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想不明白
(王德华)
有朋友问,好久没有见博客更新了,是出差了,还是身体不舒服了… …
心里很热,很温暖,情分。感谢朋友们的关心。
感冒了一段时间,感觉已经好了,嗓子里面没有东西了,清新顺畅多了。
今天写几句。
真是巧了,在北师大讲课的时候,有学生问,是不是体质弱(瘦弱)的人更长寿。我当时还说,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经常的刺激会让身体的生理功能活跃起来,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安全界限)上下波动,这样抵抗能力(免疫能力)会加强。如果身体一直很强壮,上限很高,下限就得不到有效刺激。一旦身体不适,反而容易出事。结果,第二天就开始流鼻涕、咳嗽、头痛,整天昏昏沉沉的。往往是晚上严重些,白天稍微好些,这样也不耽误革命工作。
我以前在给研究生上课,聊到达尔文医学的时候,曾讲到感冒这类病,治疗周期一般是一周左右。曾开玩笑说,有个说法是吃药也是一周左右,不吃药也是一周左右。大家当然会选择看医生、吃药。我也吃了很多种类的药,中药、西药,胶囊、药片,还有糖浆类的。吃着药,算着天数,过了一周时间了,还是没有完全好利索。这次感冒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一周了。所以,经验不准,平均是有“严重”问题的,忽视个体差异有时候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的。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的“福利”和“财产”等很多事情都“被平均”了,实在太冤枉了。
也是巧了,越是嗓子不舒服,越是需要你说话。周末去给中学生科技活动演讲比赛当专家,所里的研究生学术年会当嘉宾,中央电视台当专家(讲麝鼠),与Science 编辑交流,做学术报告…. …也奇了怪了,我毕业的学生们来聊几句天,结果我坐在椅子上对整整齐齐站在我面前的学生们硬生生地演讲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学生们渐渐站不住了,才说我要回家了,不跟你们聊了,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走进暮色中,奔向公交车站,挤进乘车族,候车回家。
本来的题目是:我不想说话了。这哪像不说话的主?
唠叨、啰唆,招人烦,让人厌烦。时刻提醒着自己,有好处的。
很多事情,确实不想说话了。
有小学生,不能完成老师要求的千字检讨,留下遗言,跳楼了。
医患冲突,大夫被打死了。
… …
官员们还在喊空口号,实际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最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不去做老师了。
如果,最优秀的医学院毕业生,不去做大夫了。
如果,正直的人,不走仕途了。
如果,有天赋的人,不做学问了。
如果…
如果…..
结果会怎样?结果还是大众的权益受到危害,生活质量受到损伤。任何时候,维持正常的秩序,对于大众是最有好处的。乱,没有规矩,受害严重的是普罗大众。
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明天吗?当然会有。太阳会准时升起,地球还是按照原来的轨道旋转着。那么,我们期待什么呢?
前几天,学生们说看到今天这些黑暗,感觉没有希望了。我很高调地说,不可以的。一定要想办法把negative 变positive,换个角度看问题。生在这个时代,长在这个社会,就要积极勇敢面对,愉快健康地生活下去。跟自己过不去,划不来。知道了一些事情,要理智对待。知道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知道了自己不该努力的方向,当然是好事情。
今天下午,跟学生说,现在很多事情是不正常的,但大家都在这样做。明白人一定要知道和清楚,这是不正常的,只是我们这个特殊的时代的一种阶段性的现象。什么时候变正常,时间不会很短。好的理念,需要一个土壤,需要一个基础。不熟的果子,硬摘下来是发涩的,没有一点好味道。不合适的环境,长不出希望的苗,看不到希望的果。拔苗助长,水到渠成,道理很简单,但糊涂蛋总是很多。火候不到,很多事情一定是没有结果的。什么是火候?人,人的素质,人的觉悟,社会整体的进步和醒悟。这,需要时间,需要文化,需要有智慧的人。
每天赶公交的路上,每天望望办公室的窗外,银杏树渐渐黄了,满城尽是黄金甲的京城快到了。在公交车上,望着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乘客,各色人群,各种表情,会有很多很多的不着边际的思考。绝大多数还是一片绿色的时候,在车上就发现了中国农大东校区到二里庄这一段,车道两边的树叶早就黄了,这些天树上已经是光秃秃的了,有些萧条了,不知道是树种的因素,还是特殊地理的因素。季节变换有点快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前几天所里组织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长距离健步走活动。有老师指着满树的红叶说,这几年这些树春天来了,树叶绿了,秋天来了,树叶红了,冬天来了,树叶落了,这就是一年。第二年,又是这样一个轮回。一年一年,小树长大了,每年都会看到这些树叶的物候变化。人啊,不顶混,眨眼老了。我说,这些话,很有诗意啊。开始发现美,思考美的内涵,感触就多了。心静了,心胸宽了,阳光了,眉头舒展了,脚步就轻松了。
曾经读到一句话:沉默是帮凶!想起来这句话,心里就打颤。也想到了德国神学家马丁.内莫勒那几句名言。当今社会,很多选择了沉默,看来当起了帮凶。这个帮凶当还是不当?总是徘徊不定。
又读到新一期《读者》的一篇文章,“到站了,就下车”。眼睛一亮,我曾经跟学生说过很多次这句话的。研究生一定要记住:到站了,就要下车,去开始新的旅程。这篇文章,却把我昏昏沉沉的额头上泼了一杯冰水。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到站下车的。到底是怎么个下车法呢?是被赶下车,还是主动下车?抑或提前下车?正在思考中。
孩子总是劝,别熬夜了。我也总是回应,好的,不会了。这不,又熬夜了。
不说了吧。赶紧睡觉,明早还得赶公交。
今天天不错,延续了周日的晴朗。
早上搭单位同事的私家车去上班。道一声: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