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SU3-IBM的结论
SU3-IBM不是来自于对于扁椭球的质疑,虽然这其实才是最应该的起始点。虽然也可以更早一些,但是可能性很小。按照道理,就是在2000年前后,当把扁椭球包括进来以后,就会根据拟合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差距过大,而被质疑。我不知道Iachello为什么不喜欢这种推广。但是总体上来说,这种推广,被广泛的认可,并且成为了考虑形变和相变的标准。(质疑没有发生,错误的结果被承认)
和这种标准的看法,不一样的工作,最早是Fortunato等人2011年的工作和辽宁师范大学张宇教授等人2012年的工作,他们指出SU(3)对称性的三阶作用可以描述扁椭球。但是他们都没有继续往下研究。就好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他们坚持了一个类似第谷的中间观点。
SU3-IBM起源于对于Cd疑难的研究,这是真实的历史。虽然第一篇正式发表的文章是关于B(E2)反常,但是写出来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Cd疑难的,只是很晚才发表出来。用SU3-IBM来解释Cd疑难是一个奇迹,把完全看不到任何关系的两个东西奇特的联系在了一起。也正是这样奇特的联系,使我相信我找到了奇特之物。
当然随后关于B(E2)反常的研究,使得我进一步相信这个理论有可能是正确的。
最重要的进展,当然是我真的开始意识到,如果SU3-IBM是正确的,那么它对于长椭和扁椭的形状相变的理解,和以前的结果会差别很大。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拟合结果显示出,实际的原子核的形状演化更符合SU3-IBM,而不是以前的IBM。扁椭球真的是被SU(3)对称性的三体作用来描述,这样的结果虽然是我想要的,但是也的确让我自己都震惊。因为无法理解。以前的理解是不对的,但是它是能理解的。现在的结果是符合实验的,但是是无法理解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没有着急继续做拟合的工作,而开始了解这些理论的过去的历史,这让我知道了很多基础的知识。我知道了SU3-IBM的哈密顿量是怎么出来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理由,而不是根本性的。这个理由是基于几何模型的,因为这正是最后的物理结果。但是虽然出现了数学的结果,但是没有研究者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同的物理,直到Fortunato等人和张宇等人的工作出现。
而当我发现SU3-IBM和Cd疑难的关系的时候,实际上我对这些结果都不清楚。只有当我算出B(E2)反常的时候,我才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
关于长椭到扁椭的形状相变的工作,确定了SU3-IBM的正确性。随后一个重要的一步,就是用该哈密顿量直接描述扁椭球。这个结论虽然有所预料,但是依然震惊。在扁椭球一端,SU3-IBM给出了一个独特的预言,这个预言是张宇等人首先发现的。但是直到我去做具体拟合的时候,我自己都不太相信会出现(因为参数很多)。但是当我寻找实验数据的时候,这个预言的结果就明晃晃的出现在了196-204Hg核中。
除了震惊,就是震惊。SU3-IBM的正确性就这么被百分百的证实了。就好像热爆炸宇宙,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而它就那么神奇的发现了。
和以前的IBM,以及别的核结构理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SU3-IBM有两个和以前的观念都不一样的结论。第一个是剩余相互作用,不是只有两体作用,还有三体作用,四体作用。而且重要的是,这个三体作用,可以独立决定原子核的低能能谱。SU3-IBM有两个最重要的结果,一个是发现了新的集体激发模式,一个就是证实了这个剩余三体作用可以独立作用。这些观念都是彻底的改变了整个核结构领域的理解。第二个是这些剩余作用,都具有SU(3)对称性。一个神奇到无以复加的结果。
Heyde和Wood在他们的文章说,四极矩形变对于统一理解核结构是非常重要的。SU3-IBM的结果说,的确如此,而且是用SU(3)对称性描述的四极矩形变。所以问题是,这个SU(3)对称性哪里来的?这些高阶作用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三体作用可以独立起作用?
一句话,为什么以前的核结构出了错误?
SU3-IBM起源于Cd疑难,一个根本性的破坏了球形核观念的结论。因为幻数已经被球形的势场解释了,所以这个球形核的声子激发模式就必须要存在。它怎么会不存在,是谁让它不存在的?SU3-IBM的结论,就是这个问题的后续,都是在继续回答为什么球形核不存在呢?
真的会有一个不是球形的势场,也可以解释幻数么?我觉得虽然有这种可能,但是依然不大。(这需要去计算,关键是算什么呢?)
球形核疑难就告诉了我们,以前的关于原子核低能激发的各种想法,原则上出现了问题。平均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剩余作用是不对的,也就是我们对于核力的长程关联的理解是不对的。虽然从已有的平均场来说,如果有剩余作用,那么一定是两体作用最重要的,如果有三体作用,作用也是次要的。
当然,没有人想到,除了我自己,这个Cd疑难居然带来了如此多的不可思议的后果。在别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还依然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已经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八 原子核中的EMC效应
EMC效应是我在这一个月内才知道的。虽然我在物理学的世界里到处闲逛,但是我对原子核物理却知道的很少。这个方面,没有什么科普,而且书也很难看。原子核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研究领域,充斥着大量的实验和诡异的数学。
深度非弹性散射是我早早就知道的一个事情。就是用高能的电子,去撞击原子核,结果呢,就打进去了,发现了类似点粒子的情况。这几乎就是卢瑟福的α粒子撞击原子发现了原子核的翻版。这次,众所周知,发现了夸克。整个物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这个结果的三位实验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指导这个发现的BJ.比约肯却还没有获得这个奖,让人有些困惑。
深度非弹性散射的早期实验用的是氢和氘。散射的结果,自然是给出了核子中夸克和胶子的分布。这个分布的结果,是量子色动力学中色禁闭的结果。量子色动力学就是一种杨-米尔斯理论,一种非阿贝尔规范理论,这种理论是由杨振宁先生和米尔斯首先在数学上给出来的,但他们当时联系的物理不对。这个工作也被当时得泡利等人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多人发现的例子)
电子有电荷,这种电荷只有一种。而夸克具有色核,而且具有三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现实的世界,不能观察到单独的色荷,这被称为色禁闭。电荷之间通过没有静止质量的光子来传递电磁力。色核之间也有类似的结果,但是这里却有八种光,而且带色荷。所以,这八种光也会彼此相互作用,最终导致都封印在了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形成不带颜色的强子或介子。
所以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都是复合粒子,由夸克和胶子构成,而且遵循不可思议的量子色动力学的规则。这是以前的经验最终被破坏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个理论不能用平常的经验来理解。
于是,这个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就可以进一步用其他的原子核来研究。直觉的考虑就是,以前是氢原子中的质子,而现在是各种的原子核。由于要了解的是核子中夸克和胶子的分布,如果这个核子没什么变化,那么这个分布不会有什么变化。
在1982年,实验给出了否定的结果。这个分布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原子核会变化。这个分布的高能的部分被降低了。
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其实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核子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就是剩余的色作用。但是色是被封印的,所以导致了和平常的分子的范德瓦尔斯力相似又不太一样的结果。
真空中的核子,色是禁闭的。平常的分子,虽然电荷是中性的,但是电性不是封闭的。这个电荷的涨落可以扩充到分子以外的地方。但是核子不是这样,当核子构成原子核的时候,是色荷重新分布的结果。也就是,真空中的核子的色禁闭,降低了。在原子核中,这种色禁闭扩散到了整个原子核的尺度。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这个分子是可以不变的。但是核子构成原子核,这个核子是不断变化的,原因就是色禁闭。
EMC效应的发现,产生了大量的后续工作,特别是对于核子核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4313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