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做一套野生动物保护的书,自然对相关的话题、相关的信息多了几份关注,当然,最感兴趣的是能够亲身体验一下与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毕竟,人的好奇心是无限的,再说现在还有摄影的诱惑呢。6月的秦岭之行,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山中拍朱鹮,戏金丝猴,闻鸟语花香,着实过了一把瘾,尽管时间太短,意犹未尽,好在有了好的开头,来年,也许我们会重回秦岭,再探那里的野生动植物。这几天好事连连,秦岭大熊猫的选题项目也通过了北京市的科普资助,很快就会面世了。
建在大城市周边的野生动物园或者叫野生动物世界的诱惑力没有真正的野生动物生存栖息地的诱惑那么大,毕竟有机会也是可以去看看的。在北京,我记得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是去过的,但只留有坐着铁笼子车看野兽的印象了,还有就是人多,行程匆匆,其他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次去济南历城区旅游,到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参观,的确有些不同的感受,当然与对野生动物已经有了更多的关注分不开。
很难想像,沿着九曲十八弯的陡峭山路一路上行,到达山顶竟然能有那样大一块平坦的山地用于养野生动物,面积还不小。可以说,到这里旅游,实实在在是观山景和观野生动物的结合,要是有充足的时间,在这片属于泰山山脉、距山下有近800米高度的山林中慢慢游览,或自驾车或步行,不时与这里的动物朋友近距离接触一下,相信还是感觉不错的,重要的是空气新鲜,风景不错。80元的门票也不算贵,在携程网上预定什么的还有折扣。当然,交通有些不便,适合自驾游览。
济南市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在济南南部山区,柳埠森林公园内,据说是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园,说大了就是野生动物世界。分为步行游览观光区、森林休闲区、食草动物区、猛兽区、综合服务区和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等六大区域,放养着环尾狐猴、白眉长臂猿、非洲双角白犀牛、长颈鹿、极品雪虎金虎等珍稀动物。我们这次跟团游,时间有限,各区之间主要是坐车,步行不太多,包括坐铁笼车里看老虎(人多,挡住了视线,凤有看清拍到这里的珍惜动物白虎什么的)。接触比较多的是食草动物区的羊驼、长颈鹿什么的,还有一些小型动物如狗熊什么的,也可以近距离投喂、观察,还是挺好玩的。山很高,可能运输、建舍有些难度,故大型动物的种类不是很多,可以理解。
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除大型猛兽区,其他区都是可以开车进入的,景区也有专门的用餐区,设施还比较完善。如果全程步行,估计得累个半死,玩够得一天时间。
尽管人们对于动物园或者是野生动物世界养动物有不同的看法,但事实上不可避免,生态教育也需要这样的设施,尽管现在不少相关景区是把娱乐放在第一、生态教育放在第二来设计,但如果能在娱乐中顺便得到知识也不错,这方面也许拓展的空间比较大。在跑马岭这样的野生动物世界,除了看到每种动物展览区挂个传统的简介牌子之外,能发现的新鲜事物也就是给动物们量身定做的二维码了,这已是很大的进步。如果能多些循环语音讲解、放点视频什么的,可能给人的印象会更深些。
生活在各个层面的动物们需要福利,专供人观赏的动物更不例外,相比于生活在城市动物园中的动物,生活在郊野野生动物世界的动物们从呼吸的空气这点来看福利更好些,至于自由度,猛兽区的猛兽在有限的空间放养,看起来有些可怜,部分失去了野性,但相对于整日关在铁笼子里的那些动物,还是要幸运一些。今年春天我们也曾去苏州的华南虎繁育基地参观,尽管它们刚搬新家不久,但每只华南虎的“住所”还是显得太小了。基本上是上于生活在笼子中的境遇。
未来,铁笼中养野生动物的模式将逐渐遭淘汰。如何能开辟能供人近距离观察接触的野生动物展示空间呢?也许我们不能奢望太多。
动物园的动物只要食物充足,卫生状况良好,看起来过得还算舒适,关键是,它们从一出生或者很小的时候,对应该原本属于它们的广阔的生存空间还没有什么印象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这里,骨子里的野性快被磨掉,对广阔天地的欲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甚至完全习惯了这种狭小空间养尊处优的生活,学会了对人百般讨好,以换取更好的生活待遇。
有一点可能值得关注,在野生动物世界的建设过程中,会从遥远的野外抓些珍惜动物的幼崽进行饲养,而这些动物长大后又很难再成功放归野外,再说动物园的运行也离不开它们。这是不是多少会影响到野生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繁衍呢?
人为建设的野生动物世界就是放大的动物园,与广阔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世界完全不同,有点名不符实,叫动物大型展示园可能更贴切,感觉还是应限制发展为好,北京有大兴和八达岭两个野生动物世界,显得有点多,如果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代表区域建好以适生动物生态教育基地为主的动物养殖园,也不错。显然,野生动物世界不能单纯追求大而全。
养尊处优的狮子,呆得有些无聊
悠闲的食草动物
狗熊们永远是动物园的表演明星
这里的猴子不太愿意与人接近
一动不动的犀牛,据说皮特厚,打针要用锤子帮忙
斑马
一大群羊驼,充许人们靠近拍照
到底是畜牲,不知道回避啊
羚羊?看起来不太精神啊, 不过挺乖
这黑熊看起来太笨了,动都懒得动一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秀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84499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