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uxia126

博文

一生中的一次

已有 3285 次阅读 2012-6-14 10:47 |个人分类:家人朋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大学, 农业

    黄惟群先生将做客华中农业大学齐民讲坛 
 
     认识黄惟群兄,是05-06年在天涯的散文天下和闲闲书话,当时他贴了不少帖子,其中以《一个中年男人眼里的世界》为代表,当时在他的周围,聚焦了一大批网友,每天以看他的更新为乐。
    后来他从天涯到搜狐开博客,那些关注他的网友,又跟到搜狐,我在搜狐也开一个博客,和他移位搜狐有关。
    很多网友,不仅只在网上和他交流,也成为他生活中的朋友。去澳洲的,他热情接待。他回国探亲,也探望网友。
    我曾做过坐两个夜晚来回的火车去北京见他这样的事。惟群兄来武汉看我,也有江西网友小月专门赶到我家看他们。
    其实感染我们的,不只是他的文字,更多是他的为人的真。他们夫妇的爱,和我们需要学习的儒雅和优雅。
    梁羽生写过《走进黄惟群》。
    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即使是身在海外,但依然常常《远望中国文坛》。
    他用非常犀利的语言批评了国内著名作家兼官员王安忆,所以,这次回国,虽然时间很长,但原来的一些朋友有点害怕他了。《登峰造极的疯狂堆砌与不自知》-——读《天香》、再论王安忆
    他说:文学评论既得罪人,又得不了多少稿费。而随笔却是既让人容易快乐却也容易发表和得高稿费的。
    他还是钟爱文学批评。

    今天晚上(6月14日)7点钟,他将在华中农业大学三教A303带给我们《澳洲的人文和法制》,届时,他美丽的太太将协助他完成法制部分的讲述。丽莎姐姐就职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做监察工作,接待过不少来自国内的高官,向他们介绍过澳洲的政府架构及监察体系。

  
 附一篇他的随笔作品:
  
   

一生中的一次

     黄惟群

儿子19岁了,已是大人。去年开始学开车,规定的时间一到,就去考试,一次就过了。

考到了牌,他就想买车。我们不许。我们不许是因为他在悉尼大学读书,那里泊车很贵,不可能开车去。读书不开车,那么,用车的机会就很少,不过是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玩的时候。这,完全可以开我的车。

为劝说他别买车,我还替他算了笔账。他也知道我们说得对,算得对,但是,还是很委屈,很不舍的样。迟迟疑疑,半天说一句:“那么,一年以后买好吗?等我一年后换了红牌后再买? ”

我听不懂。如果需要,如果情况有变化,不用一年,随时可以买;如果情况相同、不需要,那么两年三年,也不需买。不是吗?

我对他把话说到了“底”,我说:“如果有那样的情况,你、我同时需要车,那么,我让你,这下,总可以了吧。 ”说实在的,这机会太少了,如果一年两次,就算坐出租,也比家里白养部车合算得多。

他还想说什么。我说:不要再说了,这事没得商量。我再次强调,我们不是有钱人。我们可以不吝啬,但绝不浪费。我还告诉他,一个花钱花得不合理的人,是最蠢的人,因他浪费的就是他花出去的时间和心血。

总算儿子不说话了,点头同意了。

以为这事过去了。不料,不久前的一天,太太告诉我,说:儿子还是想买车。我一听,火了:“怎么回事?说得这么透了,怎么他还不明白?! ”

太太说:“儿子说,他知道我们说的都对,知道自己很傻,也知道自己现在想做的,将来可能会很后悔。但是他说,一人一生也就年轻一次;他实在很想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听着,我愣了久久……我说:“让他买吧,任何时候都行。我支持。 ”说得有点激动。

儿子真的长大了。做梦都没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得这么成熟,这么到位。

人活着为什么?为感觉。一个人一生,有价值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感觉。我们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话听来像念叨,其实,不能深入想,深入一想,悲凉透骨。不管伟人还是小人,死了都一样,跟没来过世界一模一样。为什么?因为他已没感觉,没记忆,什么都已不知道。人死后,不管是对他世界性的哀悼、纪念,还是周围认识的对他小范围的鄙夷、恨或爱,其实,跟他都没关系,满足的,只是活着的人!

什么都是假的,唯一“真的”,就是活着的那口气,是活着时五感六觉所感到的。每个人的感觉不同,追求也不同,重要的是,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满意感觉。这是最实在的。只有感觉,才能证明活的价值,尽管这价值也就活着时存在。

儿子从小喜欢汽车。他想买的那辆车,已看中很久,有点像跑车。很漂亮。于是就想像:儿子开着那车,去朋友那,大家都觉得这车好看,他一脸得意。然后,一帮人涌进他的车,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一把把头发被风往后推得笔直,眼都看不见了,只剩一个个亮堂堂的脑门,听到的,只是他们一伙对着天空“啊——啊——啊——”地大叫……

我们这代人,过去太苦,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如今好了,但却改不了习惯,更改不了观念。小“算”小“精明”是有了,但大“算”大“聪明”实在是远远不够,为省钱,我们“自找”了多少坏感觉,“错失”了多少好感觉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1287-582032.html

上一篇:谁是真正的朋友?
下一篇:历史的天空 --荆州城墙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4 刘立 曹聪 陆俊茜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