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蒙
教育忧思(6)从我亲身经历的两件小事看中外教育差别
2013-11-22 16:57
阅读:4098

我在澳洲卧龙岗大学,认识了Amy教授,五十多岁,显胖,棕黄色头发。Amy不能生育,夫妻两在广西领养了一位姓林的小姑娘。“Lin means forest”,她特意强调是森林的林。在领养时为不吓着小姑娘,特意把头发染黑,打扮成亚洲人模样。她告诉我孩子的眼睛有点问题,但这不妨碍小姑娘成为一位快乐小女孩。因为Amy夫妇给了她全部的爱,为她治眼睛、教她学钢琴、读书、陪她进行体育运动。

 

“这孩子应该感谢你们,你们给了她无私的爱、给了她快乐”,

“不!我们应该感谢她,是她让我们找到了做父母的感觉和职责。”Amy说这话的时候显得非常幸福和慈祥。

 

回国后,一次驾车送女儿去体育场。我从大马路右拐进入体育场大门口时,正好有一辆车从体育场出来,该车左拐上大马路,挡住了非机动车道的视线。不巧,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她的儿子骑电瓶车飞速从那车后驶过来,看到我的车,刹车不及,擦到我的车牌,摔倒了。这下有事了:

妇女先威胁,要带她到医院做全身检查;

随后报警,警察来一看她人和车都没有事,叫我们协商解决;

最后要求赔她300元。我给她看钱包就100元,赔100元吧。

“你那不是有银行卡吗?附近就有工商银行。”

 

我只得在她和他儿子的带领下,到前面银行取了钱给她。

整个过程中她的儿子(大约67岁)不时给她妈帮腔造势。

 

我读过一篇教育的文章,说是一位贫穷的农民,花血本也要让女儿读到高中,因为老农认为母亲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对我遇到的那位妇人,我不敢妄断她素质低,但她那极尽敲诈勒索之能事,确实实在在地给她的儿子上了一课。她得到的是300元的便宜,但却不知已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不干净的种子。

 

中外两个母亲、两个孩子的比较,Amy给孩子的是爱,孩子的心灵是干净的,她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快乐;相反,那为妇人给孩子为人不耻的现身教育,孩子的未来着实令人担忧。所以,教育绝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常常是影响一个人的关键因素,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西门蒙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5770-7438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