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地区,阳春三月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散步路过学校桃李园,看见园内几株梨树开花了。梨花碧云天,在暖和的春光下,如雪如玉、璀璨晶莹。梨树这株从《诗经》里溜达出来的跨界宗师,三千年修炼史堪比植物界爽文:根系扎透地质层,花果玩转中西医,木纹里藏着文艺复兴。它既能化身止咳润肺的养生达人,又敢跨界当防沙治霾的环保特工,在赏花经济里当网红,到航天食谱里充硬核——这哪是果树?分明是披着白袍的生存艺术家,用年轮写就半部人类文明启示录。
一、生物学特性:植物界的“变色龙”
若论植物界的生存艺术家,梨树堪称披着白袍的“千面戏精”。这厮深谙“适者生存”之道,把生物学特性玩成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变装秀——春日是披雪起舞的芭蕾名伶,秋日化作满身金锭的市侩商人,寒冬又变身裹着冰甲的铁血战士。这般七十二变的能耐,连《西游记》里的孙大圣见了都要拱手称奇。
1. 蔷薇科里的“老油条”
梨属(Pyrus)在全球布下25个“堂口”,其中14个“分舵”扎根华夏大地,活脱脱一部植物版《三国演义》。白梨、沙梨、秋子梨三足鼎立:白梨如北地游侠,专挑黄河流域的沙壤土安营扎寨;沙梨似江南书生,在长江流域的酸性红壤里挥毫泼墨;秋子梨则是关外悍将,零下30℃照样在长白山下谈笑风生。它们的根系堪称“植物界的地质勘探队”,主根能穿透10米岩层,侧根展开直径达20米,活像给大地织了张隐形渔网。这般功夫,连号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都要甘拜下风。
每年三月,梨树便启动“白雪公主”模式。那五瓣白花看似素净,实则暗藏玄机:雄蕊20枚如金甲卫兵环伺,雌蕊柱头分泌的黏液堪比顶级诱饵,引得蜂蝶竞折腰。待到花谢结果,又上演“黄金矿工”的戏码——梨果发育期会分泌天然蜡质,阳光下泛起青铜光泽,活脱脱给果实镀了层防盗金膜。更绝的是果肉中的“石细胞”,这些由木质素打造的微型铠甲,既防虫啃又助消化,完美诠释什么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2. 生存策略堪比谍战剧
梨树的生存智慧,连《潜伏》里的余则成都得叫声师父。它自带“近亲结婚禁止令”,雌蕊中的S-RNase基因如同严厉的户籍警,但凡发现花粉与自身遗传相似度超标,立即启动“生化武器”溶解花粉管。这种自交不亲和性,硬是逼出了“十里不同种,百里不同宗”的遗传多样性。寒冬腊月,梨树又化身“抗冻特工”——休眠期树液中的可溶性糖飙升至35%,脯氨酸含量暴涨20倍,这套“生物防冻液配方”让它在-25℃低温下仍能气定神闲地说:“我很好”。
叶片更是暗藏玄机,每平方毫米密布400个气孔,开闭节奏精准如瑞士钟表:晨露未晞时大开城门纳二氧化碳,烈日当空则半掩门户防水分流失。叶背绒毛里还埋伏着腺体,分泌的次生代谢物让蚜虫闻风丧胆。这般攻防一体的设计,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都要自叹弗如。最绝的是受伤后的应急机制——树干遭创时,伤口处瞬间聚集单宁大军,同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SOS信号,方圆十里的食蚜蝇闻讯而来,活脱脱上演植物界的“烽火戏诸侯”。
从开花到结果,从盛夏到严冬,梨树把生物学特性玩成了生存艺术展。它用三千年进化史证明:在自然选择的江湖里,能笑到最后的从来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懂变通的“变色龙”。
二、栽培史:一部活着的《资治通鉴》
若把梨树的栽培史拍成电视剧,恐怕连《权力的游戏》都得退避三舍——从周天子的青铜簋到马可波罗的驼铃,从杨贵妃的荔枝道到现代分子育种实验室,这株白花乔木硬是把三千年文明史活成了自己的成长日记。它既是农业革命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播的“心机婊”,堪称植物界的“时间管理大师”。
1. 从祭祀礼器到网红爆款的逆袭之路
《诗经·秦风》中“山有苞棣”的吟唱,揭开了梨树驯化的序幕。西周贵族将梨奉为“五果之首”,祭祀时必以青铜盘盛梨,活脱脱上演“水果版钟鸣鼎食”。到了汉代,长安上林苑的园艺师们玩起了“古代转基因”——《西京杂记》记载的“含消梨”,入口即化如分子料理,堪称公元前2世纪的米其林三星甜品。唐代更把梨玩出花:唐玄宗在梨园养了三百“梨园弟子”,本意是给皇家梨树看病的园艺师,硬是被皇帝老儿逼着转行搞文艺,结果梨园莫名背了戏曲祖师爷的锅,这波跨界营销比现代直播带货还魔幻。
明清时期的梨树栽培堪称“内卷”鼻祖。《群芳谱》记载的30多个品种,个个身怀绝技:河北鸭梨皮薄如宣纸,山东莱阳梨甜过初恋,安徽砀山梨大到能砸晕野狗。最绝的是《红楼梦》里薛宝钗的“冷香丸”,竟要用白梨花蕊十二两配药,曹雪芹这波操作直接把梨树抬进了文学神坛。
2. 文化符号的千层套路
梨在中国文化里始终扮演“白莲花”与“背锅侠”的双面角色。孔融四岁让梨,看似童叟无欺,实则暗藏东汉版“素质教育”焦虑——让的不是水果,是士族门阀的生存法则。岑参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西域风雪成了浪漫代名词,这波诗歌营销让边塞诗点击量暴增十倍。到了元代,关汉卿偏要反套路,《窦娥冤》里六月飞雪喻清白,愣是把梨花“洗白”成喊冤道具,这反转比《甄嬛传》还刺激。
东瀛遣唐使更是偷师高手。日本《延喜式》记载的“梨原”地名,实为唐朝梨树栽培技术的活体标本库。朝鲜半岛也不遑多让,高丽王朝的《农家集成》里,梨树嫁接术写得比兵书还详细——这帮邻居嘴上喊着“文化自信”,身体却很诚实地把中国梨种当成了科技狠活。
3. 舌尖上的文明暗战
丝绸之路上的梨干,堪比中世纪的“比特币”。敦煌文书中的“梨酒方子”,证明唐朝人早就掌握发酵黑科技。马可波罗游记里夸张描述“中国梨大如人头”,吓得欧洲园艺师连夜改行。最戏剧性的是1904年,美国传教士从烟台偷走的莱阳梨枝条,经加州阳光改造后,竟让西洋梨产量翻了五倍——这出农业版“无间道”,比《潜伏》还跌宕起伏。
如今故宫乾隆花园里两百岁的古梨树,年轮里刻着《四库全书》的墨香;陕西彬州唐代梨树遗址出土的碳化梨核,DNA里藏着开元盛世的月光。这些活化石证明:梨树的栽培史哪是什么农书附录,分明是半部华夏文明史的植物注释。下次当你咬下多汁的梨肉时,记住这口甜润里泡着李白的诗、苏轼的词,还有历代农人磨出老茧的指纹。
三、经济价值:会下金蛋的白色凤凰
若说植物界也有“财富密码”,梨树定是那支稳赚不赔的蓝筹股——它左手攥着全球水果市场的入场券,右手握着文艺复兴级木材的专利证书,脚下还踩着万亿规模的赏花经济风口。这株“白色印钞机”,硬是把“靠山吃山”的农业哲学玩成了跨国产业链。
1. 水果江湖的跨界狂魔
全球年产量2700万吨的梨子军团,足以让渤海湾变成“冰糖炖梨”的甜品海。中国凭63%的产量占比坐稳头把交椅,河北赵县的百年梨园,单株老树年产值超2000元,比某些县城的人均GDP还傲气。现代农业科技更让梨子玩出花:冻干技术把鸭梨送上太空站,成为宇航员预防便秘的太空口粮;新疆库尔勒香梨的二维码溯源系统,让每个果子都带着“电子身份证”闯荡跨境电商。最绝的是梨汁发酵技术,日本山梨县用“梨酒面膜”攻陷美妆界,证明这果子不仅能吃进肚子,还能敷上脸皮。
2. 木中贵族の暗黑经济学
梨木在木材界的人设堪比“植物界爱马仕”。其木质密度高达0.75g/cm³,纹理细密如梵高笔触,震动传导性能吊打云杉。意大利克雷莫纳的制琴大师发现,百年梨木制作的小提琴背板,音色竟比传统枫木多三分金石之韵——帕格尼尼若活到今天,怕是要为把梨木琴改遗嘱。北京故宫的文物修复师更视其为“时光修补剂”,太和殿雕花窗棂的补缺秘诀,全在河北深州百年老梨树的年轮里。如今顶级梨木家具论克计价,某拍卖行明代梨木翘头案拍出2300万天价,完美诠释什么叫“一寸木头一寸金”。
3. 白色经济风暴
春日梨花海引发的“赏花经济学”,堪称自然界的PUA大师。河北赵县梨花节单日游客量突破30万,县城宾馆房价暴涨三倍,卖梨花冰淇淋的小贩七天赚够半年口粮。文旅局的鬼才们更开发出“梨园十二时辰”体验套餐:晨起跟着果农学人工授粉,午间参加“梨膏熬制大赛”,傍晚在花海里听非遗老艺人唱梨园戏。北京奥森公园的梨树认养计划,让都市白领心甘情愿花8888元当“云农场主”——这哪是卖树,分明是贩卖诗和远方。
4. 生态银行的活期存款
梨树在环保界的副业同样风生水起。甘肃民勤的防沙林项目,用耐旱的杜梨嫁接苗锁住流动沙丘,三年固沙面积相当于12个西湖。其树冠截留雨水能力达25%,比杨树高出近一倍,堪称“绿色海绵”。更有科研团队发现,30年龄梨树林对PM2.5的吸附量可达每公顷120公斤,北京平谷的万亩梨园因此被环保局列入“空气净化器补贴名录”。这波操作让梨树从经济作物晋升为生态卫士,身价再翻三番。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拍卖行,从果盘到航天舱,梨树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水果界的傻白甜。它像一位精通十八般武艺的跨界宗师,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间反复横跳,把每根枝条都变成点石成金的手指。当你在超市为8元一斤的精品梨肉疼时,请记住——这口清甜里,泡着三千年的商业智慧。
四、食药价值:行走的养生宝典
若说水果界也有“斜杠青年”,梨子定是手握医师证、营养师证、美妆博主认证的六边形战士。这颗看似憨厚的果子,实则是座行走的“分子料理实验室”——既能化身《本草纲目》里的清肺圣手,又能变身现代药理学论文里的数据狂魔,连榨汁后的残渣都能在化妆品配方表里杀出一片天。
1. 果盘里的生化危机
咬开梨子的瞬间,一场微观世界的特种作战即刻打响。果肉中密布的石细胞,实则是木质素打造的微型“肠道清道夫”,这些直径不足0.1毫米的颗粒,能像钢丝球般刮除消化道壁的宿便残渣。山梨糖醇含量高达3.8%的汁液,既是天然缓泻剂,又能让糖尿病患者安心解馋——这甜蜜陷阱比无糖可乐的赤藓糖醇更懂什么叫“糖衣炮弹”。更绝的是果胶遇水膨胀15倍的特性,空腹吃梨堪比给胃壁糊上天然石膏,难怪《伤寒论》要拿它当“天然胃黏膜修复剂”。
2. 《本草纲目》的科技与狠活
李时珍老爷子早把梨的药用价值玩成花活。《本草纲目》记载的梨膏秘方,现代光谱分析发现竟暗藏黑科技:熬煮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止咳效果堪比右美沙芬,且无嗜睡副作用。科研团队还从梨皮中揪出个宝藏分子——熊果苷衍生物,其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吊打千元级美白精华,难怪慈禧太后拿梨花汁当爽肤水。最颠覆认知的是梨核,古人嫌弃的“酸涩种子”,经超临界萃取后得到的籽油,Omega-7含量完胜深海鱼油,堪称血管清道夫中的爱马仕。
3. 跨界联名的养生玄学
法国药妆实验室的骚操作,让梨花蒸馏液成了抗衰新宠——其含有的苯乙醇苷能激活SIRT1长寿基因,效果堪比轻断食。日本居酒屋更发明“梨肉刺身”,用零下35℃急冻技术锁住多酚氧化酶,蘸着山葵吃的雪梨片,抗氧化能力暴涨三倍。连航天局都来凑热闹:国际空间站种植的矮化梨树苗,在微重力环境下合成的褪黑素含量翻番,宇航员嚼片梨干就能秒睡,比安定片更懂什么叫“太空助眠黑科技”。
4. 黑暗料理界的救世主
云南人把梨的药用价值玩成魔幻现实主义:火塘烤梨裹辣椒面,热毒寒症一锅端;大理白族的“雪梨炖生皮”,胶原蛋白与膳食纤维激情碰撞,堪称美容养颜的原子弹。广东阿婆的川贝炖梨2.0版,往梨盅里塞虫草、石斛,蒸汽循环系统让药效渗透率提升40%,比破壁机更懂什么叫“分子级药膳”。最绝的是韩国美容院推出的“梨酵素埋线疗法”,把发酵梨汁注射到面部筋膜层,宣传语嚣张得令人发指:“让你的皱纹体验什么叫‘润物细无声’!”
从《千金方》到《自然》杂志,从御药房到玻尿酸工厂,梨子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水果界的傻白甜。下次当你喉咙冒烟时,别急着吞润喉糖——那颗躺在果篮里的梨子,说不定正在默默吐槽:“老子被写进药典两千年,你们人类居然还没解锁我的全部技能?”
【结语】梨树启示录:活着就要又美又实用
三千年前在《诗经》里初试啼声的梨树,如今早修炼成精。它用年轮刻录半部华夏文明史,以花果演绎跨界生存哲学——春天批发浪漫主义,秋天兜售实用主义,冬天还能兼职环保主义。这株植物界的“六边形战士”,把苟且活成了诗:孔融让的梨里藏着士族权谋,岑参咏的雪里冻着边塞乡愁,连现代人朋友圈的九宫格梨花照,都成了对抗城市焦虑的精神疫苗。当我们啃着梨子刷短视频时,这株老江湖正冷笑:你们追捧的轻食代餐,我早用膳食纤维玩剩了;迷信的抗氧化精华,不过是我果皮多酚的仿生学作业。从长安梨园到NASA太空舱,它始终稳居C位,证明真正的顶流从不追逐风口,而是把自己活成风口。下次遇见满树梨花,不妨驻足想想:这哪是什么植物,分明是穿越时空的生存艺术家,用三千年道行给人类上的公开课——既能结甜果,又能治咳嗽,才配称万物灵长。
《中药大辞典》:梨
【拼音注音】Lí
【别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
【出处】出自《别录》。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①白梨: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越年生的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40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罕圆形,叶缘锯齿锐细如针,初时两面有绒毛,后变光滑;叶柄长2.5~7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花梗长1.5~3厘米;苞片2,针状;萼片基部狭窄,有腺状锯齿。内面有黄色细毛;花瓣5,白色,卵形;雄蕊20;花柱5或4,与雄蕊约等长,光滑。梨果球状卵形,直径2.5~3厘米;先端留有残萼;果梗长3~4厘米;果皮黄白色,稍有斑点。花期4月。果期9月。分布华北、西北和辽宁等地。②沙梨:乔木。小枝光滑或幼时有毛。叶略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3厘米,宽4~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乎心脏形,或广楔形,边缘密生刺尖状锯齿,两面无毛,或嫩枝叶有绒毛;叶柄长3~4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9朵;萼片5,自基部分裂,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尖,长0.6~1厘米,较花托长2倍,缘有腺质锯齿,内面基部有黄毛;花瓣5,卵形,长1.5~4.5厘米,白色,先端有不规则的缺刻,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柱5或4,无毛,与雄蕊同长。梨果近球形,皮赤褐色,或青白色:果肉稍硬,顶部无残萼。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黑褐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淮河流域。③秋子梨:乔木。嫩枝有绵毛,旋即脱落。叶近圆形或广卵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尾尖,边缘有刺毛状尖锯齿,基部通常圆形,有时心形,两面无毛,光泽;叶柄长2~6厘米,幼时有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边有绒毛;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梨果近球形,径长1.5~6.5厘米,暗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常有红色斑点;花萼宿存;果柄直生,不下垂,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
【归经】入肺、胃经。①《本草经巯》:"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经。"②《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兼入肝、胃二经。"
【性味】甘微酸,凉。①《日用本草》:"甘,酸,平。"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微寒,无毒。"
【注意】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本草经疏》:"肺寒咳嗽、脾家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法咸忌之。"
【功能主治】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治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①《千金·食治》:"除客热气,止心烦。"②《唐本草》:"削贴汤火疮,不烂、止痛、易差。又主热嗽,止渴。"③《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卒闇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日再服。"④《日华子本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又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⑤《开宝本草》:"主客热、中风不语,又疗伤寒热发,惊邪,嗽,消渴,利大小便。"⑥《滇南本草》:"治胃中痞块食积,霍乱吐泻,小儿偏坠疼痛。"⑦《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⑧《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⑨《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去皮、核)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或捣汁点眼。
【复方】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②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③治小儿心藏风热,昏怕躁闷,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圣惠方》)④治消渴: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止嚼梨亦妙。(《普济方》)⑤治卒咳嗽:㈠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内置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煨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㈡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㈢梨,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孟诜方》)⑥治痰喘气急: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摘元方》)⑦清痰止嗽: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⑧治中风痰热:梨汁同霞天膏、竹沥、童便服。⑨治急惊风热痰壅:梨汁和牛黄服之。⑩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⑦方以下出《本草求原》)⑾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圣济总录》)⑿治卒患赤目胬肉,坐卧痛者:好梨一颗(捣,绞取汁),黄连三枝(碎之)。以绵裹渍令色变,仰卧注目中。(《本草图经》)
【各家论述】①《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②《纲目》:"《别录》着梨,止言其害,不着其功,陶隐居言梨不入药,盖古人论病多主风寒,用药皆用桂、附,故不知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③《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大明主贼风心烦,气喘热狂;孟诜主胸中痞塞热结等,诚不可阙者也。《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妇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凡人有痛处,脉数无力,或发渴,此痈疽将成之候,惟昼夜食梨,可转重为轻。膏粱之家,厚味酽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可变危为安,功难尽述。"④《重庆堂随笔》:"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毒,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梨
【拼音注音】Lí
【别名】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英文名】fruit of Bretschneider pear, fruit of Sand pear, fruit of Ussurian pear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梨,医家相承用乳梨、鹅梨。乳梨出宣城,皮厚而肉实,其味极长。鹅梨出近京州郡及北都,皮薄而浆多,味差短于乳梨,其香则过之。咳嗽热风痰实药多用之。其余水梨、消梨、紫煤梨、赤梨、甘棠御儿梨之类甚多,俱不闻入药也。2.《纲目》:梨品甚多,必须棠梨桑树接过者,则结子旱而佳。梨有青、黄、红、紫四色,乳梨即雪梨,鹅梨即锦梨,消梨即香水梨也,俱为上品,可以治病。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8-9月当果皮呈现该品种固有的颜色,有光泽和香味,种子变为褐色,果柄易脱落时,即可采摘。
【生境分布】1.生态环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2.资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3.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栽培】1.生物学特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比苹果强。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冬季最低温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多数品种可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2.栽培技术:多用于嫁接。春季移栽的棠梨苗,只要管得好,可于当年8月进行腹接,年底或来春即可出圃。定植时间以落叶后至萌芽前这一阶段为最好,行株距一般7m×5m,每1HM2300株左右。可间种豆类、花生等矮杆作物。注意施肥和整形修剪。3.病虫害防治:黑星病,为害枝和叶和果实,喷1:2:200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药一次,连喷4-5次。
【性状】1.白梨 果实多呈卵形或近球形,通常直径5-7cm,先端有残留花萼。基部具肥厚果柄,长3-4cm,表面黄白色,有细密斑点。横切面可见白色子房4-5室,种子倒卵形,微扁,长6-7mm,褐色。果肉微香,多汁,味甜微酸。干品为圆形横切片,多卷缩,直径2-2.5cm。外皮淡黄色,有细密斑点。果肉黄白色,有的可见子房室,或灰褐色种子。气微,味甜微酸。2.沙梨 果实近球形,先端微向下陷,先端无宿萼。表面浅褐色或棕褐色,有浅色斑点。横切面可见子房室2-5,种子楔状卵形,稍扁平,长8-10mm,黑褐色。干品多为切片,常皱摺或粘叠在一起,展平后呈圆形薄片,宽4-5-7cm,厚约1mm。外皮深棕色,常具灰白色斑点稀疏散在。果肉厚,占片面的大部分,黄棕色,粗糙,略呈颗粒状,横切片的中部可见5室,每室具1颗黑褐色种子,有时种子脱落而呈空洞状。质稍软,微具糖性。气微,味甜。3.秋子梨 果实近球形,较小,直径2-6cm,顶端有残存宿萼,基部微下陷,果柄长1-2cm。表面稍绿色,稍带褐色或黄色,常有红色斑点。干品果皮褐绿色,有棕色斑点。
【化学成分】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枸橼酸(citrie acid),果糖、葡萄糖,蔗糖等。
【归经】肺;胃;心;肝经
【性味】甘;微酸;凉;无毒
【注意】脾虚便溏及寒嗽忌服。《本草经疏》:肺寒咳嗽、脾家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法咸忌之。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生津止渴。主肺燥咳嗽;热病烦燥;津少口干;消渴;目赤;疮疡;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生食,1-2枚;或捣汁;或蒸服;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
【复方】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捣取汁)时时频饮。(《温病条辨》雪梨浆)②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革养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③治小儿心藏风热,昏惜躁闷,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人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圣惠方幻④治消渴:香水梨(或好鹅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时用热水或冷水调服,止嚼梨亦妙。(《普济方》)⑤洽卒咳嗽:一、梨一颗,刺作五十孔,每孔内置椒一粒,以面裹于热火灰中偎令熟,出,停冷,去椒食之。二、梨,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三、梨,捣汁一升,酥一两,蜜一两,地黄汁一升。缓火煎,细细含咽。凡治嗽皆须待冷,喘息定后方食,热食之反伤矣,令嗽更极,不可救。如此者,可作羊肉汤饼饱食之,便卧少时。(《孟诜方》)⑥洽痰喘气急;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摘元方》)⑦清痰止嗽:梨,捣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⑧治中风痰热:梨汁同霞天育、竹沥、童便服。⑨治急惊风热痰壅:梨汁和牛黄服之。⑩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什、童便、竹沥服之。(⑦方以下出《本草求原》)11.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圣济总录》)12.治卒患赤目胬肉,坐卧痛者:好梨一颗(捣,绞取汁),黄连三枝(碎之)。以绵裹渍令色变,仰卧注目中。(《本草图经》)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2.《纲目》《别录》着梨,止言其害,不着其功,陶隐居言梨不入药,盖古人论病多主风寒,用药皆用桂、附,故不知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也。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然惟乳梨、鹅梨、消梨可食,余梨则亦不能去病也。3.《本草经疏》: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故苏恭主热嗽止渴,贴汤火伤;大明主贼风心烦,气喘热狂;孟诜主胸中痞塞热结等,诚不可阙者也。《本经》言多食令人寒中者,以其过于冷利也;乳 金疮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凡人有痛处,脉数无力,或发渴,此痈疽将成之候,惟昼夜食梨,可转重为轻。膏粱之家,厚味酽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刁变危为安,功难尽述。4.《重庆堂随笔》: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毒,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摘录《中华本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7989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