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
科研与教学关系的一个小故事 精选
2018-1-30 23:41
阅读:13830
标签:教学与科研, 草履虫, 研究生教学

科研与教学关系的一个小故事

王德华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很明显,在功能上应该很容易理解,二者不对立,不矛盾。科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教学过程能够促进科研水平,同时有过科研和教学经历的人都会对两者之间的这个关系有些体验。

不教学,就做不好科研了吗?不是。教学对科研是有促进作用的。首先教学需要备课,备课就需要查阅资料,需要阅读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其次,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就会发现哪些地方自己理解得好,哪些地方还没有理解透。再者,如果有学生提问,进行一些讨论,会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质疑。这些过程对于自己的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是不需要多说的。

不做科研,教学就不好吗?也不是。科研对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作用。从事过科研活动,参加过科研实践,就知道教材上的每一条结论是怎么来的,一个科学概念和学说(理论)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哪些学者对此有突出贡献,通过哪些关键科学实验发现的,甚至对于学科领域中哪些科学问题还没有统一结论,还在争论中,还在验证中,都会有所了解。还可以发现教材上的一些描述性错误,或者一些过时需要更新的知识。一个有科研经历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是胸有成竹,收缩自如,信手拈来,也会把知识讲活了。

我从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给硕士研究生授课,主要讲授《动物生态学》中的“生理生态学”部分,后来也参与了一些其他课程如《进化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前沿》,以及所里的博士生课程《现代动物学纲要》和《整合生物学》等课程的授课,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深有体会。从我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我也发现研究生对于教师自己的科研经历部分是很感兴趣的,总是希望能够多讲一讲。研究生的讨论课上,不少知识是自己不熟悉的,对自己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真的是教学相长。

我们知道大学有教学型和科研型,办学目的不同,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自然也就不同。我对本科教学不熟悉,不敢多言。如果说教课熟悉课本内容就可以了,我觉得对知识烂熟于心最能够举一反三的还是中学老师,我一直很钦佩中学的数理化老师对于各种习题的熟悉程度,解题的各种技巧,那着实让人着迷。

讲课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需要硬功夫,也需要技巧。不同的受众,讲授方式不一样。课程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有技术的,有理论的,有实验的,有欣赏的。好教师一定是针对具体目标,运用合适的方式,也一定会把课讲好的。

想起一个小故事。我读大学的时候,教我们《无脊椎动物学》的马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课教得好,人也好。他在讲授关于草履虫的内容的时候,给我们讲过一个小故事。他说有一位很有才华的老师,在一次讲完草履虫的内容后,有学生问,草履虫有多大?这位老师大概是望文生义了,顺口就说“草履虫,草履虫,跟草鞋一样大呀”。这位老师的回答,让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渐渐就消失了。三十多年了,这个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也会想起马老师那可爱的样子。这个小故事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科研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

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纤毛纲的代表物种,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很小,圆筒形,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全世界已知22种草履虫,常见的有大草履虫,体长约180300微米;双小核草履虫,体长约80170微米;多小核草履虫,长约180310微米;绿草履虫,体长约80150微米。草履虫寿命很短。为什么叫草履虫?因为它的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说明:信息来自网络)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109770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