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
沼液和沼渣特性分析、处理措施及水稻施肥方案
2025-4-22 10:59
阅读:280

一、沼液组成、风险分析及处理方案

1、沼液组成及风险分析

**单位沼液的测定结果表明,沼液的pH 值为7.68,表征盐分的电导率EC14.53 ms/cm,表征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COD 3763 mg/kg,含全氮 含量0.175%,铵态氮含量为0.169%,全磷含量为0.00974%。该沼液属于高盐、高COD、重金属高风险型,需经过严格处理与科学调控后方可安全还田。

沼液各成分含量与沼液还田国家标准(GB/T407502021)、农田用水国家标准(GB50842021)对比情况见表1**单位沼液的pH 值偏碱性,在国家标准的范围之内。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表征盐分的电导率EC14.53 ms/cm,而沼液还田的国标≤1.5 ms/cm,盐分远远高于标准,施入土壤会导致盐害。表征有机物含量的化学需氧量COD 3763 mg/kg,而国家标准≤500 mg/kg,是标准的7倍,若施入土壤,与作物根系争夺氧气,导致烧根。沼液的全氮、铵态氮、总磷含量与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相比,均高。粪大肠杆菌含量为1.6×108 MPN/L,是沼液还田标准的160倍。重金属镉、铅、镍、铜含量远远高于沼液还田的国家标准,风险极高,绝对禁止直接还田。

表1  沼液成分与标准对比、风险分析

检测

指标

**单位

沼液

沼液还田国标(GB/T40750,2021

农田用水国标(GB5084,2021)

风险分析

pH

7.685

5.5-8.5

5.5-8.5

适中,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

电导率EC(ms/cm)

14.53

≤1.5

---

盐分过高,需稀释10倍。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盐害,土壤次生盐渍化。

化学需氧量COD(mg/kg)

3763

500

≤150

有机物过高,若直接施入土壤,与根系争氧,烧根。需要曝气处理7天以上。

氨氮(mg/kg)

1695

----

120(水培)

可稀释

总氮(mg/kg)

1751

----

≤150(水培)

可稀释

总磷(mg/kg)

97.4

----

≤20(水培)

可稀释

大肠杆菌(MPN/L)

160000000

≤1000000

40000

超标,需要发酵腐熟,杀死病原菌。

种子发芽指数(%

83.3

≥70%

-----

适中

(mg/kg)

1.5

≤0.04

≤0.01

超标37倍,绝对不能直接施入土壤。

(mg/kg)

69.9

≤1.2

≤0.2

超标58倍,绝对不能直接施入土壤。

(mg/kg)

0.67

≤1.3

0.1

还可以

(mg/kg)

16.05

----

≤0.2

超标,绝对不能直接施入土壤。

(mg/kg)

22.1

≤50

≤0.5

还可以

(mg/kg)

11.6

----

≤2

还可以

 

    2、**单位沼液处理方案建议

1)沼液进入曝气池,增氧曝气,可覆膜,防氨气挥发,加入发酵菌剂(比如EM菌剂、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氧发酵7-10天,可降低COD含量40%左右,可降低粪大肠杆菌50%左右,曝气直到沼液没有臭味。加入一定浓度硫化钠或者其他钝化剂,采用化学方法沉淀重金属,去除约30%左右的镉、铅等重金属。

     2)沼液从曝气池处理后,必须再检测ECCOD、重金属含量,根据超标的程度,再稀释一定倍数(比如2-6倍)。如果仍然超标严重,可委托专业公司采用膜过滤方法去除重金属。

3)处理后的沼液,稀释后须符合还田的标准(GB/T40750,2021),低肥力水田(有机质含量≤2.0%)用量每年不超过20/亩,高肥力水田(有机质含量≥3.0%)用量每年不超过10/亩。连续用两年,停用一年,防止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

4)处理好的沼液,可做水稻的追肥(分蘖期、孕穗期),再补充尿素10公斤/,补充钾肥(硫酸钾6公斤/亩或者氯化钾5公斤/亩),即可满足整个水稻生育期的需肥量。

5)处理好的沼液,稀释后可用作种植牧草的施肥;也可通过灌溉系统管道施入菜地,避免与叶面直接接触;还可用到非食用经济作物或林木、观赏花卉。

     6)必须每年检测施入沼液的土壤,防止镉、铅、铬、镍、铜、锌等重金属和盐分累积,造成土壤污染,导致稻米或者可食用部分重金属超标。

沼液灌溉水稻

沼液灌溉麦田

  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沼液(或沼渣)重金属超标的原因分析

  1)饲料添加剂的过量使用

我国《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GB 31650-2021)规定仔猪配合饲料中铜添加量≤200mg/kg。如果追求生长速度,超量添加硫酸铜,猪对铜的吸收率仅10%-15%85%以上通过粪便排出,导致粪便铜含量超标。

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含重金属的工业副产品(如皮革蛋白粉含铬,造纸污泥含镉)。2023年农业农村部抽检显示,3%的饲料原料砷含量超过《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的10mg/kg限值。

 2 猪肠道菌群转化

肠道厌氧菌可将无机砷甲基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砷(如二甲基砷酸)。某规模化猪场检测显示,粪便中有机砷占总砷比例达75%,远超《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0.4mg/L限值。

 3 饮用水源污染

江西某生猪主产区调查发现,38%的地下水铅含量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的0.2mg/L限值,猪长期饮用后,粪便铅含量可达15-20mg/kg

4 垫料交叉污染

使用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渣(如燃煤灰)作为垫料,导致粪便锌含量从正常的800mg/kg升至2500mg/kg,超过《有机肥料》(NY 525-2021)的2000mg/kg限值。

  2、沼液(或沼渣)重金属源头控制措施

1)饲料精准配方

推广低铜+酶制剂技术(如植酸酶可提高磷利用率30%),将仔猪饲料铜含量控制在150mg/kg以下。

 2 源头替代技术

使用纳米氧化锌(粒径≤50nm)替代普通氧化锌,用量减少50%的同时促生长效果提升12%

 3 资源化处理升级

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微生物钝化工艺,添加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可使粪便镉生物有效性降低60%以上。

三、沼渣组成、风险分析及处理措施

  1、沼渣组成及风险分析

  **单位提供的沼渣检测数据表明pH 6.5、总氮5260 mg/kg、总磷81610 mg/kg、总钾4550 mg/kg、有机质550.53 g/kg、腐植酸138.68 g/kg)表明,该沼渣具有高有机质、超高磷含量的特点。沼渣中的重金属含量没有检测,按照沼液的检测结果推测,沼渣中的重金属可能会超标。若直接还田,会导致土壤污染,需科学调控,降低土壤环境风险。

         沼渣各成分含量与有机肥行业标准NY/T5252021对比情况见表2。沼渣的pH 值偏酸性,在有机肥标准范围之内。沼渣的总氮含量为0.526%,属于中等水平;总磷含量为8.16%,属于超高含量,做底肥,后期可不用另外添加磷肥。但是,该沼渣直接还田容易导致磷富营养化。表2中没有各种重金属含量数据,按照有机肥的标准,需要检测镉、铅、铬、砷、汞、粪大肠菌等各项指标。

表2 沼渣成分与有机肥行业标准对比、风险分析

检测

指标

**单位

沼渣

有机肥行标(NY/T525,2021

风险分析

pH

6.5

5.5-8.5

适中。

总氮(mg/kg)

5260

0.5-2.0%

氮含量属于中上水平。

总磷(mg/kg)

81610

0.3-1.5%

磷含量过高,流入水体易造成富营养化。

总钾(mg/kg)

4550

0.5-2.0%

钾含量中等。

有机质(g/kg)

550.53

≥30%

有机质含量高,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很好。

腐植酸

(g/kg)

138.68

≥3%(优质肥)

腐植酸含量高,优质有机肥。

注意:此沼渣没有重金属的检测数据,沼渣还田是必须要检测的。

2、沼渣处理方案建议

1)该沼渣须进行堆沤发酵,加入腐熟菌剂(EM菌剂或者枯草芽孢杆菌等),加入尿素5公斤/吨,调节碳氮比到25:1,进行堆肥发酵。堆肥过程中,定期翻堆,保持堆体温度在50-65,持续15-20天(冬天)、7-15天(夏天),以杀死有害病菌,实现沼渣的腐熟和稳定化,直到沼渣没有臭味。

2)沼渣发酵腐熟后,再检测总磷和镉(Cd)、铅(Pb)、铬(Cr)、砷(As)等,确保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T 525-2021)(标准要求:镉≤3 mg/kg,铅≤50 mg/kg,铬≤150 mg/kg,砷≤15 mg/kg)。

3)发酵好的沼渣做基肥,在翻田前施入,低肥力田每年施用量不超过1.5/,高肥力田每年不超过1.0/亩。连续使用两年,停用一年,检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4)发酵好的沼渣可施入果园,距根系10-15 cm,沟施或穴施,3公斤/棵。若施入牧草地,建议施用量不超过2/亩。

5)使用原则:少量多次,避免单次过量导致烧苗或土壤盐渍化。

  四、土壤养分与肥力分析

**单位水稻种植基地(瑞金市**乡)的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32.24g/kgpH值为5.3,电导率为131.9us/cm,总氮1376mg/kg,总磷204 mg/kg,总钾4446 mg/kg与赣南土壤养分状况相比,此土壤属于中高肥力田。

但是,该土壤如果是常年的单一种植水稻,虽然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氮的矿化速率会低,水稻种植过程中,仍需补充速效氮肥,比如尿素等。

 

  五、水稻施肥方案建议

以一季水稻为例,目标产量若为600kg/亩。按照平衡施肥原则,结合该基地土壤养分状况、水稻需肥规律(N-PO-KO比例,江西常用 1:0.5:1)、沼渣和沼液的检测结果,综合考虑,一季稻施肥建议如下:

     1、底肥(或基肥)施用方法

在水稻移栽前,结合翻耕整地进行,施用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渣1.0-1.5/亩,撒入大田,翻耕深度20-25厘米,使沼渣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浅水耙田2次,做到田面平整,土质松软,田埂不漏水,2天后便可水稻插秧。

      2、追肥施用方法

     在水稻插秧后5-7天,返青分蘖期,施用无害化的稀释沼液5/亩,可加入尿素5公斤/亩,以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增加分蘖。

      在水稻插秧后30天左右,属于孕穗期,根据水稻长势情况,若长势较弱(叶片发黄、叶尖焦枯、茎秆细等),在晒田前,灌溉无害化沼液3/亩,补加2公斤尿素,有利于晒田期的水稻壮根系;若长势较好,可不施肥。

     在水稻完成抽穗后,进入灌浆结实期,可补加磷酸二氢钾,加水50公斤喷施,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此基地的土壤总钾高,若抽穗期无缺钾症状(叶尖焦枯),可不施磷酸二氢钾。 

六、配套管理措施

1、水分管理: 分蘖期保持浅水层(3-5 cm),孕穗期间歇灌溉,成熟期排水晒田。 

2、绿肥轮作:冬季种植紫云英种子(3 公斤/亩),翻压后提升土壤氮素。

        3、水稻缺素症状

   缺氮:叶片发黄、生长迟缓,需增施尿素或无害化沼液。 

   缺磷:根系发育差,可施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或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缺钾:叶缘焦枯,可施用氯化钾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刘秀梅原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秀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0418-14829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上一篇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