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玉
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自己 精选
2025-7-1 10:11
阅读:2097

南湖.jpg     

总有些时刻,命运将我们折叠成茧。有人用酒精擦拭伤口,有人用眼泪浸润长夜,而我在药瓶里漂浮的白色药片间,看见自己支离破碎的倒影,那段时间,白色的药片成了我的解药。那时我尚不明白,所有深陷泥沼的挣扎,都暗藏着一些隐喻,那是生活对我们的磨练,看你能否化茧成蝶。

春寒料峭的三月,时针在女儿初三的倒计时里开始加速旋转。我伴着傍晚六点的暮色,手悬在方向盘上,急驰在路上,尽量快而稳,以免保温桶的饭菜在颠簸中洒在车座上,后视镜里映着女儿蜷在座位扒饭的身影。补习班的霓虹灯准时在六点半亮起时,我也确保在六点半准时赶到,看着她进入培训班的背影,我又赶往诊所,静脉里流入冰凉的药液时,我的脑海似乎还在车轮上飞转,当医院走廊的消毒水气味与车载香薰微妙重叠,这些昼夜折叠的日常,像精密咬合的齿轮,碾碎了所有可供悲伤滋长的缝隙,让你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当盛夏蝉鸣漫过中考考场,那个被阳光晒得发烫的午后,我踩着油门冲进旷野的风里,后视镜中的城市轮廓渐渐融化在那蓝天白云中,中考结束了,我给自己放了两天假,放飞自己的这两天里,沿途的麦田尚未成熟,青涩中泛着一点黄色,在那此起彼伏的波浪中,我忽然惊觉,那些在诊室与补习班之间穿梭的日夜,早已将支离破碎的时间编织成茧,等待时间的蕴育。

当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我家旧宅的改造像一场4X100的接力棒,迅速填满我接下来的两周高温假,十七年的旧沙发旧家俱在工人的努力下,搬下电梯,记忆似尘埃飘在空中,一件件往事在阳光下纤毫毕现。我扔掉的不只是家俱,那些淤积在生活褶皱里的执念,随着旧物一同被连根拔起。当3米高5米宽的实木书架沿墙生长,似乎我所有的书也一下子铺在了家的墙上,这个被知识重新丈量的空间,终于盛得下所有未竟的梦想。

扔掉的是旧家俱,换上新书架,这些看似平常的改变,实则是自我救赎的重要历程,更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生进入瓶颈,有人选择沉沦,有人选择奋进,而我在迷茫中找到了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这恰与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不谋而合:通过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来重塑心理状态。

可当时穿梭在病房与教室之间的我哪里懂得这些。如今回望才恍然,生活早在我们不自知时埋下救赎的线索:车轮碾过的每个黄昏,锤子敲打在墙面上的每声回响,似乎都在重塑着生命的肌理。那些以为被药物麻痹的知觉,其实正在时光的褶皱里悄悄苏醒。

至暗时刻从不是深渊,而是母贝含住沙粒的契机。当我们把疼痛编织成珠链,把破碎粘合为星图,所有的失去终将以另一种形态归来——就像被拆除的旧沙发化作书架的纹路,药液滴答声融进女儿笔尖在沙沙作响。

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式书房,我终于读懂了命运最慈悲的隐喻:当我们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怀抱,便是对苦难最优雅的叛离,经过时间的蕴育,我们终将化茧成蝶。

至暗时刻不可怕,哪怕身在黑暗中,我们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春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5975-149187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