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ohaotx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博文

传统农具VS 现代化——《太平风物》读后感

已有 8395 次阅读 2010-5-1 16:3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史的奠基者、著名科技史学家萨顿认为:科学史是史学的一部分,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过“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而马克思认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并且认为手工磨坊产生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从以上三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史是唯一能够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农业史是政治史、战争史等一切历史中最基本的并且是其他历史的基础,生产工具体现着生产力发展水平,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处于科技史范围内的农学史中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历史在整个历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研究和解释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把钥匙。

可是对于这把“钥匙”,我们并没有给与太多的关注与在乎,相反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正如蜗居在城市里的我们忽视了养育我们的那片辽阔坦荡的原野、忘记了那杨柳丛中那牧童的鸣笛、遗忘了傍晚村子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一样,尽管我国历史上有着多种多样、奇思巧妙的农具,尽管它们在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曾老师跟我推荐这本书并说日本学者渡部武对它极力称赞此书并说该书有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潜力的时候,我就对它产生了一股兴趣,好不容易从网上购到,书来了以后,花了一个下午读完,虽然觉得渡部武的夸奖有点过分,虽然此书不是学术性的书目而只是文学作品,但亦感到从此书中收获良多

七百多年前的元朝,有一个名叫王祯的士人,在村野中看到了一种农具被人使用,看到了一片宁静恬淡,时和岁丰的乡村风景,不由得脱口赞叹:“每见摹为图画,咏为歌诗,实古今太平之风物也。”七百年后的今天,有个叫李锐的作家,带着一种深厚的使命感和对历史的敬畏,写出了一本关于传统农具的小说《太平风物》。

先看书名,“太平风物”这平淡无奇的四个字,却总能给人一种诗歌般的节奏,仿佛几千年的历史也随着这节奏穿越时空、呼啸而至的来到你的面前,让你体会到一种悠长的意味。王祯把农具称为“太平风物”确实是一种很贴切很诗意的比喻,相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刀戈矛剑等杀人无数的兵器来说,农具的却是一种太平时代的器物。战争时期的兵器可以让长平之战中三十多万赵国的战士死于战场,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而在和平时期,战士们解甲归田,脱去血污的盔甲,扔掉冰冷的武器,拿起锄橛等农具,走向田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惬意,亦可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豪情,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老子》里的一句话:“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王祯用“太平风物”来称呼农具,真的是太贴切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以农为本的民族,重农是历代统治者的一个共识,这和历史上以畜牧业为主西方民族所不同的。农业是文明的源泉,农具又是一切工具之母,这样农具就更能够代表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进程。耧车,秧马,水车,石磨,每一项都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生产力的变革和改进,正是农具的革新,才推动着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持续前进和绵延不绝。

但是在现代社会,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我们每个被所谓的现代化,全球化所冲击而迷失自我的人来说,是否忽略了生养我们的农村,忽略了那久违的耧韵犁影,忽略了那一幅幅的太平风物呢?正如李锐书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说中镰刀被作为一种杀人的工具;老人舍不得跟随了自己一辈子的残摩,但是工业化还是蔓延到了乡村;六安爷对土地的依依不舍;红宝与大满的悲惨结局;巨大的青石磨锁不住一心向往城市的郑三妹而绑在大腿上的扁担又那么无情的显示了金堂城市梦的破碎。农民的城市梦究竟能不能实现?他们的未来又在何方?这正是作者所思考的问题。

这本小书同样促使我们思考和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传统古老农业社会秩序已经解体,新的农村发展道路还尚未成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的时刻,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渡过这个过渡时期,既保留传统文化与工艺中的优点,又接受现代文明中的先进部分,打破城乡二级分化的格局,平稳的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以迎来广大农民更加幸福和平的生活和描绘出一幅幅更加美好的太平风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6870-318522.html


下一篇:农史学家游修龄教授访谈录
收藏 IP: .*| 热度|

3 韩玉芬 卜王辉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