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
博士生培养需要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吗? 精选
2011-1-13 00:58
阅读:9064
标签:博士生质量
博士生培养需要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吗?
(王德华)
 
今天读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袁本涛与记者的对话,有些感想。摘录一段:
 记者:各国都有自己的模式,我们会是一个怎样的取向?以您的设想,今后博士培养会有哪些变化?
 
袁本涛:这是个很难的问题。今天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我先打一个问号。如果有的话,或者说我更愿意用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方式来概括,这样歧义会小些。我们正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不同于美国、欧洲的师生关系、招生办法、课程教学、论文选题以及研究方式等。】
 
链接:
对话清华教授袁本涛:培养博士应该两条腿走路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762.shtm
 
我觉得博士研究生培养,我国当前没有自己的模式。不同培养单位的要求(培养条例)不同,博士生导师的选拔标准不同(不讨论是否合理),导师的学术水准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 ...。存在不同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中国当前的培养博士的博士点是怎么回事,教育部最清楚了。这些年来,不是在健全完善一种博士生培养体制,有些方面感觉反而是被“糟蹋”了。
 
那么我们需要中国特色的培养博士生的模式吗?我觉得不需要。我们国家培养博士生的历史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国际上发达国家培养博士生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了,学界传统和规范也比较健全和完善,值得效仿和学习。我认为我们的博士生培养需要国际化。由于很少有国家像咱们这么折腾,这么多、这么严重的运动(如文化大革命),整个教育受到的冲击不是一两代人的事情。中小学教育问题也不少,人才问题就是一个连环套,没有好苗子,即使有好肥好水好土壤,也没有多少作用的。参天大树怎么形成?十年栽树,百年树人,相关的教育官员们真的懂吗?还是他们真的不懂?既然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成熟,传统和规范传承的好,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和借鉴呢?在教育方面,也需要中国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理念,不适合博士生教育。学术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是一种理念和眼界。
 
博士生的质量取决于两个因素:导师和学生,研究条件和相关政策是保证。所以,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将功夫下在导师和学生身上,这是主体。将资源用在导师和学生身上,会有结果的。将钱用在导师和学生身上,会有效果的。
 
如果不重视导师的质量和待遇,不重视学生的质量和待遇,仅是依靠从海外引进人才,国家将会付出沉重代价的。同理,如果只重视引进人才,那么中国的发展也只能依靠这些引进的人才了,他们真的就是中国的希望了。如果我们没有其他任何希望了,后果是什么?
 
又读到,北京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系主任 陈洪捷教授说,我们(当前)的博士生培养 “… … 确实有很多问题。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博士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学习环境、科研条件、国际交流条件、待遇本身等因素都会对创新能力有影响。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博士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道德水准有下降趋势。”(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459.shtm)。
 
看看问题多严重吧,我们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弱,对学术的热情下降,道德水准下降,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其他条件再好有什么用?如果国家自己培养的土博士们,国家一眼都不看,怎么让中国大地上每年几十万的青年学子们,对科学有热情?如果他们从读研究生的那天开始就没有看到光明,还谈什么对学术的热情?心理学的那几个基本心理和生理需求不是说的很清楚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40388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