来强调马克思的生态学批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物质主义的基础,坚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和维持技术边界与自然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华南理工大学张倩副教授与硕士生肖子的《近代救亡思潮中的技术观》报告,通过分析近代中国从实用技术观到知识技术观,再到教育(人才)技术观的由浅入深的技术观转向过程,指出中国传统思维对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支撑着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从模仿走向创新。

场会议报告由华南理工大学的罗栋副教授主持。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Andrea Bréard教授在通过“”来理解: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汉译看数学的诠释学方法》的报告中,通过对比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拉丁文原文与中文译本,指出对“应用”的理解可以从翻译定理的逻辑演绎时所采用的建构主义和(传统的)算法公式中分离出来。深圳技术大学周兵副教授在《胡塞尔对自然科学本质的思考:数学化作为一种技术》,阐述了胡塞尔对数字化两个阶段的区别,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经验世界与几何观念世界建立起对应关系,第二阶段是近代以来物理学以数字公式建立的观念世界来解释大自然。基于现代自然科学本质的反思,他认为数字化解释自然的方法与技术掩盖了自然的当代问题意识。肇庆学院曾丹凤副教授在《中国古代技术的诠释学分析》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古代技术经历了“技”与“术”由分到合的发展演变,显性与隐形的“术”是中国古代技术的两种知识形态,“器”是它的物质形态,并阐述了“道”、“技”、“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道”是“技”之本,“道”以制“技”、“道”以“器”载,以“象”为中介实融合。绍兴文理学院杨又博士与硕士生许苗的《中国哲学视域下的“物”诠释》的报告,通过分析中国哲学视域下的“物”是落实于生命世界中的人化存在,指出心能广大无边,容纳万“物”,是一切“物”的意义呈现的前提或根源,并认为西方之学为器物之学,中国之学为心性之学,器物之学与心性之学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关系。

每场报告均设置了交流探讨环节,围绕报告内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们对量子诠释、人工智能的功能是否真的“智能”、软件是“物、数字因素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中西哲学下的技术等相关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并对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研究的未来进行了积极展望,既促进了学术界关于科学技术诠释学的交流,也推动了科学技术诠释学的国际对话与交融。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最后做会议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各位专家学者对相关议题的内容贡献以及批评性建议,表示将继续促进诠释学未来的发展,深化诠释学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国诠释学学科建设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Alfred Nordmann教授也本次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表示本次参会专家学者分享的内容多元且深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极具启发性,希望研讨会能够长期展开以加强中方与西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研讨会圆满落幕。

(吴国林供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7363-1391814.html

上一篇:入选第二届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小记
下一篇:贵州“村超”与学术原创
收藏 IP: 183.6.159.*| 热度|

2 郑永军 高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