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
自信与自卑 精选
2014-1-16 23:45
阅读:8609
标签:自信, 自卑

自信与自卑:感受和领悟

(王德华)

 

喜欢听好听的,赞美的,夸奖的,鼓励的。这是人的心理需求。有突然的,自己没有准备的赞美,有期待的,希望听到的夸奖。心理的这种满足,是一种喜悦,一种温暖,一种信心。

所以,孩子,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孩子;学生,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抑或研究生,都需要鼓励,都希望夸奖。赞美的话,可以使人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赞美别人,也是一种满足,是一种欣赏的表达,一种爱意的表达。赞美,被赞美,都是暖的感觉。

 

自信,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很重要。所以,经常鼓励孩子和学生要自信。自信,就是不自卑,有信心,有底气。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却。自信,会产生智慧。有了智慧,就会更加自信。经常看到学生战战兢兢,做事小心翼翼,说话小声细语,左顾右盼,这显然是不自信。做学问,不自信,是没有准备好,功夫没有下到家,时间用的不是地方,轻重缓急没有分清楚。随意,散漫,甚至懒散,放纵,逐渐就没有了底气,少了自信。

 

有一天见识了一些学生,见识了他们的自信。那种自信是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是内心里发散出来的。他们在讲述一个领域发展的时候,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在描述自己研究结果的时候,更是细致入微,滴水不漏,有急促,有平缓,有陡峭,有平坦,有峰,有谷,有曲,有折,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听着他们专业的讲述,且不说自己能听懂多少,只是从看热闹的角度,就是一种享受。他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透着底气,透着智慧,透着可爱。从与他们的一问一答的交流中,这些自信的年轻学子身上,充满着传统的礼仪和素养,让人感到很舒服。让人感到舒服的自信,是真正的自信。

 

自信的人,不是自负,不是张扬,不是自大,不是目中无人。知道天高地厚,懂得冷暖甘苦。

自信,是一种实力,是一种内功。

自信,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有心。

 

不自信的人,往往是自卑的人,没有信心的人,迷茫的人,不知所措的人,甚至是自负的人,傲慢的人。经常是一头雾水,忙碌而无果,乞求而不得,失望,怨气,自卑,五味交加,生活中充满了苦闷,少了乐趣,少了阳光。

 

一天做公交回家,路上上来一乘客,坐在了自己旁边的座位上。车开动后,闻到了一股不是很舒服的味道,是从这乘客身上发散出来的。心想,不打紧的,没有几站我就下车了。不成想,他比我早下车了,手里提着一个包,急匆匆的。望着这位乘客下车的身影,我想起了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形。我在等车的时候,经常见到有些农民工兄弟拿着做工的家什,盆盆罐罐的。经常的情形是,脏乱不堪,工作服上满是油腻和尘土,灰头土脸的。在车上,往往会遭受一些异样的眼光,有些乘客躲躲闪闪的。想必是他们是有感觉的,故意高声说话,或者故作的自信,是在掩盖内心的自卑和不快。这些人,是我们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者,是朴实的劳动者,是靠双手劳动和汗水吃饭的,不应该冷眼看他们,不应该给他们异样的眼光。可是,他们很少感受到温暖,也就没有多少自信。我经常在想,农民工兄弟们应该自信起来,不去奢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同情是乞求不来的,强者给予的所谓同情,给弱者施爱,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出门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自己打扮一番呢,穿得整洁干净应该不是困难的事情,工作服也不能满是油腻尘土。所以,心理强大是重要的,必要的。同样,雇工的单位,帮助他们洗涤一下工作服,给他们一个洗澡冲身的地方,也是应该的。这就是人性化,这就是关爱,这就是以人为本。想想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住简易的工棚,住没有安全设施的简易房,甚至住水泥管道,住桥墩下,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每个人过有尊严的生活,过有尊严的日子,需要一种爱的环境,爱的氛围。爱心,不是施舍,不是乞求。什么时候,农民工哼着小曲上班,整洁的衣装,灿烂的脸庞,我们就进了一大步。

 

自卑走过,就是自信。

自卑和自信,都是一种心理感觉。但自卑和自信,对生活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放弃自卑,树立自信。

自信,就会看到阳光,感受到温暖。

自信,会不自觉微笑,那是发自内心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75982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