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锋启云涌
查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网址:https://www.nstl.gov.cn/paper_detail.html?id=abbb25ebcfbcdad69dbd93b8fb22d529,可以得知:戴锋、魏亮和吴松涛,曾在军事核心期刊《中国军事科学》(2013(4): 142-151)发表《“云作战”理论初探》一文。有关该文相关信息显示:文章的发表日期为:2013年8月20日(参见图1、图2和图3);文章的收稿日期为:2013年7月22日(参见图4)。这表明:“云作战”与“作战云”的提出日期为:2013年7月22日;公开发表日期为:2013年8月20日。本文不仅提出了“云作战”理念还同时提出了“作战云”概念(参见图5)。这里,“作战云”是“云作战”的作战力量单位。
目前,网传“云作战”和“作战云”的提出者是:美国空军退役中将戴维·德普图拉(David Deptula),这与事实不符。实际上,美国空军退役中将戴维·德普图拉(David Deptula)在美国空军协会2013年9月17日的年度会议上发言,提出“作战云”(combat cloud)概念。该发言于2013年9月18日发表于美国《武装部队杂志》网站(http://www.armedforcesjournal.com/deptula-combat-cloud-is-new-face-of-long-range-strike/),参见:图6;2014年下半年,该发言以题为“作战云概念和组织变革:空天作战指挥与控制的新时代”的文章刊载于美国《空天力量杂志》(Air & Space Power Journal)。可见,David Deptula提出“作战云”概念的时间是:2103年9月17日;正式发表“作战云”概念的时间是:2013年9月18日。
尽管都是自主提出与发表,但相比较而言,中国学者戴锋(等人)提出的“云作战”与“作战云”理念,在时间上要早于David Deptula提出的“作战云”概念。因此,中国学者戴锋(等人)首先提出了“云作战”和“作战云”。此外,相比David Deptula的“作战云”侧重于空天作战,戴锋(等人)提出的“云作战”与“作战云”则适用于涵盖所有军兵种的全域作战,包括无人化智能作战领域,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与普适性。
【学术著作出版信息】
戴锋. 云作战导论(简体中文版)[M]. 纽约:世界华语出版社(World Chinese Publishing; ),2025年1月(ISBN 979-8-3483-9685-5).
《云作战导论(繁体中文版)》电子书正在线上销售(https://www.amazon.com/s?k=b0dxv7xdw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