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核结构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4-5-24 22:20
阅读:634

         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最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是不少的。(一百年前正好是科学大发展的年代)由于这里边还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样的伟大成就,所以在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之上,还需要分出来一类,就是超越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类成果非常少。

    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被认为达到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也需要去思考。对于学术水平的评价的研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一个研究成果,会被同行认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成果?这自然是非常重要,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而且对于整个研究领域都影响巨大,甚至影响到了其它的研究领域中。关键的是,与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可以相提并论,相互比较。如果这个成果能够被提名进入到诺贝尔奖的评比中,这种认可就更让人相信。

    但是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呢?这里边就会有各种原因。究竟是哪一个原因,就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核结构领域,已经被授予了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该领域的重要性。(核物理方面的诺贝尔奖就非常多了)第一次是1963年,授予维格纳关于核力性质的对称性的研究,以及迈耶和简森关于幻数的解释,建立了壳模型基础。第二次是1975年,授予雷恩沃特、阿格.玻尔和莫特尔逊,解释了形变,建立了描述转动谱的几何模型。

    他们的工作,给出核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概念。维格纳的工作非常广泛,特别是把群论技术引入到物理学中来,开创了核结构的代数方法研究的思路。迈耶和简森的工作,给出了单粒子轨道,是讨论各种问题的基础。雷恩沃特的工作,解释了形变的原因。(惠勒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可惜没有及时发表)阿格.玻尔和莫特尔逊给出了描述形变的基本方法,给出了许多基本的概念。只要是研究核结构的,都离不开这里边的某种方法或观念。

    1975年,Arima和Iachello提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开创了核结构研究的新时代,也把代数方法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层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在这个模型中,用玻色子系统来讨论问题,让很多人都很吃惊。

    这个模型的确是被很多人都认为是应该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而且的确两次入围评选,可惜最终没有得奖。由于Arima已经去世,所以得奖的可能性几乎已经不存在了。这样一来,该模型就提供了研究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没有获奖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首先,如果获奖,这就是核结构领域的第三次获奖,这在整个物理学领域都是少见的。所以,第三次得奖的分量,应该是非常重的。有一些领域,的确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比如超导。第一次当然是发现超导现象。第二次是对超导现象的解释。这些都是必然的。第三次给超导,就一定要非常特殊。我们知道这次给了高温超导的发现。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还不足够特殊。当然什么叫特殊,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判断出来,它一定很特殊。虽然,该模型用玻色子来描述原子核,的确很特殊,但是问题就在这,我们无法确认这个玻色子

     第二,一个理论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定要在实验上获得明确的证实。比如量子色动力学的渐近自由,花了很多年做实验,确认无误后才给了诺贝尔奖。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第一个假设是玻色子,第二个是一个群论假设,就是低能的集体激发构成了U(6)群的完全对称表示。这个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直接用这个假设讨论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说这个是绝对正确的

     第三,一个理论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定要给出新的物理。高温超导的发现,就是因为这个体系不能用以前的理论解释,虽然新物理是什么不知道,但是知道它具有新的物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一直在强调它的三个极限,描述球形核、长椭球形核和γ软核,但是这些物理的结论已经被几何模型发现了。所以没有新的物理

    所以,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青睐,还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一些人猜测的那样。虽然该模型应用广泛,被同行认可。但是分量还是没有达到核结构领域第三次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我提出了SU3-IBM,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首先是发现了新的物理(新的集体激发模式),而且最近我发现了决定性的证据来证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两个假设的正确性(正在研究中),彻底了弥补了以前的缺陷和不足。可惜,终归Arima已经不在了。如果他还在世,我相信,他将会由于我们的新发现,而与Iachello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活得够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3550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