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Compound Librar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ei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博文

滇西掠影

已有 3885 次阅读 2007-5-20 16:01 |个人分类:我的图片

怒江吊桥(1)

怒江吊桥(2)

汹涌怒江


高黎贡山难得一见的天然草坪

原始森林

吃草的马儿

高黎贡山生态公园

西南边陲重镇---腾冲县城一景

夜色腾冲

一种少见的小真菌

蕨 (图解: 握紧拳头, 我们能成功!)

一种菊科植物?

(博主摄于2006年8月初)

相关资料:

       怒江是云南省的六大水系之一。它发源于唐古拉山的南麓,经西藏、云南后流入缅甸。

       怒江在中国境内的河段长1540公里,她在云南境内流经怒江傈僳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它在滇藏交界处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六库之间的河段约长300公里,被称为怒江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长度约300公里,只比号称世界第二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短了不到50公里。而其高差却达到了2000米,比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520多米。峡谷东面的是碧罗雪山(即怒山),海拔约5500米,其西面的则是高黎贡山,海拔约为5000米。两座山绝对海拔都不是太高,但因其与峡谷的高度多达2000米,所以显得格外地突兀。怒江江岸的石壁基本上都是垂直的,当地人称之为“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而更有甚者,有的石壁在江水长年的冲刷下,已经慢慢地往里凹进,也就是说其上侧竟朝江面倾斜,呼之欲倒,怪不得连善攀岩壁的猴子也发愁了。怒江一向以奇险而著称。号称“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 而据说日本鬼子也曾打过怒江的主意。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缅甸后,便想渡过怒江,突入到中国的西南腹地。 而我们的怒江还是争了口气,没让侵略者诡计得逞。当地民众的反抗运动,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让日本侵略者最后思考再三, 还是算了。徐霞客也曾经考察过怒江,他后来在《滇游日记》中写道: “大山夹成深壑,支条盘突,箐树蒙蔽,如翠沉雾,深在其下,而莫端倪,惟闻猿声千百,唱合其间,而莫至也。”当不用再描述什么了。听听江中激流的怒吼,再听听两岸猿猴的哀鸣就足够了。怒江天险,何日天堑变通途?而两岸的傈僳族和怒族的人民,就曾经用绳索给出了一个简单而坚强的答案。

http://www.7caiyu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81

        在云南省怒江西部的中缅边界,有一座雄伟的高山,地质结构特殊,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这就是本世纪以来生物学家特别关心和向往的高黎贡山,1983年建立了面积达12.4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现已扩大到40万公顷。

        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体狭长,山势雄伟,地形切割剧烈,由南北纵向的岭谷相间排列而成,是有名的横断山脉峡谷。当河谷里木棉花盛开的时候,山顶仍然白雪皑皑。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免遭第四纪冰川的侵袭,许多古热带植物得以保存下来。从怒江河谷到山顶,植被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景观,形成了六个典型的垂直分布带。在这个绿色宝库中,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据初步调查,这里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东西坡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地域之一,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植物是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闻名于世的“大树杜鹃王”,树龄500余年,树高25米;主要产于我国的秃杉,树干高大挺拔,最大的树龄已有1000多年;其它珍贵树种有楠木、滇楸、山龙眼、云南铁杉等20多种;药用、油料、纤维植物种类繁多。

        这里的动物区系复杂,资源丰富,被誉为“南北动物走廊”。区内有兽类140余种,鸟类3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眉长臂猿、羚羊、印支虎、小熊猫、白尾梢红雉、绿孔雀、红腹角雉等30种。

        高黎贡山周围有几十座火山,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仅含硫磺的温泉、汽泉就有七八十处,对于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有显著疗效。区内溪流瀑布到处可见,山巅的“听命湖”是几百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湖泊,湖水清澈明亮。满山遍野的杜鹃、山茶、报春花五彩缤纷,使这座“天然博物馆”更加秀丽而迷人。

http://www.yunnaninfo.com/yunnan/intro_bhqgaoligonshan.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3-2252.html

上一篇:广告用语缺乏科学性
下一篇:最珍稀植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