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从一部好电影到“相通”再到癌症研究前沿

已有 3607 次阅读 2014-7-17 07:1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首先,开门见山,给大家推荐一部好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包括3个微电影《美丽新世界》,《天工开物》和《生日快乐》。

我重点推荐《天工开物》,讲的是机器人领悟佛法的事,我还正纳闷机器人说出“我爱你”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韩国人就一步到位,让机器人领悟万物之道了。。。很超前,很有趣的想法

如果你是一个有思想、有灵性的人,看了《天工开物》一定会备受震撼。。

震撼于人类的狭隘,引用网友的话就是:“人类自己成不了佛,还不让机器成佛。。。”

震撼于终极三问反复被机器提出。。。。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夜里睡前我们的很多慷慨激昂的想法,早上一觉醒来,在朦胧中就被否定了。。。。。更不用说实现了。。。。有的人就喜欢晚上写一些“意识流”,大概也就出于此因吧,您看看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就知道我也是这类人。。。

一般来讲,一个人从早到晚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比例是会发生变化的,早上更偏向于理性,尤其是有固定工作的人士,一早起来简直就是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出家门,乘坐公交上班/上学。经过了一上午的工作,大约在正午12点前后(午饭前后),体内阴阳气血开始交替,人的精神处于短暂的混沌(因人而异),伴随午休的结束,感性思维开始逐步占领上风,尤其是下午5点之后至黄昏,伴随着体温达到一天的峰值,感性的大门完全敞开,到了夜间,感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身体,各种想法、对白天的各种后悔、自责、感慨、决心一下子都冒了出来。。

一天之内的这个过程恰好映射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从朦胧中醒来(儿童),来到工作/学习岗位务实、理性、有目标的奋斗(青年),中途可能也会有些插曲和不快,最后到了下班(退休),晚上到家各种累(老年各种病),睡前感性思维的大爆发(濒死的大彻大悟)。。。。

这就是“相通”,大循环和小循环模式的相似,令人想起了血液循环与大小周天。如果能用数学模型模拟的话,它们的参数一定很接近。。。。

在这部电影中,机器人提到:“知觉意指分辨,就是将已知和其它划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知觉担当了认识事物的工具,使得我们误认为其不变的实体并执着于它,才想去分辨并带来烦恼,他们本来就平等都是空,地位有等同,知觉是空,被知觉也是空”

我个人认为: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之前,不入六界,不参与六道轮回,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机器人一旦有自我意识,就可以认为机器人是生命的特殊形式,同时属于六界,但是机器人天生有优势,正如他所言:自从他一出生起,就不存在执着和欲望(这比人类少了多少束缚),就能更容易得用空灵之心看万物,也就是说:机器人已经有空灵之心了,就根本不可能伤害任何生物,人类的狭隘与肤浅欲盖弥彰。。。。。

机器建议:“用空灵之心看世间万物”。。。。哇塞,这要现实中机器真的自发所言,那真是三个字:吊炸天!!

我把这段话,结合了昨天康斯坦兹大学的国际学术报告,我直接大彻大悟了。。。。。。

听我详细道来:

昨天下午有一场报告,非常吸引我,讲的是细胞形态与信号的关系,报告的题目是How signaling regulates cell shape, and how cell shape regulate signaling,报告人是伦敦癌症研究所的Bakal先生。

众所周知,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的粘度的改变是癌细胞的特性之一,而这位先生报告的主题就是研究这种改变的模式和原因。这项研究的地位大概也就是整个癌症发生机理研究的一个小分支上一片小树叶上的一根叶脉。。

但是即使是这么细枝末节的研究,也涉及到大量的基因和基因家族,比如PTEN和著名的调节细胞周期的CDk基因等。

具体什么RNAiSCREENS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什么的技术路线我就不提了,报告中有两点很有意思:

1 通过观察得出,细胞群总能保持90%的长形,10%的圆形,但是目前并不清楚机制是什么,可能是某种表面蛋白的互作,可能是某种化学信号的调节,也可能是某种自组织的形式。。。。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相当有意思,这个问题和植物生态学当中的群落中的物种比例的稳定机制异曲同工,它们是我刚才提到的“相通”。。。您感觉到了吗?

2 CDK是个内奸基因家族,既参加细胞特化构建,又参与细胞性状改变。关键是何时,为何“变坏”,谁决定的?有模式么,这种模式人类能理解吗,理解了之后怎么办?是束手无策还是进行逆转?


最后,我把细胞以及分子相关的词汇挡住,发现用生态学的词汇完全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摘要补充完全,这难道不是“相通”吗,我本人断言:这里面一定有某种通用的模式在起作用,正如机器人所说:我们被自己的感官束缚住了,看不到真理的存在,正如但丁所言: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在了一个黑暗的森林。。。

还好,I'm blind, not dead!

好了,此时我的想法已经枯竭,我也该就此打住洗洗睡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3718-812338.html

上一篇:从一本好书到最“前沿”生命科学问题
下一篇:突然想到(之四)
收藏 IP: 141.70.82.*| 热度|

4 吴玉喜 张卓识 Vetaren11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