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从一株古柏旁走过,不敢喧哗。千年光阴,凝于鳞叶之间。从一株古柏旁走过,不敢抚摸。纵使枝枯叶落,其骨仍傲立苍穹,沐千年风霜。从一株古柏旁走过,更不敢涂鸦。雷击飓摧,深埋黄土,其质千年不朽。孔庙巍巍,圣灵永在。古柏苍苍,钟声杳杳。三千年不过沧海一叹,古柏与圣庙同驻永恒,众生皆为行客。
一、圆柏之性:千年风骨
曲阜孔庙森森古木,多为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亦称桧柏。此木乃常绿乔木,树冠如塔,枝叶繁密,其叶幼时刺形,渐长则呈鳞状紧贴枝干。圆柏生性坚韧,深根虬结,耐瘠薄,抗寒暑,尤具漫长寿数。其木质含丰富树脂与芳香油脂,故虫蚁不侵,水湿难腐,纵使躯干中空、枝叶凋零,亦能傲然挺立,此即“岁寒知松柏”之真义。观孔庙古柏,树高多逾二十米,胸径可合数抱,树皮苍褐,皴裂如铁,岁月刻痕深重。其生长极缓,年轮致密,一株成材,非数百年光阴不可得。此等缓慢累积,恰是它千年不朽的根基,亦是其承载历史重量的资本。
二、栽植之史:圣域长青
曲阜孔庙植柏之史,直溯至孔子身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殁后次年,哀公以其故宅立庙,“岁时奉祀”,庙庭植柏,或始于此。太史公言孔子冢大一顷,“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冢旁有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此庙旁之柏,当为孔庙古柏之滥觞。
后世尊孔崇圣,代有增拓。尤以汉、宋、明、清诸朝,大兴土木,广植松柏蔚然成林。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敕修孔庙,碑文虽未明言植柏,然“修饰宅庙”必含园林之设。唐玄宗开元年间诏扩孔庙,制度愈隆,古柏之盛,可想见矣。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禅泰山后谒孔庙,再行扩修,“增广殿庭”,古柏林木当更为深秀。明弘治年间孔庙遭雷火焚毁后重建,清雍正帝敕命大修,均伴随大规模补植柏木。孔庙柏树非仅为荫蔽之用,更承载“万古长青”之象征,以喻夫子之德泽与儒学之永续。故孔庙建筑仿紫禁城规制,然其灵魂,正在这森森古柏营造的肃穆永恒之境,迥异于皇家宫苑气象。
三、文心艺魄:古木载道
孔庙古柏,早已超越草木之属,成为儒家精神之具象,文人艺匠之渊薮。
● 精神图腾:柏之常青、耐寒、不朽,恰与儒家崇尚的坚贞气节、生生不息、万世师表之德完美契合。历代帝王谒庙祭孔,面对古柏林海,肃然之情油然而生。古柏森然矗立,其无言即是至高的礼敬,营造出无可替代的“圣域”氛围,使孔庙成为天下文枢的精神殿堂。
● 艺境之源:古柏形态诡奇,气象万千。或如苍龙探爪,虬枝盘空;或似老僧入定,沉静肃穆;更有枯荣并立之景——枯者枝干如铁,虽死犹挺,直指苍穹,尽显“逝者如斯夫”之苍茫;荣者华盖亭亭,生意盎然。此般对比,深蕴生死荣枯之哲思。文人骚客驻足其下,抚摩树身嶙峋之树瘤(此瘤多为外力损伤或岁月侵蚀所致,今多被游客抚摩得光滑如古玉),常发思古之幽情,形诸笔墨。古柏之姿,亦入丹青妙手,成为描绘圣域不可或缺之元素。
● 时空坐标:古柏林立,阅尽沧桑。它们是活着的史书,其粗壮合抱的树干,铭刻着朝代更迭、祭祀隆典。每一圈年轮,都是过往岁月的忠实记录者。立于斯,观者自感时空浩渺,人生须臾,此即“过客”之叹最直观的触发。
四、年轮秘语:古环境的忠实史官
古柏之价值,远超人文领域。其树轮,实乃破解古代气候环境密码之金钥。
● 气候年表:圆柏生长对气候,尤以水分(降水)极为敏感。丰水之年,年轮生长旺盛,轮带宽阔明亮;干旱之年,生长受抑,轮带则狭窄致密(即晚材比率高)。科学家通过精确测量大量古柏样本的年轮宽度、密度及其中稳定同位素(如δ¹³C、δ¹⁸O)组成,可重建曲阜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数百年至上千年尺度的降水变化、温度波动序列。此等数据精度可达年甚至季,远胜文献记载之模糊与地质记录之粗疏。
● 环境示踪:树木生长过程持续从环境(土壤、大气、降水)中吸收元素。年轮木质组织如同天然档案库,封存了当时环境中的化学信息。通过高精度分析(如ICP-MS)年轮中微量元素(如铅、镉、锌等重金属)或特定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与浓度变化,可追溯历史上区域环境污染事件(如古代矿冶活动、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起始、强度及演变轨迹。孔庙古柏身处文化圣地,较少受近代剧烈工业污染直接冲击,其记录更能反映较大区域尺度的历史环境背景变迁,价值弥足珍贵。
● 活体标本:这些跨越数朝的古柏,是研究物种长期适应、病虫害历史、物候变化的绝佳活体标本。其遗传信息,亦为探讨古树种源、栽培传播史提供了可能。
五、柏香遗泽:药用之资
圆柏(桧柏)之枝叶、种子(柏子仁),自古即为中医所重。
● 枝叶(侧柏叶):虽药用多以侧柏叶(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正品,然圆柏叶亦含类似挥发油(主含α-蒎烯、桧烯等)、黄酮类、鞣质等成分。传统认为其性味苦涩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消肿、止咳祛痰之效。现代研究揭示其具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孔庙古柏林海,其修剪枝叶若得科学收集利用,不失为潜在资源。
● 种子(柏子仁):圆柏种子所产之“柏子仁”,为传统安神良药。其性味甘平,入心、肾、大肠经,功擅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等证。现代药理表明其富含脂肪油(主为不饱和脂肪酸)、皂苷、少量挥发油等,具显著的镇静催眠、润肠作用。古柏所结之籽虽稀,然其种质资源价值及潜在活性成分研究价值不可忽视。其枝叶所提取之芳香精油,亦在香料、日化及芳香疗法领域具开发前景。
结语
曲阜孔庙古柏,非止于苍翠之木。其根,深植于华夏文明沃土;其干,铭刻着两千余载春秋寒暑;其冠,荫庇着万世师表的道统尊严。作为活态遗产,它们既是儒学精神的青翠化身,亦是解读古气候、古环境的天然密码库,其枝叶籽实间,更流淌着先民认知自然的古老智慧。观此古柏,如对一部无字之书,一部镌刻于天地之间的儒学物化史诗。吾辈立于树下,仰观千年风骨,俯察年轮沧桑,唯怀敬畏之心,感念其不朽,更思护持之道,使圣域之青,永泽后世。古柏无言,下自成蹊;圣德常新,历久弥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1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