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美国国会档案资料来源谈学术引文规范

已有 3694 次阅读 2015-11-9 07:38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美国国会档案资料来源谈学术引文规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19发布

 

   笔者1998412撰写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论文,提交1998年6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全文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97-113页。(本文节选稿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编选的《百年校庆纪念学术文集》,2002年《史学论衡》中。并见学术交流网2002422www.annian.net/show.aspx?id=141&cid=21。黄安年的博客200744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13.html;收入《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1-38页,白山出版社,2010年简体版。《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1-42页,台北华艺出版社,20148月繁体增订版,《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美国铁路华工》,黄安年、李炬著,20159月中国铁道出版社第227-241页。)

    在这篇长三万多字的学术论文中,笔者引用了大量的美国国会档案中的文献资料,如注释中的1113-2631-3355-58等。这些国会档案资料是从哪里引来的?

    这些美国国会档案资料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上世纪80年代由我本人经手的从当时北京中国书店保存的美国553卷美国国会档案中全部购得的(当时的价格是人民币8000元,学校社科处特批拨款购置归历史系资料室保存)。据我所知,这些属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国会档案是解放前夕美国驻北京领事馆遗留下来的,后来由中国书店收管,考虑到占地较多需要清理,于是主动联系到我这个到中国书店选购英文旧书的常客。这些国会档案即使在美国的图书馆中估计齐全的也不超过10,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拥有的这553卷国会图书馆资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拥有较多外文资料的图书馆也没有这些图书收藏。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情况是,美国的国会档案通过网络公开以便学术检索,是新世纪以后较晚的事情至少在2006年光景也是极难看到和查到的。在一定意义上,我在1998年学术论文中能够看到并引用大量美国国会档案第一手的资料,是占有资料优势且“奇货可居”的。

 

   现在言归正传,我在1998年的这篇学术论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這裏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由於美國內戰的激烈進行,當時有400萬青壯年被征入伍,美國的工農業生產各個方面都感到勞動力嚴重不足。1863年林肯提請國會通過鼓勵外國人移居美國的法案,該法案為參議院第125號議案,於1864218提出,186432三讀通過。[55]眾議院為第411號議案於1864416提出,630通過。[56]186474作為第403號聯合議案,參議院通過了鼓勵外來移民法的修正案,186474林肯總統正式簽署了《鼓勵外來移民法》。[57]

[55]No. 125, A Bill to EncourageImmigration.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Washington, p.165,207. Also see No.125  p.334, p.387.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56]No. HR 411. A Bill toEncourage Immigration, p.533,p.558,p.562,p.918 p.940, 968-969 pp. In Executive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Interior.

[57]No.403. A Bill to amend theact entitled "An Act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enate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Dec. 5, 1864,Washington, 1864. p..84.186574國會又通過了第746號檔的鼓勵外來移民法的修正法。(p.237, p.247.)

 

  令人惊讶的是前不久,笔者不经意地翻到一本题为《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201010月中西书局出版)的书,是某高校一位姓生的博士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成出版的。本文不来说这本书的学术评价,只就学术规范提出不解疑问:

 

该书中第三章中央太平洋铁路上的第一批华工第一节1864年前铁路劳工状况分析  有如下叙述:

1863年林肯提請國會通過鼓勵外國人移居美國的法案,該法案為參議院第125號議案,於1864218提出,186432三讀通過。[1]眾議院(作)為第411號議案於1864416提出,630通過。[1]186474作為第403號聯合議案,參議院通過了鼓勵外來移民法的修正案,186474林肯總統正式簽署了《鼓勵外來移民法》。[1]

[1]No. 125,A Bill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be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Washington, p.165,207. Also see No.125  p.334387.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 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 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1]No. HR411. A Bill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 p.533558562918 940 968-969 .In Executive Document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1st session ofthe 38th Congress 1863-1864. Vol. 6, No. 1, Messag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United States and Accompanying Documents, to the Houses of Congress,Washington, No. 1 Interior.

[2]No.403. ABill to amend the act entitled "An Act to encourage Im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ng the 2nd session of the 38thCongress, Dec. 5, 1864, Washington, 1864. p..84.186574國會又通過了第746號檔的鼓勵外來移民法的修正法。(p.237247.)

(以上见第45-46页)

 

如果将这段文字和注释的叙述和我1998年的论述和注释,仔细加以对照,简直是一模一样。这就令人奇怪,怎么会如此巧合,引文完全相同,甚至同一引文的出处的所选页码也完全相同呢?要知道这段文字说明1998年以前是没有人这么写的。从该书内容看她显然是看过我的这篇学术论文和2006年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一书的。问题是这位年轻的博士究竟是她自己直接查到了美国国会档案的这些内容(要知道但查这些内容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翻译成和早先我已经表述完全相同的中文文字呢,还是可能看到了我1998年的学术论文,于是转引而未加说明是转引呢,不得而知,这需要她自己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她在书后所列参考文献中并未列出有美国国会档案资料。而且全书仅有的三处引自美国国会档案的却和我1998年论文的叙述完全相同,岂非咄咄怪事!顺便说的题外话,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代史博士生中,查阅美国国会档案的人也极少甚至我没见过,原因之一是导师本人也没有查过或者提醒博士生查过,她的资料参考书中没有列出美国国会档案资料并不奇怪,那么她所引用的资料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本来转引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明明是从其他文章里转引来的,却不加说明转引来源,好像是自己直接看到的,这是很不可取的,这就涉及学术规范的诚信了!对此我无法断然肯定。我也无法知悉在审查博士学位论文时有无注意到这类现象。

照片7张翻拍自我1998年的学术论文(1-3)和2010年版某人的《美国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4-7)中的相关文字。

1,1-3是我的学术论文引文

 

2,文章中我文字说明请和5,6,7生书相对照

 

3,第55,56,57注释,请和第6,7中的注释相对照

 

4,4-7 是生姓博士学位论文书籍引文

 

5

 

6

 

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34309.html

上一篇:凤凰卫视卢琛闹笑话,称1993年“九二共识”
下一篇:谁能猜出这幅油画是何寓意?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4 史晓雷 钱家骏 郑学军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