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朝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几个问题的探讨 精选
2024-5-14 14:10
阅读:7352

预答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博士生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博士学位论文初稿的摘要、研究结论、创新点、理论贡献如何撰写?在预答辩过程中,博士生容易忽视的几个细节是什么?

预答辩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节点。正确认识预答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对于博士生高效利用预答辩报告这一研讨契机,促进学位论文水准的全面提升,进而高质量实现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jpg

(一)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主要任务

如果说开题报告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启动视角的可行性分析,中期报告的主要任务是进展过程视角的方向性分析,那么预答辩报告的主要任务则是成果质量视角的创新性或应用性分析,即评委要根据正式答辩有关博士学位论文水准的各项要求,对论文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面向答辩的工作建议。

(1博士学位论文核心质量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博士生在预答辩环节提供的论文初稿是一个要素齐全、内容完整、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研究成果。成果核心质量综合评估是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研讨的首要任务,其主线是理论构建—实证检验—结论导出落脚点是论文理论构建的创新内涵或解决方案的应用前景

沿这条主线的分析紧紧围绕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从理论视角分析假设的独创性、机理阐释的透彻性;二是从实证视角分析经验基础的可靠性以及检验过程严谨性;三是从学科发展视角分析结论以及理论贡献部分与标杆文献对话的深广度和突破性,如果是应用性研究则着眼于解决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提升或成本降低。

假设的提出和论证是结论导出的基础,是论文理论贡献生成的依据,是创新点抽象的知识准备。创新点只是对这些贡献的精炼化表述,而不是理论贡献本身。质量评估的基本着眼点是假设的原创性及论证过程说理的充分性。如果假设不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原创特征,或假设论证过程简单粗糙或缺乏应有的逻辑缜密性,那么,创新点写的再好也缺少应有的现实支撑。

经验基础和检验过程分析的重点是案例资料、统计数据的获取、处理和使用是否符合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基本规范;经验材料与待检验的假设(问题)之间是否匹配;变量选择、参数设定及调试区间考虑的现实依据是否充分;对检验结果(支持、不支持)的讨论是否经得起严格的推敲等。

从假设提出、机理分析到结论导出的逻辑必然性分析是面向逻辑链的整体分析。如果在假设提出环节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或机理分析缺少应有的理论深度,就必然会带来结论导出的误差,有的研究为了突出自身的理论贡献,在结论导出部分或多或少地出现主观臆造的内容,这些情况都需要在预答辩的质量评估环节进行分析研讨。

(2)博士学位论文布局结构及逻辑缜密性分析

评委对论文布局结构和逻辑缜密性的综合评估,既具有粗颗粒度的总体结构、前后逻辑照应、方法与问题是否匹配等的分析;也有细颗粒度的论文题目与章节题目的表述、模型的修改与效果,数理推倒求证过程的严谨性、案例和数据资源获取方式和使用合理性等的详细推敲。

从表达形式的逻辑关系看,论文章节安排应与论文题目涵盖的内容一致,即章节安排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逻辑展开,章节题目必须对应其所涵盖的全部主要内容。章节题目中的上一级标题要涵盖下级标题的全部或大部分;不同层级标题不能有相同或相近的表述。

从因果推断的逻辑关系看,理论基础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必须建立应有的逻辑通道;研究框架应基于理论基础搭建;假设提出、机理分析与理论基础之间应有内在逻辑关联。也就是说,作为建构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应以碎片化的形态罗列,应是现有理论融会贯通后的集成;假设阐述和理论基础对接严丝合缝;机理分析是形式化数理模型的文字化、图形化表示等。

从逻辑链条价值分布的角度看,假设提出及系统论证是论文的精髓是评委研判的主线,也是博士生自己应重点把握的环节。假设阐述的准确性、说理的充分性、标杆文献引用的全面性与合理性等是假设质量的基础性构件。假设导出或基于现有理论成果的逻辑推演,或基于特征事实的发现凝练,或基于二者的紧密结合。基于理论的假设要体现理论演化的内在逻辑,基于特征事实的假设要考虑特征事实贴合、映射管理实践的程度等。

从核心价值生成的内在逻辑看,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创新点撰写、研究结论导出之间必须内在相关;假设论证应解决了作者所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点是对问题解决及其价值的简要阐述,也是论文学术和应用价值的概括。

实证环节的逻辑严谨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处理是否做到去伪存真、不同数据库之间共享共用的依据是否充分、假设检验过程中干扰因素(噪音)隔离是否有效,对未通过检验假设的讨论是否充分等。

(3)全面提升论文质量的工作建议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博士生能全面认识论文的缺欠所在及所具备的提升潜质,然而,面对这些缼欠和繁重的修改任务博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还难以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预答辩评委对解决方案的方向和关键点给出具有提示内涵的工作建议。

一般而言,博士生所提供的论文初稿在上述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瑕疵乃至错误,评委不可能对所有的不足都一一对应地提出解决方案,而是抓住论文核心质量这一主线,从理论深度、求证逻辑、实施路径等主要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预答辩评委的工作建议包括技术层面的操作性建议,如提升假设论证缜密性的修改建议、完善论文题目以及各级标题逻辑一致性的修改建议等;也有方向层面的指导性建议,如提升机理分析理论高度的修改建议、丰富解决方案操作内涵的修改建议等;还有心理层面的鼓励性建议,如预期博士论文按计划完成后可产生哪些学术影响力和实践应用效应、展望论文创新性工作的可拓展性以及博士生学术发展的可能空间等,这些鼓励性建议可以大大提振博士生论文修改的自信心。

必须看到,博士论文预答辩前后是博士生整个学习生涯心理波动最剧烈的时期,该时期既有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局部突破所产生的兴奋、冲动乃至膨胀;也有由于预答辩过程中评委提出的质疑、否定甚至批评所产生的失落、消沉或绝望;还有亟待取得博士学位,找到理想工作的求职压力等。

在博士生培养的这个重要的转型期,需要博士生本人、导师团队和答辩委员会成员综合考量博士生培养的基础知识掌握、科研能力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等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博士论文的研究写作,以便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2.jpg

(二)博士学位论文几个重要环节撰写精要

摘要、创新点、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是解读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也是论文审阅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提交的论文中博士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创新点凝练不到位或与理论贡献重复;摘要讲过程、讲“苦劳”多,讲结论、讲贡献少或与研究结论重复;或四个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即使正式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这四个环节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说明部分博士生在四个环节的处理上仍不得要领。要处理好这四个环节的关系,必须明确每个环节的学术功能,掌握其撰写精要。

(1)摘要撰写精要

摘要是对论文全部工作的总揽性精炼化表达。摘要需对以下问题做出应答,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有何现实意义?摘要撰写常出现的错误:一是背景或导入部分写的过长,占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篇幅;二是把研究结论或创新点原封不动地粘贴过来,拼凑迹象明显。摘要应该是集成了问题提出、研究过程、基本结论、主要贡献以及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予以流畅化表达。

(2)创新点撰写精要

创新点是对主要贡献的准确凝练。创新点的特质是:“前无古人”。如果论文是偏理论的研究,创新点应阐明论文揭示了前所未知的规律(原理)。如果是偏应用的研究,创新点应阐明论文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方案。如果说研究结论是论文的“产品”,那么创新点是产品的“说明书”,它告诉使用者产品用什么原料和技术做成,产品有什么样的功能。关于创新点的写法,我们将在后续的短文中专门进行阐述。

创新点是从假设的提出和严密论证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作者凭空想象或任意拔高的结果。评委在对论文质量进行整体评估时能在假设提出和论证中找到创新点生成的根基和素材。创新点表述的准确性不仅体现为语言的精炼和逻辑的严谨,还体现在对承继和突破关系恰如其分的定位。

创新点表述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承继、突破和价值(功能)。要从历史演化视角阐明自己的工作与已有研究工作的承继和突破关系;从横向比较视角阐明自己的创建或突破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视角阐述这些突破和创新的现实意义(价值和功能)。也就是说,创新点的展开逻辑是:你基于哪些已有代表性成果,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了何种创新和突破,这些突破和创新的独特性何在;这些创新和突破的理论功能和实践价值是什么。

(3)研究结论撰写精要

研究结论是对案例分析、数据涌现、假设检验或仿真实验结果的讨论和系统性阐述。经过作者定性、定量或二者结合的检验和求证,将假设的不确定性知识转化为具有某种确定性的学科知识(要素)。研究结论是理论形态的知识或技术形态的知识。创新点不是知识本身,是对知识特色和功能的描述。研究结论是知识本体,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创新点凝练和理论贡献撰写的依据。

结论是对假设论证和求证结果的综合性表述,但不是假设和求证内容的重复表达。理论贡献是从与标杆文献的关系入手,对创新点的进一步展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创新点的表述还是理论贡献的总结,都不能随意拔高。创新点一定是可溯源、可求证的。理论贡献则能够在已有研究和未来学术进展中找到其历史坐标。

(4)理论贡献撰写精要

理论贡献是与标杆文献的深度对话,对话的依据是研究结论,而不是创新点。即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前沿演化的总体背景下以与标杆文献的比较为切入点,阐明研究结论作为学科新的知识要素,嵌入学科知识体系的必然逻辑。理论贡献撰写的第一原则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随意拔高,自我夸大。

1.jpg

  (三)博士生在论文预答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尽管预答辩是推动博士论文质量得到根本性提升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部分博士生预答辩前期的准备仍欠充分,导致预答辩过程出现偏离主题或流于表面问题讨论等情况。以下几个细节提请大家注意。

(1)对预答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博士生对预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可能影响预答辩的实际效果。如果说正式答辩是对开题、中期、预答辩工作的整合提升,是立体结构的报告,那么预答辩则是讲主线,讲亮点,讲特色,是线性结构的汇报、研讨。正式答辩像阅兵式或获颁奖仪式,预答辩更像预演、排练或模拟比赛。正式答辩的论文质量要比预答辩的论文质量有根本性提升。

有的博士生对提交预答辩的研究成果感觉过分良好,信心满满,答辩过程中对评委的质疑或建议不予高度重视。这种态度往往使评委与博士生的互动难以深入,也容易使评委产生厌倦感。由于预答辩的时间有限,博士生最好只做简单扼要的回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评委点评或提出建议。

从进度管理的角度看,预答辩结束后博士生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修改、外审或提交正式答辩。因此,在答辩报告会上评委往往提出比开题、中期更尖锐的问题,或在某个环节提出颠覆性的意见,或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与开题和中期相比这些修改意见更有约束力。

评委的多数建议需要博士生回去再看资料,进一步深入思考才能透彻理解。因此,答辩会上的互动是评委主导的互动,其与正式答辩的互动有本质的区别。

(2)研究工作陈述平铺直叙、主次不分

有的博士生预答辩前没有对研究陈述这一环节进行总体布局,往往导入时间过长,内容介绍好像流水账,由于时间限制导致主要内容草草略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阶段已经做了详细阐述,预答辩应少讲或精讲。框架设计、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等中期报告阶段也做了系统介绍,这些内容在预答辩时可以挑重点讲。预答辩主要讲做了哪些改进和创新,得出哪些前人没有得出的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如何同标杆文献进行了深度对话,这种对话(可能)产生怎样的效果等。

(3)答辩材料准备不充分

常见的错误有, PPT制作粗糙、提供的论文打印版有技术瑕疵,如排版错误,语言文字不精炼、模型推导错误、关键词提取不准确等。这些能力在博士生前期培养过程中已经得到了系统训练,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博士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细节错误容易给评委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不应有的瑕疵也会分散评委的注意力,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博士生自己可以完成的细节上,从而淡化对主要问题的研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凤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082-143403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