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华
我们以前是不懂国际学术界的规矩,现在呢? 精选
2018-1-15 11:25
阅读:17644
标签:研究生教育, 学术规矩

我们以前是不懂国际学术界的规矩,现在呢?

王德华

           

规矩。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最近的“高铁扒门事件”又一次让我们思考“规矩”和“规矩意识”的重要性。虽然个体事件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现状,但现实中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一个一个的个体事件,就会让你对有些方面产生一个印象。

由于国家各个方面发展太快,人们的思想自然也就跟着变化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与其他方面的不协调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我经常跟年轻的学生们说,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国家的科研走上正轨没有多少年,我们研究组有经费能够做点自己想做的研究,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从1998年中央决定中国科学院开始知识创新工程,科研局面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回头看,国家是越来越富裕了,我们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明显应该是越来越好了。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问题,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是,有些事情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来越糟,这就是大问题了,如当今的自然环境、社会治安环境还有人们的社会公德和伦理等。

我们一方面看到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的似乎人们的规矩意识越来越差,以至于前些年国家提出了“八荣八耻”作为行为指南。

那么学术界这个群体,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圈内的人都有自己的体验,都有自己的观点。参照物不同,结论也就不同。现在大学老师们经常抱怨的关于大学生的各种问题,研究生导师们抱怨的关于研究生的各种问题,就会说明一些问题。最虐心的是近年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学者这个群体的“处理”,更是让每一个业内人都心焦。我国学界的学术不端事件一起接着一起,网上的论文买卖如火如荼肆无忌惮,国际学术期刊接二连三成批成批的把中国学者的论文撤稿下架!

举几个例子:2015年两次的集体被撤稿事件: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宣布撤销旗下12种期刊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20158月,Springer出版集团撤稿64篇,作者均来自中国。

还有报道说“201510月,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本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仅在2015年到2016年间,几大国际出版集团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国作者的论文就有117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26518439

20174月: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撤稿107篇,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并说明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

2015年中国科协为此还专门在学术界提出了《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我们看看这“无不”守则的内容,也借机在这里宣传一下:

   

【第一,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基于自身研究工作和真实的实验数据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第二,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科技工作者应学习、掌握国际学术期刊投稿程序,亲自完成提交论文、回应评审意见的全过程,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投服务。

第三,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论文作者委托“第三方”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应基于作者完成的论文原稿,且仅限于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完善,坚决抵制以语言润色的名义修改论文的实质内容。

第四,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如需推荐同行评审人,应确保所提供的评审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真实可靠,坚决抵制同行评审环节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

第五,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应事先审阅并同意署名发表论文,并对论文内容负有知情同意的责任;论文起草人必须事先征求署名作者对论文全文的意见并征得其署名同意。论文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坚决抵制无实质性学术贡献者在论文上署名。】

       

5条守则可以说都是基本的学术规范。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难道这些规则今天的中国学界不知道吗?还是当今的中国学者不了解呢?

学术规范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培训的。这不是小事,但是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学术界到底有哪些学术规则、学术规范,学术人有哪些底线,也确实不是每个学术人都清楚的。

以我个人的经历看,我们以前是不了解国际学术界的一些规矩。如我接触的国内的学术期刊,到现在编辑部要求作者投稿时同时推荐审稿专家的不多,要求作者投稿时说明自己论文的学术贡献的也不多见。我印象中以前投稿(上世纪80年代)是需要研究组长(导师)同意,研究室主任同意(签字),研究所(科技处)开具介绍信,有时候还被要求说明是稿件是否有政治问题,是否泄密等等。

我还记得第一次给国际期刊投稿,需要单位的外事和科技等部门开介绍信,到北京海淀区公安局备案,然后才能到邮局去办理邮寄手续。稿件格式等主要根据纸质期刊上的征稿说明。双倍行距(double space)、加行号等,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知道的。国内的稿件主要在300字或400字的方格信纸上誊抄的。通过国际投稿,知道了有Cover Letter知道了对专家审稿意见要一一回复,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内学者走出去,国外学者邀请进来,到今天国家实施的各种人才计划吸引了大量在国外受过科班培训的优秀学者回国工作,使得国内学界对国际学术规矩越来越了解,也逐渐融进(走进)了国际学术圈。当今的研究生们更是幸运,赶上了好时候,从入学开始就能够接受国际视野的学术规范培训。所以,当我们内心的各种期盼与我们看到今天的各种现实不一致,甚至差距太大的时候,心里自然就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们的学术界现在是不是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以前我们可以说是不懂国际学术界的规矩,可现在的情况一定不是这样了。

那么,我们还是要问: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我们每年在为我国的学术论文数量和研究生培养数量位居世界前茅的事实倍感自豪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109494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