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xia126

博文

怎么批评人才容易被接受?

已有 4251 次阅读 2012-9-20 14:00 |个人分类:观点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批评, 陈云, 容易接受

   陈云在《论干部政策》里讲到:“当你去批评人家错误的时候,要指出人家错误的根源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批评的目的并不是出气,主要在于帮助人家纠正错误。一般地说,批评的人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是声势汹汹地指责人家;第二种是和颜悦色地说服人家,善意地指出犯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办法。只有后一种态度,才能是被批评者心服意满,问题才能够真正解决。”
   读到这段话深有感触。
   人总是有局限性的。正所谓人无完人。在信息爆炸,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即使就知识的获取,我们也无法做到博古通今,成为真正的“万事通”。所以说错话,做错事,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很正常的表现。但对于错话,错事,有的人不满,就会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真正抱着爱护人,关心人,朋友的态度来对待的,对于错误,会如陈云同志所说,善意地指出犯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尤其是作为高校的老师,本身就有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甚至朋友的尊重。对于在网络上不相识的人之间,也因为有这样的态度,虚拟空间里的朋友,才具备成为现实中朋友的基础。但动辄气势汹汹地指责人家,乱扣大帽子的人,即使在某些领域有所专长,在自己的小小世界,小空间里是所谓的“专家”,或“受尊重的人”,但因其不是报着以理服人,而是抱着“只要和我的观点不一致的,只要反对我的,我必将视为敌人”的态度,这样的人,是难以赢得真正的尊重的,也难以有真正的朋友。因为即使是在某些地方暂时和他有一致的看法和观点,但未必事事时时和他有相同的看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1287-614722.html

上一篇:果红心空
下一篇:芦花
收藏 IP: 61.185.11.*| 热度|

19 朱晓刚 张玉秀 李学宽 刘瑞亭 陆俊茜 刘立 李伟钢 陈湘明 蒋新正 刘敏 翟自洋 王善勇 陆泽橼 柳东阳 王春艳 朱艳芳 杨秀海 朱志敏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