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所大学叫吉林大学 长春就坐落在美丽的吉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2006

博文

吉大校长展涛:胸怀天下——写给即将离开吉大的同学们

已有 2555 次阅读 2010-1-8 21:0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展涛 (2009年06月22日)

        又一届吉大学子即将告别母校,满载希望与梦想从我们的校园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面对踌躇满志的同学们,我最想与大家共勉的临别寄语与期望是:胸怀天下。

  半年前,当我刚刚来到吉大,刚刚踏上祖国的大东北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我的脑海中反复涌现的是“胸怀天下”这四个字。当我渐渐融入吉大这个大家庭,当我对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浅显的理解之后,我愈加感到,“胸怀天下”这四个字是凝刻在我们吉大的历史和精神之中的,是承载在吉大一代代学者和遍及世界的校友身上的。胸怀天下,是属于所有吉大人的情怀与追求的。

  “胸怀天下”写在我们的目光里。我们根植于祖国辽阔的大东北,在这里张开双臂能够拥抱整个中国。犹如登高望远而知天下忧患,从这里放眼中国,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不亦是油然而生?

  “胸怀天下”写在我们为之骄傲的学校历史之中。翻开我们的历史,吉林大学是新中国建立前夕我们党所创立的第一所综合型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地质学院、长春邮电学院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所创立。那时的东北是解放全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战略重镇,打天下、走天下、建天下,为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和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民族!每一所大学的创立都是为着整个新中国的发展,都是为着民族的复兴,都承载着胸怀天下的理想与使命。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岁月里所创建,为民族生存而战的信念和超越种族国界的博大情怀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则是一所“戎马生涯”的军校,为民族解放和军队建设立下赫赫战功。天下为己任,那是我们吉林大学“与生俱有”的使命和情怀。

  “胸怀天下”写在吉大人的品格与精神之中。建国之初,我们的教师就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那些让我们敬重、自豪的杰出学者和教育家,他们很多人都是放弃了中心城市优越的环境,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志愿来到这里,在这里创建一所所大学,在这里励志图强、发展成长。他们创造了教育和学术的奇迹,同时,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不同的个性与文化造就出我们的大学独特的精神与文化,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品格与精神是如此鲜明地印刻在每一个学科领域那些杰出的学者身上,成为一代代学者和青年学生薪火相传的传统与财富。新吉大的组建让“五湖四海”成为更加鲜明的学校学科与文化特色,胸怀天下应该成为新吉大的价值追求,成为凝聚所有吉大人的理想与情怀。只有超越自我、开放包容,只有博大的胸襟与情怀,才能让我们所有的吉大人找到共同的价值追求,找到共同的归属与目标。

  “胸怀天下”应该成为今天吉大人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追求。经历合并、融合与发展的新吉大需要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我们所处的开放与变革的时代也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只有直接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之中,只有直接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之中,我们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才能把握发展的机遇,才能使我们的学者和学生在参与竞争、贡献社会中锻炼成长。开放是今天大学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没有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追求,没有开放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我们就会在这个激烈竞争和变革的时代里落伍。胸怀天下,担当重任,是我们吉林大学必然的选择与追求,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们应该具有的理想与抱负。

  “胸怀天下”还写在我们所有吉大校友的身上。如果没有遍及世界的吉大校友,就没有今天吉林大学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卓越贡献和国际影响。今天,又是一万多名青春激扬的吉大学子即将告别母校,承载着吉大的精神,满载着成就未来的梦想,走天下!十年、二十年,艰苦创业、励志图强,又一批担当重任的吉大人将成为民族的中坚和社会的栋梁。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会把我们的牵挂带到那里,把吉大的力量和影响传递到那里,把我们的视野与自豪延伸到那里。

  祝福你们,走遍天下的吉大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6-285428.html

上一篇:吉大的力量,校友的力量
下一篇:吉大骄傲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