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帘幽梦,梦见自己小时候刚学会骑自行车那会儿,在村后面的小路上快乐的骑自行车的场景。醒来后,感觉那时的我骑自行车在村前屋后来回的穿梭,那么的开心,那么的自由,有用不完的力气,有转不完的圈,在父亲母亲和小伙伴们的一声声的夸奖中不知疲倦的骑着。时间真是经不起琢磨,一转眼我都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在我小的时候,书上经常提起的中国还是个自行车王国,电视上北京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都是密密麻麻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们,这样的生活我们那时候称之为小康。那时候,女子出嫁能陪个永久牌自行车作嫁妆,那也是风光无限,就相当于现在一辆四轮小汽车子。
当然,学自行车当时也是个技术活,记得在我小学2-3年级的时候我也跟着村里的大个子们一起学骑自行车,记得那时候家里一共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是我父亲用来工作赚钱的,主要是用它来贩鱼卖。另外一辆就是留着家里平时赶集、走亲戚用的。我就是用家里的那辆自行车学的。要说学车那是一套缜密且繁琐的练习流程:刚接触自行车的时候,平衡感很差需要有大人在后面给你扶着,后面稍微好点了可以要小伙伴帮忙扶着。后面小伙伴也累了,那就只能在车子的后座上横着绑上长扁担作为辅助的支撑物,防止摔倒的时候压着腿。这样经过一个星期左右也就会骑自行车了。学骑自行车受伤是免不了的,手和脚都是破皮淤青很正常,虽然很疼,但是也抵挡不住学会骑车带来的快乐。自行车就是我们小时候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会骑它你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快乐,更意味着你又学会了一样技能,是你长大了的标志。
我们家的自行车跟邻居大爷家的自行车完全两个风格:现在我们看到的自行车都是有挡泥板、脚踏板(脚搭子)、铃铛、车闸甚至车篓子这样零件的,邻居大爷家的自行车确实是这样的。邻居大爷机修工出生,手脚麻利,家里的自行车都油光锃亮,漂亮的很。而我们家的自行车比较特别,上面说的零件我们家的自行车都没有,远处看就是两个轱辘加上一个车架子,真是除了该响的不响以外其他都响。没有挡泥板,车轱辘就是你能看到的最值钱的零部件,晴天还好,看着车轱辘转起,车轮胎上的花纹也随着变化,也挺有意思的。但是如果是雨天,那就不一样了。轮胎卷起的泥水肯定让你避之不及,又甩它不去,让你好好感受一下泥土的芬芳与清新。但是雨天里你还不能慢慢悠悠的骑,为了躲雨你还要用上吃奶的力气使劲地蹬,那轮胎卷起的泥水就像小屁孩比撒尿一般,激情四射,沿着轮胎旋转的方向,高高扬起,四散开来,在你的身上,准确的讲是你的前胸后背画上一条不稠不稀的泥水混合物分界线,把人也一分两半,左右对称,笔直的犹如用尺子画的一般,这是活动的人体模型,古怪又好笑。我记得那年四年级,班上一位同学骑着自行车上学正赶上雨天,在他强大的脚力之下,后背上出现了一道笔直的泥水闪电符号。他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前面的轮子上有挡泥板,而后面没有,所以我们嘲笑了半天他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分界线。
自行车前轮没有挡泥板虽然在在雨天的弊端比较大,但是农村那时大部分人家的自行车前轮依然没有挡泥板,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前轮是用来刹车的。那时候农家的自行车大部分是没有车闸的,那下坡或者紧急刹车靠什么?是的,靠脚。如果遇到需要制动的时候,又没有车闸,首先骑自行车的人会先喊两嗓子:“让一让,车来了。”如果还没有散开一条道,那就只能采取第二步,脚轻轻的放在前轮轮胎上,逐渐用力,车子就慢慢速度降下来了。这就相当于一个半人工车闸,力道自己控制,刹车皮就是你的鞋底子,一物两用,经济实惠,就是有点费鞋底子。
那时候我们一家四口人都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赶集走亲戚,甚至去县城。我记得那时候我和我弟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用一辆自行车把我们一家四口都带上去姥姥家。母亲坐在车后座,我和弟弟坐在前面的大扛上或者小座椅上(一种塑料绷带编制的儿童小座椅,现在都看不到了),一路都不记得还有颠簸,开心的一会就到了。学会自行车后极大的拓展了我的活动边界,我记得三年级那时候我就可以独自骑着自行车载着母亲扎好的网去到姥姥家。甚至有一年夏天我载着二姨家的弟弟,骑车跑到隔壁镇的二姨家将小弟送回去。我到上初二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拥有一辆的全新的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是父亲买给我作为上下学走读用的,开心又格外爱惜它。爱惜到连车挡泥板上的塑料包装纸都舍不得扯下来,就这样骑着自行车包装纸骑了一个月,现在想起来那不就相当于超人把内裤外穿了一样,荒诞又好笑。那辆自行车我一直骑着,直到高中毕业。只不过在它最后的几年我也学会了我父亲的风格,将车子上没用和坏掉的零件也一并卸了去,也成了小时候我们家标准的两轱辘加大杠的标配。大学时我也买了一辆自行车留着上课和做家教用,它也一直伴随我到大学毕业和找工作,现在我都忘记了我毕业时是怎么处理那辆自行车的了。。。
现在家里已经没有了自行车,要说是结构相似的车子那就是电动车了,不需要用脚发力,改用手发力了。也看不到农村房前屋后那一群群练习骑自行车的小孩了,好像现在孩子都是从小就会骑自行车一样,这可能是与他们从小就有儿童车练习有关。那时候农村邻居间相互借自行车骑很常见,现在不多了,因为物质的丰富让我们都有了自己专属的车。邻里的俄关系也淡了,自行车那个温暖的时代也在不知不觉中留在了昨天的记忆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建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146366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