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两天热议的科普乱“象”,科学网组织了下午的访谈,诚惶诚恐地做了一次嘉宾,自认还是比较认真地回答了网友的问题,至少连续敲字敲得手有点发酸,不知是否起到了尽一点社会责任的作用。作为一个所谓的“科普人”,发现这两天科学网上关于科普的话题异常火爆了一回,多少有些感到欣慰,是好事。看了诸位老师充满高见的文章,神经多少又有了点兴奋感,趁着有点热度,胡乱扯几句,
一直在考虑科普应该普什么,怎么普。我本人2005年前写过一些科普书,后来不怎么写了,主要原因是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新意,写着没什么兴趣了。合作的科普作者们其实大部分还是比较传统的写作方法,类似灌输式,不过是为了迎合一些出版社带着科普项目资金的出书要求,市场情况并不是很好。当然,科普书是小众产品,但既然叫普,应该有相当的受众,但主要靠图书肯定不行,原因之一是图书很难实现广泛的传播和及时有效的互动。这与电视广播网络的科普传播有很大的不同。
这里只讨论面向大众的中低端科普。做科普,了解读者的心理需求是第一位的,而这种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有一点,科普的主要任务是解答人们疑问,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因此它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产物。而我们传统的科普作品往往是作者自说自话,一不留神就脱离读者的心理,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够。也许,中国的科普作者和外国科普作者写作上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作者更重视系统思维,西方作者是离散式思维,想到哪儿说哪儿,有点像拉家常。国内的作者往往写着写着就忘了读者,总是强调系统严谨,当然这也是必须的,但亲近读者才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写作内容取舍的一个原则吧。
有用,有趣,能启迪人的智慧,满足人的好奇心,这应是科普作品的基本要求。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长处,需要更多引进,更多研究。早晚我们都要有自己的优秀原创作品。这需要同做科研一样,放下浮躁,静心打造。
第二个问题是由谁来普,其实科普创作是很需要团队合作的,科学家必不可少,科普作者、美术家都需要参与,才能从内容到形式完善,我们出版社很多年前出过一本翻译书《我为什么像爸爸妈妈?》,就是西方一个生化学家和一个漫画家共同创作的成果。但合作涉及利益分配,涉及图书的成本大幅提高,这的确是出版者面临的很大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者的参与,这个方式值得探讨。
写科普其实不一定是某领域非常专业的科学家,但他一定要有对科学非凡的领悟能力,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个思想家。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灵魂。其实好的科普作家大多是有这方面的天才,有天分谁不愿意表现自己啊,所以,我认为写科普首先还是靠能力,靠兴趣。非常喜欢阿西莫夫的作品,他虽然是个生化副教授,但写作的涉及面很广。但中国的确很难出现阿西莫夫这样的科普大师,其中有体制的原因,也有遗传基因的问题吧。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科普如何整,首先还是了解需求,转变观念,创新方式的问题。当然,科学性是第一位的,而科学也是不断前行的。
还想谈谈科普工作者的社会责任问题。这个改天吧,明天还要早起去学十八大呢。
相关专题:科普“乱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秀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63452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