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生命之重生——欣赏《鹰之重生》有感

已有 6670 次阅读 2011-6-1 10:56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课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余孟子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的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的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的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趾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生生不息,是万物的法则。大自然孕育生命就一条:成长。不成长则淘汰。

然而,生命的成长并不是如水之向下那般的自然、顺利、轻松。生命的成长,往往意味着要与抉择、困惑、矛盾,甚至痛苦相伴随。不仅如此,生命也并非一次性生成的,而是要经历两次甚至多次的生成,即重生或再重生。

如果鹰在40岁时不拔掉自己的羽毛、指甲和喙,它就无法活到70岁;

如果禅不完成蜕皮,它就无法长出翅膀完成飞行的使命;

如果蛹不破茧而出,它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

如果人不经历磨练和痛苦,他就无法真正成熟起来。

就人的生命而言,他的成长明显的表现为艰辛与重生,是重生的艰辛与艰辛的重生。

重生的艰辛,体现为重生路上的抉择、困惑、矛盾与痛苦。人在求得生存、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过程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与干扰,势必会感到困惑,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必然要在错综矛盾中做出抉择。然而,人的抉择往往如迷宫中的蝼蚁,左右徘徊、前后不安,期间充满着无限的无奈与痛苦。可是,当人下定决心之后,明了了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之后,人的生命就已然得到了一次重生与提升。

艰辛的重生,意味着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重生任务,这些任务同样充满了矛盾与痛苦。

在婴儿阶段,人处于无助状态,生活的一切需要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如果婴儿在饮食、安全和关爱等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他就会认为世界是安全的、可信赖的。反之,他会认为他的周遭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在幼儿阶段,个体面临的矛盾是能否适时学到最低限度的照顾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在安全无虑情况下,让幼儿自主自动地完成他照顾自己生活的事,完成过程中遇有困难,适时的给予协助,并于完成后给予鼓励,幼儿将学到独立自主,遇事不依赖别人。反之,孩子见人感到羞怯,遇事无信心。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已相当成熟,与人沟通时喜欢说也喜欢问。对周围一切都充满好奇,且喜欢表现。应在较为自然的情境中,如果儿童能自动自发的活动,他就会养成自动自主的性格。反之,他以后遇事会退缩,事后会愧疚。

在学龄阶段,儿童在学习上受及格限制,在精神上受成功与失败压力。学校团体中有个体竞争。如果在求学中所经历的是成功多于失败,他将养成积极进取的性格,敢于面对困难情境的挑战。反之,将养成自贬自卑的性格,妨碍他以后的人格发展。

在青春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自我产生了兴趣,喜欢追问和探索“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在这一时期,人能做到悦纳自我,认同自我,他就获得了重生,否则就会出现同一性角色混乱,影响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在成年期,人将面临择偶的挑战,如果解决的合适,人将获得亲密感。否则,人将无法克服其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在中年期,人的任务是完成其个体生命再生产的过程,如果成功解决,人将获得繁殖感,体验另一种生命角色。否则,人很难克服自身的停滞感。

在老年期,人的主要任务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反思,如果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会获得完善感。否则,将无法避免对整个人生的悲观失望。

可以说,人的完满生命的达成是在一次次的艰辛重生中实现的。鹰的关键年龄是40岁,而人的关键年龄至少有840岁。

你重生过吗?

你做好新的重生准备了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121-450294.html

上一篇:我熟悉的人和熟悉我的人(5月28日作业)
下一篇:优秀培训师的修炼
收藏 IP: 124.134.6.*| 热度|

5 卓晴 鲍得海 吴吉良 丁大勇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