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教授未富已退,走穴无门,怎么养活自己?——兼谈“北大副教授工资4786元”“不能活下去”的讨论

已有 6317 次阅读 2007-3-30 07:44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授未富已退,走穴无门,怎么养活自己?——兼谈“北大副教授工资4786元”“不能活下去”的讨论

 

黄安年文 2007330

 

(按:《教授未富已退,走穴无门,怎么养活自己?——兼谈“北大副教授工资4786元”“不能活下去”的讨论》学术交流网栏目高等教育改革2006923日首发。)

*************************************************

 

高等院校的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受人尊重,但不以待遇是否丰厚论优劣。和新中国成立前比,和新世纪交替前后比,在相当不短的时期里教授待遇过低是事实,和企业界、文艺界、影视界的待遇更相距甚远。但是要求教授待遇向企业界、文艺界、影视界看齐,即使在美国,除了与政界和企业界关系密切的知名教授外,相当多的教授也是做不到的。献身教育工作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从事这一神圣工作时,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不适当地强调待遇高低,甚至加入“高薪跳蚤”行列,恐怕难与“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相配。

 

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国家岁入充盈,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师待遇包括工资和奖励机制待遇,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表现得很明显。在北大清华等全国一流高校更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这类学校有能力花重金从海外和国内其他高校及社会各个领域引进和“挖进”人才。如果,受聘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待遇真的入不敷出,“不能活下去”,不妨也可以选择离职,另某足以养活自己可以发家致富的学校,或者回到央视媒体,重操旧业,岂不两全其美,使北大免得背上引进了人才还养不活人才的恶名声。

 

至于“北大副教授工资4786元”是否真的养活不了自己,这里面有个开支的计算问题。无论就全国事业单位职员的平均工资而论,还是全国高校教师工资待遇而言,“副教授工资4786元”恐怕不算低工资,当然和其他高收入行业的职员比也不是高工资。常言道,我们要量体裁衣,别说4786元,就是14786元,如果不量体裁衣,不加节制的高消费,恐怕也会负债度日的。在这位北大副教授开列的支出清单中,有几项不是所有教师的必需开销,如1400(儿子高三借读费、路费、餐费、学费、杂费、校服费)1000(汽油费)、280(高速路费)、30(校园停车费)、1425(商品房月供)。并非所有北大副教授都有儿子高三借读所需费用,也不是所有北大副教授都有汽车,每月要花费1300多元用于汽车费用消耗上,至于购买商品房的还贷款能力则还要看夫妇双方的收入来确定支付能力的,如果没有能力则要适当延长贷款时间或者购买力所能及的住房,不要一步到位。总之这几项是个案,不能全都算在需要北大副教授工资承受的清单上。其实,这位副教授如果没有一定的积蓄,仅仅靠4786元,当然入不敷出了。问题在于这是个别时间的个案,不是普遍现象。平心而论,4786元的收入,不求高消费生活,计划好收支平衡开销,还是比较宽裕的。

 

笔者不解的是,如果这样的收入还养不活自己,那么其他弱势群体怎么办?未富已退的教授怎么办?他们一般已经丧失了走穴优势?他们怎么养活自己?笔者于今年617日重新发表了2004914日所写的一篇短文《高校教师工资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也谈20年来高校教师工资的增长》,感到有重发的必要,现在附录于后:

 

**************************************************************************

高校教师工资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也谈20年来高校教师工资的增长

 

黄安年文 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2006617日再发

 

[学术交流网主持人2006617日按:高校退休教师中的多数已经成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然而这个群体在学术积累和教育经验上却并非弱势。这里重新发表的两年前的一篇短文,再次说明,在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青年报2004910日发表题为《高校教师工资增长近18倍 高收入将超白领》的报道,称:“今天是第20个教师节,20年前,教师的收入是倒数一二,但20年后,记者调查发现,他们的平均工资已经增长了至少10倍,变为‘高收入者’。” “从1984年至今的20年间,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7.8倍和10.9倍。2003年,高等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超过2.33万元,比2002年增加2261元,比1985年增加近2.21万元。”

 

这个报道似乎没有分析高校教师队伍中工资增长的不同群体,从而使人们误以为整个高校教师即将或者已经成为高收入群体,其实高等学校教师工资区别很大,绝不可一概而论,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事业不同于一年茬收成的庄稼,人们常说,“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年的“栽树人”和“教书育人”者一旦“光荣引退”,往往吃不上蛋糕,成不了“高收入者”,倒是典型的未富早退者。

 

1954年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在师大已经度过了整整50年,1998年退休。我的夫人1954年参加工作,1985年即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为研究员(正教授),并享有政府每月100元特殊津贴,1996年退休.根据我们两人1972年以来的工资单收入计算(含各种发放的补贴、津贴款等)情况如下:

 

1972   1224.00   

1973   1470.00  

1974   1341.00  

1975   1384.00

1976   1414.00; 

1977   1364.00   

1978   1394.00  

1979   1394.00  

1980   1706.00   

1981   1788.00  

1982   1788.00 

1983   2331.00 

1984   2298.00  

1985   2775.00  

1986   3312.00 

1987   4666.50 

1988   4374.50; 

1989   4872.00   

1990   5616.50  

 

1991   5294.25 

1992   6834.46 

1993   9709.00 

1994  23232.72   

1995  23173.00  

1996  27215.70 

1997  30022.00

1998  28803.00 

1999  28746.00 

2000  34428.00  

2001  41681.50

2002  52719.11;

 

2002.1-2004.9 97694.17

预计2004.10-12 4546.5 X3==13639.5

合计2003-2004  111333.67 平均20032004各为55666.84

 

由上可见:

1972-1992两人工资共53770, 两人平均每年2560, 两人平均每月213.37,每人平均每月106.69

1996-1998年两人先后退休期间工资收入在27215.70-28803.00元间,即平均每人月工资在1134-1200元间

2000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1434.5元左右

2001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1736.7元左右

2002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2196.6元左右

2003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2319.5元左右

可见工资的大幅度调整是在我们退休以后,而退休教师的工资调整幅度比起在职教师来说要小得多,此外90年代中期以后在职教师大幅度增加了工资外的收入,而这些“领地”往往是退休教师难以涉足的。

 

对于绝大多数为新中国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文革前毕业而现在已经退休的教师来说,基本上属于“未富早退”型,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却是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很贫,和在教育岗位上服务20年左右赶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在职教学骨干不能等量齐观。和那些还没有退休并主掌学科带头人的老专家自然也无法比拟。

 

我们在看到高教领域“高收入者”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那些低收入者,并研究这些教育战线宝贵财富的拥有者怎么成了低收入者的。看来年龄确实是个宝,需要在关键时刻有个关键的年龄,否则这块蛋糕很难会有他的份的。

 

做学问没有年龄的限制,长工资不能不有年龄的限制,不过工资的增长和学问的见长能否成正比,恐怕难说,正如高薪不一定养廉一样,如果不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一切向钱看,把教育当学店来办,搞什么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大跃进,工资大增长、学术水平滑坡、教育质量下降,恐怕问题就大了。

 

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2004914日首发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2006617日再发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2006923日再发

 



谈谈教师的待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71.html

上一篇:建议将“节余型”因素引入学术评估机制
下一篇:1960年我获北京市劳模称号,2006年5月起每月获150元津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