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
科普仍然面临尴尬局面,特别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 精选
2015-8-16 23:36
阅读:7074
标签:科学传播, 科普

每遇重大突发事件,也是“谣言”制造者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谣言的好时机,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通过生产谣言,吸引人的目光,谣言发布者会通过这种手段,获取背后的经济利益。


针对天津滨海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也不例外,各种似是而非的谣言一直伴随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其中也不乏一些涉及科学常识的谣言通过网上快速传播,不免在人群中造成一定恐慌。(当然,这些都逃不过科学网网友们的火眼金睛,有些一看就不值一驳)

直到今天,在我关注的微信群中,仍然有人在转发诸如“小心剧毒氰化钠,这两天不要淋雨”的帖子,有些人还加上“不管是否属实,我都在提醒北京、天津的朋友...”的定语,“不知是否属实”,你瞎发什么?中国人真能凑热闹。

其实,早在上周五,果壳网等科普微平台,针对这个曾经在网络迅速传播的传言及时辟谣:爆炸泄露氰化物,不会让京津地区下“剧毒雨”。尽管果壳网是最有影响的正规科学传播平台,但在中国的一般百姓中,真正知其、关注它的还不太多。果壳团队面对突出重大公共事件,努力在第一时间做着“有理有据”的科普,履行着让“谣言止于果壳“的社会责任,但仍然难逃其肩负”谣言粉碎机“的“正宗科普”,被淹没在无数被快速传播的科学流言中的命运。我见过许多被果壳粉碎的“科学谣言“,至今仍然在网上传播。


看到那些“科学流言“的传播者中,有不少是文化层次并不低的知识界人士,真的有些无奈。作为多数并没有利益诉求的普通百姓,在转发那些不实信息时,为什么就不能动动脑筋呢?浮躁的社会,人们“宁可相信千条谣言,也不愿意思考一条”,也许,人们是抱着“涉及自身安全的传言,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的态度进行传播,殊不知,无端的担忧和恐慌,也无益于健康。看来,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已深受到社会信任危机的制约。


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包括针对重大公共事件,要求科学家、主流媒体及时发出科学声音,给大众一个科学的交代。科普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针对互联网、新媒体科普,投入的经费真的不少。隶属于不同部门团体的科普平台不知建了多少,而且还在不断重复建设,少有特色,效果就不用说了。

在中国,政府主导的科普平台对公众眼球吸引力不足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改善,从业者大多缺乏科学传播的经验、兴趣,往往当成“公事”“工作”去做,难有成效。像果壳网这样由民间科普爱好者组成的、充满传播活力的科普平台,反倒成了科学传播的主体。好在果壳网等(包括一些隶属于个人的科普微信公众号)近年也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政府科普经费的资助。但愿这些民办官助的科普平台,能保留一份公众喜爱的味道,在科学传播内容及手段上做出更深入有效的探讨。

可以说,目前的科学传播,难逃“正”不压“歪”,“官媒”干不过“民媒”的尴尬。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学传播,官方的动作明显落后。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明白。

传播的目的、对象,决定了传播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什么方式并不是决定性的。互联网新媒体的接入,很难挽救科普效果不佳的尴尬境地,反而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想想过去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大家是”全信书”,现在互联网信息杂乱,都不知道信什么了。


严肃科普面对的还是小众,其内容表达受到科学严谨性的限制,显然难使眼球吸引力变得很强大。而那些“哗众取宠”的“科学流言”制造者,为了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会绞尽脑汁,从标题到内容玩命包装,为的是迅速吸引公众眼球。并动员一切力量,动用一切手段、渠道(包括万能的朋友圈),达到迅速传播的目的。

想想这些人给自己“干活”,哪能不卖力?其实,看看那些“流言”是从哪些公众号发出,就能判断可信度如何。可惜,浮躁的社会环境,许多人只愿意动手,不愿意动脑。

中国的科学传播,任重道远。也许政府需要仔细思考一下,如何利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有效的传播工具,认认真真做科普,加强对公众的引导,并切实起到监管作用,彻底粉碎那些隐藏在电视广告和一些健康类节目等中的“科学流言”。还公众一个明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秀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91361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