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时尚、古典与科研选题 精选

已有 5963 次阅读 2013-1-27 13:34 |个人分类:生态学科研入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生物学, 选题, 生理学

时尚、古典与科研选题  

(王德华)

 

整理一下记录和思考。

前些日子跟学生聊研究选题的话题。

 

生物学研究很多追风的课题,很多时尚的课题,很多热点的课题。有些是突发性的,有些是技术发展促进的,如当年的SARS研究,禽流感的研究,生物入侵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及当今的转基因、干细胞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各种组学 (- omics) 研究。

 

生物学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经典和传统的课题,如动物区系地理、动物的种群动态调节、生物群落的组织结构和演替规律、生物对各种环境的形态和行为适应与进化、野生动物的生理学等等。

 

有些热点研究容易受到关注,也容易获得新结果、新发现,容易受到资助和支持,也容易发高质量的文章。技术也新,理念也新。从事这些研究的人也很自豪。年轻学者也愿意加入,捷径多,出国容易,成才容易。机会好的话,可以一步登天。

 

经典传统的研究,热点少,获得新结果也不容易,获得资助也不容易,一项完整的工作耗时耗力,没有三五年的工作积累,甚至更多年的研究,要想在短期内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不是件容易事。国外有学者为了研究北美野兔的种群变化规律,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积累。从事这些研究的人,要么是真的喜欢,这被认为是傻得不可爱;要么是出于无奈,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自作自受,认了。在当今一切都是功利化、简单化的大环境下,年轻学者不愿意加入,成才没有捷径。很多领域眼睁睁地看着下滑、冷落,如生态学中的群落功能和演替的研究、种群调节规律的研究,全国数不出还有几个学者在坚持。

 

难道科学就是这样发展的?社会也是这样发展的?

仔细感觉,科学还真不是这么发展的。传统的要维持,新兴的要发展,传承和发展应该不矛盾。还有多少人去思考生命的美丽,研究的真正意义,科学发现的真正内涵呢?想想看,有多少人还在时常欣赏和品位自己已经变成铅字的文章呢?似乎实验数据只要有了卷期和页码,一项科学研究就完成了,就可以获得学位、获得奖励,可以晋升,可以汇报交差。等待这一天已经迫不及待了,数据已经烦透了,实验厌恶透了,哪有闲工夫去回味和思考已经完成的研究呢。这真就像有些人嘲讽的,Money changes to Paper, and Paper changes to Money。好深刻,好回味啊。

 

 

这类似与时装的旗袍、中山装和超短裙、露脐装、吊带装。也像音乐中的民族和流行音乐。民歌很让人陶醉,流行音乐也让人耳亮。时尚有人欣赏,古典也有人钟爱。时尚有朝气,经典有韵味。我欣赏时尚,我也喜欢古典。

 

动物生理学(生理生态学)研究应该属于传统研究领域。生理生态学(生态生理学)既属于生理学,也属于生态学。生理学对人们的生活太重要了,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生态学对人们的生活同样很重要,对大自然规律的了解,对于指导人们的行为规则是很有帮助的。

 

我很幸运自己能够有机会进入生理学这门受益终生的学科。生理学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可以帮助你消除很多生活中的疑惑。经常听人说,生理出问题了,那就是意味着体内的平衡态被打破了。什么是平衡态?什么是内环境稳定?

 

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生理功能都有一个安全区间,也就有一个极限,如人的体温不能无限高(多数在37度左右),也不能过低;酒不能喝太多,过量了肝脏的工作效率跟不上;美食也不能狂吃,吃多了,消化系统因消化能力所限也不能吸收那么多的营养。

 

生理学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有各种感受器,感官对于一个刺激都有阈值。开始的时候,很敏感,时间久了,敏感度就下降,感觉就会迟钝,所谓入,久而不闻其臭。

 

生理学告诉我们,不同器官要组成一个有序的系统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生理功能,如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

 

所以说,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的逻辑的学问。谁还说这样的学科没有魅力呢?

 

学生说,我们这些学科发不了CNS文章啊。单纯从发表文章说,发CNS应该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相比而言确实不容易。时尚的课题,可能是热点,进展快,突破相对容易些。经典的问题,突破难,但一旦有突破,就会是大突破。

 

时尚的领域,比较容易显眼,时效性强,竞争惨烈,有些需要砸钱的领域,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平地上建一座大楼,开始会很显眼,很快就淹没在泛滥的楼群中。要在茫茫楼群里建一座新楼,想显眼耀目,可真不是很容易,除非走个极端。极端的事情,需要代价的。

 

课题该怎么选呢?哪个好呢?也经常有大学生咨询报考研究生选专业方向的问题,哪个方向有前途、有“钱途”呢?

我说,萝卜白菜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656973.html

上一篇: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记忆
下一篇:再说品位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0 曹聪 张海霞 杨正瓴 李伟钢 李学宽 刘全生 陈国文 苏光松 王善勇 鲍海飞 强涛 王琛柱 蒋永华 陆俊茜 傅蕴德 wgq3867 zhanghuatian zgg ddsers hainan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