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回不去的青春:参加《高原生物学论坛》感怀
(王德华)
这句话好像有不少人说过、写过。
今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建所50年庆典。庆典期间,举办《高原生物学论坛》。三月份在巴西参会时的一个凌晨,电话铃响,睡意朦胧中答应了参加庆典活动和论坛。由于与其他会议时间上冲突,错过了庆典(8日),参加了论坛(9日)。
在准备这次论坛报告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多次都是还没有准备几张片子,就陷入了沉思。也在想着到作报告的时候,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
9月9日下午,我在报告的开始,很紧张地说,我这次把自己的学术报告定义为是给西高所老师和新老朋友们的一次汇报和交流。报告一开口就说“西高所的老师们好”,话一出口感觉有些问题,马上改口说“西高所的老师们、朋友们和研究生同学们好”。自己心底里的感觉,一踏进西高所的大院就立即回到了当年的学生心态。这些年回去过多次,每次都是这样的感觉,跟回到高中和大学的母校一样的感觉。这种心理感觉是一种印痕,是不好改变的。当年走进西高所的时候,也确实是在院里见到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是一概喊“老师”的。后来逐渐熟悉了,有些就改口了,有些也就一直叫到了今天。
在报告中,我简单回顾(罗列)了对我国高原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们及其他们的主要贡献,主要是西北高原生物所的科学家。他们的这些研究也是我国动物极端环境生理学发展的很重要的基础。
在报告中我也特意展示了几张照片。开始是我和师弟与导师当年的合影,恰逢教师节,也借此对我的导师的节日祝贺。还有我当年在青海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两张照片,是当年朋友特意给我照的,我穿着红色的鸭绒衣,那鸭绒衣是借同事的。记得这两张照片当年还特意去加洗了几张,寄回山东老家了,回家发现老父亲和姐姐们都将照片放在了家里的相框里,挂在房间里的墙上。我对照片的说明文字是“海北定位站:我成长的地方”。在报告的最后,我也特别展示了几张照片,我们当年5位研究生,除了一位在合肥学习的外,我的照片上全有了。我还特意放了儿子小时候和我的一张合影,我和当家的当年谈恋爱时在西宁照相馆里照的一张照片。我想表达:我在这里长大,在这里起步,在这里成家,在这里生子,在这里遇到了我挚爱的老师,在这里遇到了我的那些挚友。也是在这里,我坐火车回山东老家为老父亲奔丧。我从22岁到30岁近8年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我青春的足迹留在这里最多。所以,我说,“我感谢西高所,怀念西高所,祝福西高所”。
这次庆典,勾起了很多的记忆,那些还没有尘封、一直在脑海里晃悠、随时可以涌现的景象。在高原上的这座院子里,青海省门源县风匣口地区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那座院子里,那些来来去去的人们,留在这里的,离开这里的,还有那些已经远去的人们,这里面曾经有多少故事啊。
特别再想说两句:西高所人对中国高原生物学的贡献是不能忘记的,也是不该忘记的。我国的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研究(结构与功能),野生动物的高寒缺氧生理学和生态生理学,等等,西北高原生物所是先驱。同样,西高所人当年的那种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也是不能忘记的,是应该继续发扬的。老所长夏武平先生所题的“牦牛精神”,形象地刻画出了高原科学家的艰辛和情怀。几代人的奉献,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西高所。曾记得当时很流行的话描述高原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也曾听说过“老有所养,老有所归”的规划。
青春,是美丽的,是火红的,是梦幻的。
青春,是回不去的。
总是想着要认真写点当年的记忆,今日的感悟。今天找到半成品的文字,竟然不知道如何下笔了。记得喝庆典酒的时候,当年一起进所的姐们说,还是读着我的文字有感觉,读着就回到了当年。借庆典,总结历史,弘扬精神,赞美奉献,牢记当年,对于未来是很有必要的。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任何进步都是在以前的基础上。
**********
牦牛精神
夏武平
“忍处恶劣的条件,
啃食低矮的青草,
提供浓郁的乳汁,
充当高原的船舶,
不畏艰苦,忍辱负重,
不计报酬,但求贡献,
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
**********
延伸阅读(所庆庆典征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62009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