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蛇类世界:从鳞片到药用的生命密码
——基于三组野外观察记录的科普解析
一、引言:自然界的药用宝库
蛇,这种演化了亿年的爬行动物,不仅是生态链的守护者,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活体药典"。全球70余种药用蛇类中,我国《中国药典》收录的蕲蛇、乌梢蛇等4种蛇类,以及蛇蜕、蛇胆等部位,构成了独特的药用体系。前几日偶然在路边看到一条死蛇,随手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本文结合这几张蛇的照片,揭示蛇类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的奇妙关联。
二、外形特征:行走的药用标识
1. 警戒色:大自然的"药房招牌"
观察第一张照片(图1)中黄绿相间的银环蛇,其体色与毒箭蛙异曲同工。这种警戒色实为"毒性广告"——90%的鲜艳蛇类具有药用价值,如神经毒素可用于镇痛药物研发。
2. 蛇蜕:天然"创可贴"的蜕变密码
第二张照片(图2)中残留的蛇蜕,实为中药材"龙衣"。这层由角蛋白构成的薄膜,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记载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现代研究发现,蛇蜕中的胶原蛋白可促进伤口愈合,蛇蜕炭对白癜风有显著疗效。
动手小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蛇蜕断面,会发现多层叠加的角质层,如同天然药片的外包装设计。
三、进食行为:生存技能中的药用线索
1. 毒牙:天然"注射器"的医学启示
第三张照片(图3)中蛇牙间的沟槽,是毒液输送通道。科学家从中获得灵感,研发出抗凝血酶(用于治疗血栓)和镇痛肽(慢性疼痛治疗)。我国已上市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等5种蛇毒生物制剂。
2. 胆汁:液态"抗生素"的千年应用
蛇类胆囊(图3腹部特写)分泌的胆汁,在中医药中称为"蛇胆"。其性寒味苦,含熊去氧胆酸等成分,具有:(1)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2)祛风除湿:缓解风湿性关节炎;(3)明目退翳:改善结膜炎、角膜炎。
知识链接: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散等中成药,每年惠及数千万患者。
四、药用价值: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科技
1. 古籍中的智慧:(1)蕲蛇(五步蛇):《雷公炮炙论》记载其祛风湿功效,现代提取物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2)乌梢蛇:李时珍称其"通经络如春风",药酒配方传承至今;(3)蛇蜕:宋代《证治准绳》用其炭剂治疗白癜风,有效率超60%。
2. 现代医学突破:(1)蛇油:含80%不饱和脂肪酸,制成复方蛇脂软膏治疗湿疹;(2)蛇毒:神经毒素用于制备科博肽注射液,缓解癌痛;(3)蛇蜕多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五、生态与人文:蛇类保护新认知
1. 药用蛇类的可持续利用:(1)养殖替代野生:我国已建立12个药用蛇类养殖基地,如儋州宝生源合作社年产值超300万元;(2)活体取毒技术:单条眼镜蛇每年可产毒2-3克,实现"零伤害采毒"。
2. 文化传承中的蛇药智慧:(1)端午习俗:南方地区用雄黄酒喷洒蛇蜕,寓意驱邪避疫;(2)非遗技艺:福建"蛇蜕编织"工艺,将干燥蛇蜕制成工艺品
六、安全警示与观察指南
1. 药用安全须知:(1)拒绝生吞蛇胆:野生蛇胆含寄生虫,需经60℃以上高温处理;(2)识别炮制品:酒制蛇蜕(表面微黄)与生品功效差异显著.
2. 野外观察贴士:(1)鳞片观察:药用蛇类(如乌梢蛇)背鳞排列规则,呈六边形镶嵌;(2)行为识别:采毒蛇类(如五步蛇)攻击前会明显膨颈
七、结语:敬畏与共生的智慧
从甲骨文的"它"(蛇形符号)到现代实验室的蛇毒纯化仪,人类对蛇类的认知始终交织着敬畏与探索。当我们凝视这些"会行走的药柜"时,既要珍视其生命价值,更要传承"取之有道"的中医药智慧。
参考文献:略
《中国药典》:蛇蜕
【拼音注音】 Shé Tuì
【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
【英文名】PERIOSTRACUM SERPENTIS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 、锦蛇Elaphe carinata (Guenther)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采集,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筒形,多压扁而皱缩,完整者形似蛇,长可达1m以上。背部银灰色或淡灰棕色,有光泽,鳞迹菱形或椭圆形,衔接处呈白色,略抽皱或凹下;腹部乳白色或略显黄色,鳞迹长方形,呈覆瓦状排列。体轻,质微韧,手捏有润滑感和弹性,轻轻搓揉,沙沙作响。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炮制】蛇蜕:除去杂质,切段。酒蛇蜕:取蛇蜕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蛇蜕 ,用黄酒15kg。
【归经】归肝经。
【性味】咸、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2~3g;研末吞服0.3~0.6g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胆
【来源】游蛇科动物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 Contor或其他种蛇的胆囊。取出胆囊,通风处晾干。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用于小儿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咳嗽痰喘,痰热惊厥,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1~2个,入丸、散剂或兑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8364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