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五一爆火!深山隐藏的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已有 677 次阅读 2025-4-30 22:09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IMG_20250115_141020.jpg

            

一、暮春山色:凝望中的山河密码​​

晨光初醒时,我站在山脊俯瞰这片土地。薄金色的霞光浸染着层叠的山峦,近处墨绿的褶皱如凝固的浪涛,两座银白色通讯铁塔如巨人般矗立峰顶,钢索在风中轻颤,仿佛在为古老山野奏响现代的序曲。山谷间蜿蜒的碧水将视线引向右岸的村落——黛瓦白墙的徽派民居错落层叠,马头墙的剪影倒映在镜面般的河道,青苔斑驳的石阶延伸至水湄,炊烟从灰瓦间袅袅升起,在淡青色天幕上晕染成断续的墨痕。

这是我作为乡村振兴特派员的第一站。这里的地理脉络清晰可见:山脉如脊,溪流如脉,梯田依山势盘旋而下,油松与枫杨织就的植被随山势起伏,偶有裸露的岩层如青铜器纹般镶嵌其间。地理环境赋予山村独特的生存智慧——依山而居,引水而耕,但也在现代化进程中显露出矛盾:红褐色的开阔土地上整齐排列的白色管道与工程车辆,暗示着基建的冲动;翻耕的红土与枯黄草地旁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则无声诉说着土地闲置的困境。

    

IMG_20250115_141021.jpg 

二、烟火与静谧:村落的呼吸与心跳​​

穿行于村落间,视觉的层次感愈发鲜明。俯瞰视角里,白墙黛瓦的民居群落间穿插着香樟与枫杨,羽状叶片在春风中翻涌出深浅绿浪,几株乌桕已染上赭石色斑纹,宛如打翻的调色盘。中景的油菜花田金灿灿随风起伏,与褐色土壤碰撞出冷暖色调的张力,而远景黛青色山脊线在薄霭中若隐若现,构成农耕文明与山水诗意的共生关系。

但这份诗意背后藏着隐忧。民居周围虽有农田环绕,却显荒芜;金黄与红褐的田地间杂,暴露出传统耕作模式的低效。村民三三两两聚在徽派民居的石阶上闲谈,年轻人身影稀少——背景中连绵山脉下“建设的意味”与村落静谧的对比,恰如乡村振兴命题中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与融合。

    

IMG_20250115_141022.jpg 

三、山野的呼唤:从困局到破局的思考​​

1. 地理基因的重构: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

这里的山地地形曾制约发展,却也蕴藏潜力。蜿蜒的溪流与现代化桥梁的并置,提示着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路径:1水脉经济:依托碧水开发漂流、垂钓等文旅项目,沿岸打造“溪畔茶寮”,以本地枫杨木制茶具、石臼研磨山茶,重现“山溪绕舍,茶烟袅袅”的意境。2梯田活化:油菜花田可转型为“四季梯田体验区”,春种油菜、夏插秧、秋收稻米、冬酿米酒,结合无人机航拍打造“大地艺术节”,吸引都市客群。

2. 建筑肌理的更新:徽派美学的当代转译​​

徽派民居的马头墙与白墙灰瓦是文化符号,却面临空心化危机。规整的菜园与闲置红土提示着空间再利用的可能:1民宿集群:峰顶村落保留马头墙形制,内部升级为“零碳智慧民宿”,利用通讯铁塔的电力优势,搭配光伏屋顶,打造“推窗见山景,手机控全屋”的生态居所。2非遗工坊:晾晒的玉米、红辣椒等元素,开发扎染、竹编等手作课程,让游客参与制作“山野色谱”文创产品(如赭石色草木染围巾、竹制茶器)。

3. 文化记忆的唤醒:从“静默村落”到“叙事场域”

工程车辆与白色管道的“建设感”,恰是激活叙事的契机:1山地剧场:利用山谷地形,以秋树与冬枝为天然舞台背景,上演实景戏剧《山语》,重现徽商古道故事,观众可沿山路行走观剧。2数字乡愁:在民居中植入AR技术,扫描墙面青苔即可浮现家族迁徙史,扫描石阶可观看传统榨油工艺全息影像,让“沉默的建筑”开口说话。

4. 产业生态的重塑:跨界融合的“山野+”模式​​

竹林与深绿山林的层次感,暗合产业融合的可能:1竹林经济:开发竹筒饭、竹荪汤等餐饮IP,设计“竹林瑜伽”“竹筏诗会”体验项目,同步销售碳化竹制品(如灯具、家具)。2林下经济:在葱郁树林间种植石斛、灵芝,打造“可食森林”,结合通讯铁塔搭建5G监测系统,实现生态数据可视化认购。

    

IMG_20250115_141030.jpg 

四、归途与启程:听见山风的答案​​

暮色降临时,我站在蜿蜒道路尽头回望。民居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际星光交融,远处工程车辆的轰鸣声与山涧流水声交织成新的乡村韵律。这片土地的呼唤,早已超越“保护与开发”的二元对立——它需要一场“基因重组”:让徽派建筑的飞檐承接无人机航拍的轨迹,让梯田的曲线汇入数字地图的经纬,让炊烟与光纤在同一个山风中起舞。

乡村振兴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古老基因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表达。当管道与工程车化作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当油菜花田成为城乡对话的媒介,当通讯铁塔成为连接山野与云端的信使,这片土地终将在守望与革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84112.html

上一篇:蓝绸缎绞杀铁锚的时辰
下一篇:宫墙千仞,圣心如月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13 郑永军 刘进平 王涛 孙南屏 钟炳 孙颉 王启云 崔锦华 朱晓刚 杨学祥 钟定胜 高宏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