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
水蒲桃的花及果实中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2023-4-9 12:29
阅读:2972

蒲桃壳

拼音注音:Pú Táo Ké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

生境分布:喜生于近水较湿润处。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栽培。产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原形态 :蒲桃(《罗浮志》),又名:檐木、香果、风鼓、水葡桃。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球形,树皮平滑,淡褐色。单叶对生,具短柄,革质而亮,叶矩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尖,全缘,侧脉下面明显,至近边缘处汇合而成一边脉。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径4~5厘米;萼倒圆锥形,裂片4;花瓣4,匙形;雄蕊多数,突出于花瓣之外;花柱与花丝网长。果实圆球形或卵形,直径2.5~4厘米,淡绿色或淡黄色,有宿萼,果中空,内有种子1~2颗。花期4~5月。果期6月。

性状 :干燥果皮为不规则卷缩瓤状块片,长约2.5~4厘米,宽约1.5~2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棕褐色,暗淡无光泽,皱缩,并有细微皱纹;较为幼小的果实,外表具明显的圆点状皮孔。内表面浅黄棕色。果皮厚约1毫米,顶端带有宿萼,中心有细长的干枯花柱,长约0.5~1厘米。质脆易碎,遇潮稍韧。气微,味淡。以肉厚、色黄、干燥者为佳。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生物碱。根皮含蒲桃碱及油树脂、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的煎剂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痢疾。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性味:《本草再新》:"味甘酸,性热,无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止呃忒。";②《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

                                                         ————摘录 《中药大辞典》

20230408235451.jpg

20230408235519.jpg

20230408235557.jpg

20230408235531.jpg

20230408235543.jpg

20230408235633.jpg

20230408235508.jpg

20230408235620.jpg

20230408235608.jpg

20230409033302.jpg

20230409033237.jpg


相关博文:

蒲桃花: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38353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