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皎月星辰,浅唱低吟—记我与我的第一个研究生 精选
2022-3-23 17:01
阅读:7540

2018年我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我有了第一个研究生。由于自己是新的导师,在学院普普通通,不声也不响。因此,招生比较困难。所以,那一年我自己主动去找学生做宣传,主要内容无非就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I can play。忽悠了两个学生,中间一个醒悟的早,一看所言非实,赶紧跑了。一晃快三年了,两天前,当学生把准备定稿送外审的毕业论文发给我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回眸时看小於菟”的感慨。有这种感觉,无非只能证明自己真的在一天天变老。一转眼自己的第一个研究就要毕业了,我比学生还要慌张与惆怅。

在老师的眼里,第一个研究生都是自己理想的镜子,总想着自己能把学生培养成自己的模样。我也是如此,给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汇报和写作计划。好在我的这个学生,没有抗拒,也没有反驳,只是默默的去做,当然我现在是知道了她不想从事科研,此事以后再表。我要求她第一篇论文就要发表SCI。雄心勃勃的计划很让人兴奋,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寻找兴趣点、凝练科学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拟定论文框架、撰写中文稿、修改中文稿、定稿、翻译、修改、润色再加上投稿,我们整整用了两年。投稿的过程更是考验人,而且不是考验你的耐力,考验的是你出生以来所储备的洪荒之力。我们的稿件,先投了一个二区的杂志,很不错,三个月之后退修了。本想着这是庆祝party的前奏,没想到这却是噩梦的开始。反反复复,我们根据审稿意见修改了三次,第一次甚至根据审稿人的意见,重新建构指标体系,重新整理数据,这一过程我们花了接近三个月。但是,每次送外审的结果回来,都有新的意见,有的甚至相左。我才意识到,这是编辑又送给了新的审稿人,在这样的不断怀疑与折磨中,用了接近一年半的时间最终还是被拒稿。这是我投稿经历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怀疑、彷徨、挣扎到重新鼓起勇气选择期刊,调整格式再次开启投稿历程。由于这次审稿耽误的时间太长,我们经过讨论,决定选择一个四区的期刊投稿。虽然我心底极不情愿,这都是我们的心血啊!但是现实容不得我们犹豫(学生毕业之前必须见刊),决定避开OA,选个低一点级别的期刊。再次投稿很顺利,两个多月,小修,就两条意见,修回去后一个星期就录用了。学生很开心,从发给我的微信,我都能感到她内心的压力终于释放了出来。我也很欣慰,虽然离自己当初的设想还是有点距离,但是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个开头我对自己,对学生也有了交代,至少我的这个小门店算是开张了。

第一个研究生也都是导师投入精力最大的那个人。人都说,开山弟子和关门弟子是一个老师最关注的。开山弟子如果培养不好,砸了自己的牌子不说,对于后续的弟子培养和课题组声誉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关门弟子,我感觉我想的早了点。在这过程中,我也是本着尽心尽职的态度去培养自己第一个研究生的。虽然,学生入学一年以后告诉我,自己不想从事科研工作,也不想离开家乡。想留在老家从事教师或者公务员的工作。我虽然猛然一听很不是滋味,但是细想一下,是不是自己太严厉了?还是哪里没有想得周全?这样一想自己反而会有点自责。后来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学生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才及时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这是好事,及时沟通,相互尊重这是我作为导师这一角色,从我与我第一个研究生的相处中领悟到的真谛。

虽然,我的第一个研究生选择了就业。但是从这三年的观察中我看到了她明显的进步,她对于英语不那么抵触了。从她翻译的第一篇英文稿件对面那个无法下手的我,到最近的修改稿,她能认认真真地去对待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每一张图表,心细和严谨是最为明显的进步。有了这样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条不紊。另外,通过我们开组会、出野外、做实验、参加会议作报告等等活动,学生对于ppt的运用、讲台上的感觉和对于学术研究的观点表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满怀激情的参与讨论,认真的汲取别人的意见和总结自己的得失经验。这些都是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研究生三年的共同学习中,她显然比本科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人、做事都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就是收获。研究生学习的收获并不一定在于学术成就,而在于是否取得让别人感受到的进步。

肉眼凡星,星辰点点,也许你我都不是最亮的那一颗,但在最亮的星星边浅吟低唱,努力向上,也是人生的一种宝贵经历。即将远行的孩子,希望她在人生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好,师生一场,且行且珍重。

 

2022323日星期三于静远楼

李建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建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13307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