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
网络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难题 精选
2015-12-12 18:04
阅读:4436
标签:科学传播, 网络时代

我们处于一个现代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借助网络媒体,很多普通百姓都扮演着既是科学传播的受体,也是传播者的角色。你在朋友圈里传播什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态度,你所能接受的东西。别小看手指头一动,简单的转发动作,它可能直接影响影响着某种信息传播的走向。当人们意识到信息被误传,事实被曲解,有人被误解时,影响已经发生,不可挽回。对于至关人们健康的种种科学流言,尽管专家屡屡出来呈请,但似乎已经回天无力了。由于传播手段更加强劲,非科学的信息流传甚广。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有人总是抱怨现在国民素质太低,太愚昧,总是轻信那些流言,其实,这不仅仅是科学素质低的问题,也反映了社会信任度的严重缺失,反映了主流媒体、政府,对涉及敏感科学话题在传播时把握不准,给有些人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制造了机会。

当然,科学从不独立于事外,很多时候,它可以被政治利用,也可以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这使得科学传播的公正性大打折扣。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美国发生的布什政府为了政治需要肆意曲解科学,以致广遭众议的事件。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12460/1120607.html。同其他信息的传播一样,科学传播也受利益驱使,老百姓如何能不受诱导呢?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置身于网络传播的大潮中,也重点关注科学传播,或者说科学普及这项看起来“高大上”的事业,咱讲不了那些高深的理论,但生活中有一些切身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借助网络媒体,方方面面科学传播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微信上我所关注的公众号,比如果壳旗下的一系列,还有官方的科普中国,专业的医学科普好大夫在线,等等,几乎涵盖了人们关注的一切生活热点,内容科学严谨、风趣亲民、图文并茂,易懂好看。这其中包括许多民间的科学爱好者也在做形式多样的科普贴,很令人欣慰。我之所以相信这些公众号发布的科学内容,首先因为它们是由一些专业人士参与,当然,如果形式不好,太过说教,我也不喜欢。

我对科普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也是挑战能力、智力的活计,也曾经想自己弄个微信公众号,专做科学传播,但想想人家都做那么好了,咱很难超越,也没有水平做出更新鲜的玩意。所以,尽量在朋友圈中转发我认为是热点的微信内容,并加上我自己的评论,朋友们认为很有用,很受益,我自己觉得也算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没有统计过这些我认为不错的公众号有多少人关注,但想必毕竟是科学内容,量不会特别大。但我发现,尽管我发了一些针对一些科学流言,正面阐述科学原理,答疑解惑的帖子,但过不了多少天,那些所谓的科学流言又会在朋友圈中蹦出来,有的是换了个题目,或换了个时间,换了个专家,奇怪,难道他们没有看到过我发的辟谣贴吗?哦,真应了心理学家分析的,人的大脑总是优先接受并记住那些所谓“负面”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说了一万遍的正面东西视而不见。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讲,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们也许需要借此发泄什么。

昨天,我的一个同事又把前两年央视、北京卫视以及诸多媒体纷纷报道的涉及转基因敏感话题的两则新闻链接发我,各家电视台报道的口气不同,有的明显带有某种倾向。而且网上现在流传的视频基本都是截取的某一段,或者带有那些”触目惊心“字幕的截图。同事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我说视频肯定不是伪造的,但不完整,要看了完整报道才算真的。至于视频后夹带的完全一边倒的评论,人们自有判断。因为同事曾患肿瘤,我就跟她说,人们对转基因的担忧是很正常的,你如果决定不吃转基因食品,就不要买大豆油,也不是买食用调和油,尽量不要到餐馆吃饭,不要买超市的零食。对这一劝告,她很能接受,也看了我发的一些有关转基因之争科学理性的分析(正反面都有),认为“科学理智的科普才会有信誉”。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涉及科学之争,无疑都应该站我科学理性的立场上。这点应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在现实中,人们总是针对大脑中先入为主的信息去寻找更多信息。而科研人员也喜欢宣传对自己科研有益的一面。看到像媒体报道砒霜能治某种类型的白血病,这是事实,砒霜(三氧化二砷)本来就是一味中药,可你向老百姓宣传这个信息有意义吗,有人要真自己用砒霜治病,不是找死吗?

我在以前涉及科学传播的博文中,多次谈到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网络时代,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会迅速发酵,要想阻止其迅速得到传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科学事件上,主流媒体难免在误导公众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十分深远,这不仅仅是传播人员科学素质差那么简单,还有利益,甚至政治的因素在其中。

在网络时代,专家的话都不好讲,研究结果都会被利用。有些媒体会深入科学交流的每一个角落,挖取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信息,断章取义,把本是科学界内部交流的东西可能并不成熟的东西,包装成“重大科学发现”,广为传播。涉及国计民生的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专家更是容易“中枪”的“危险分子”。

前几天北京严重雾霾,北京的一些公众,也因北大的一位人口专家发表涉及北京人口政策的言论,被网络媒体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制造的新闻雾霾所迷惑,曲解,恶意诬蔑、谩骂。当然,像有些人说的,这位专家算是为转移北京人对雾霾的愤恨做了点贡献,人们找到了新的发泄出口。可再怎么说,也不能采取人身攻击的办法啊。这专家真的有些倒霉。政府的科学决策需要专家的参与,可专家的想法往往也不成熟,考虑不全面,贸然拿出来讨论,就会成为靶子,总是一不留神就中枪。因此,面对敏感社会问题,可能没有多少专家敢说话了。

啰嗦了半天,就想说一点,我们的正宗科普不是做的不好,不够,但要想真正占据主流,扩大传播面,起到引导公众的作用,还得花点功夫,待些时日;另一方面,那些影响巨大的主流媒体(比如CCTV),真得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正确引导公众上做得更好,而不是追求一味吸引人们的眼球。至于政府,更是在正确引导公众方面责无旁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秀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94292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