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

已有 2512 次阅读 2015-9-9 00:05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

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

 

授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9月8日下午美东时间;9日凌晨北京时间发布

 

 本文发表在《光明日报》( 20150827 07版)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上,方铭在前言女性学者的红学研究》中写道: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学观念传入中国,小说这种文体受到了广泛关注,《红楼梦》作为清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更是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20世纪50年代初,曾有一场关于旧红学和新红学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因为非学术因素的介入,而改变了中国文化建设的走向。19541010,本版较早发表了有关《红楼梦》的论争文章,是这场大讨论的主要参与者。六十多年以后,我们重新审视当年的大讨论,深刻认识到坚持学术立场、坚持民族文化立场的重要性。今年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我们邀约了三位女性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红楼梦》进行解读,并为我们梳理《红楼梦》研究的一些路径。吕启祥研究员是一位资深的《红楼梦》研究学者,段江丽教授则正值壮年,颜彦博士富于春秋,老中青三代学者,反映了《红楼梦》研究队伍的持续性和继承性。

 

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

 

   何其芳说《红楼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生活兴味和揭露生活底蕴的诱人魅力”。《红楼梦》写的是日常生活、涓涓细流,很难用一个段落或一个故事来代表它的整体。人们熟悉的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一类当然是小说的精彩篇章。然而高潮之起早已伏脉千里、远铺近垫,无数细浪方形成大潮,流灌其中的是生活的血脉,割断了就难赏整体之美。在人物创造之中,我们很难用一个维度、一种方法去分析概括某个人物。比如最鲜活的凤辣子,“辣”,正是一种总体的审美感受。谁都知道,凤姐这个人物,心机深细,劣迹多端,而又才智出众、谐趣横生。作为艺术形象,她的恶迹和心机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即如晴雯,张扬个性、抗衡主子当然是她的基调,其刻薄恣纵也更令弱者惊心。

   由盛而衰、盛极而衰。《红楼梦》全书以乐写哀、以盛写衰。无论是秦氏大殡、元春省亲这样的盛典,还是诸多节庆生日等喜事,无不透露出哀音紧接着衰变。秦氏临终托梦谓“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不过是瞬息的繁华”,并非一句抽象的语言,正是通过小说饱满的艺术描写呈现给读者的。

   尤其不应忽略的是《红楼梦》的全部叙事置于炼石补天、仙草还泪这样的寓言背景之下,“大荒”的彼岸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时空,使“大观”的此岸获得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补天孑遗的一块顽石下世,成为主人公贾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绛珠仙草为酬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用一生的眼泪还他,以至泪尽而逝。这样看似“荒唐”的故事饱含着作者的辛酸血泪。正因此,《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家族衰亡历程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社会意义而上升到了哲思的高度,给人以一种沧桑感和命运感,启示读者思考人生,反观自我,超越当下。

   《红楼梦》同时又是一部从情节、细节到语言辞采都经得起深度品味、反复咀嚼的文学精品。即便是一饮一馔、一动一静都令人向往。单看五十回那雪天联诗时端出的几样果品:蒸熟的雪白的大芋头、朱红的橘、金黄的橙、翠绿的橄榄,这雪白、朱红、金黄、翠绿,色泽多么鲜明、丰富,是果品的色彩,也是生活的色彩。再看七十六回中秋之夜的品笛赏月,从远处桂花树下,呜咽悠扬传来笛声,“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笛音、月色,加上桂花的幽香,触发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官,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更不必说书中写到的那茄鲞的滋味、莲叶羹的香气了。无论是刘姥姥听见自鸣钟响的反应,还是焦大醉骂的口吻,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于人物心灵震颤的描摹更是洞幽烛隐,林黛玉一旦听得宝玉在背后称扬她,视为知己,其直觉是“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收到手帕则“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继而走笔题诗。

   《红楼梦》深得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其中妙谛。小说中鲜活的经验世界已令人叹为观止,那深隐的超验之美更具魅力。小而言之,如元春回宫离别之时,说了“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的话,就是不再之谶;凤姐生日尤氏笑道“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后“知道还得像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上两盅吧”,此刻已有人在背后诅咒凤姐了,日后之事更不可料。在我们初读时泛泛看过而实则蕴含很深的往往是某些十分生活化的场景,在日常人物之间的言谈笑谑里,不时有超验之意象在闪动。比如贾宝玉动不动就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又如蒋玉菡鬼使神差地在酒令中说出袭人的名字,薛宝钗漫不经心地让莺儿打个络子把玉络上。更令人心头为之一震的是林黛玉冷不丁儿从芙蓉花影里走了出来,连同下文共改诔文之情节,《芙蓉女儿诔》所诔谁人,不必明言,读者自能意会想象,韵味深长。

   《红楼梦》通体都具有言浅意深、词微旨远的蕴藉之美。几十年前,学界就有关于《红楼梦》的主题主线之争,任何一种概括和表述都不尽人意,显得表浅、干巴、顾此失彼、难中肯挈。于是,人们比较认同了其主旨的多义性、再生性,以至某种不确定性。鲁迅曾十分精辟地指出由于人们眼光的不同而从《红楼梦》看出不同的种种,主要是从读者的角度而言,也反映了作品本身的多义多歧、包蕴丰厚、释真不易。

   对于《红楼梦》这部作品,只有自己去读、去体会,才能领略它内在的美质,懂得它何以经久不衰。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修养,经典之作能使人深扎根、有底气,使我们在拥抱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保持民族自尊心和人文原创力。(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

 

附: 本文的原稿为:

红楼之美在哪里?

 

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近日在电影频道重新观赏了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虽则是美国大片,不免受拘于好莱坞模式,但依然感受到了原著的神韻。放映之后专家谈到,可与托翁经典之作比美的中国作品,就数《红楼梦》了。

又是《红楼梦》。《红楼梦》凭什么能够屹立于世、长存不朽?不管当今的时世如何剧变,人们的趣味如何流转,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审美对象,它始终在书架上静静地散发出内在的光芒和魅力。

红楼之美究竟在哪里?

这是个难以穷尽的话题,只能挂一漏万地略说个人的感受。

首先,红楼之美在整体。《红楼梦》不同于托著有战争的宏大场面和煊赫的历史名人; 它写的是日常生活、涓涓细流,很难用一个段落或一个故事来代表它的整体。文学前辈何其芳说得好, 《红楼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这是曹著《红楼梦》的一个总的特色,这决不止是艺术技巧问题,而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生活兴味和揭露生活底蕴的诱人魅力”。人们熟悉的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一类当然是小说的精彩篇章,独立成篇或选入课本并无不可;然而高潮之起早已伏脉千里、远铺近垫,无数细浪方形成大潮。流灌其中的是生活的血脉,割断了就难赏整体之美。同样的优长也体现在人物创造之中,我们很难用一个维度、一种方法去分析概括某个人物。比如最鲜活的凤辣子,“辣”,正是一种总体的审美感受。谁都知道,凤姐这个人物,心机深细,劣迹多端,而又才智出众、谐趣横生。读者恐怕不仅欣赏她的才智和谐趣。作为艺术形象,她的恶迹和心机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何况她的恶迹和才干、心机和谐谑往往连在一起,很难分开的呢。不仅重要人物如此,即便是次要人物亦复如此。即如晴雯,张扬个性、抗衡主子当然是她的基调,其刻薄恣纵也不令更弱者惊心吗。三十多年前,笔者曾有“形象的丰满和批评的贫困”之叹,这是当年一篇关于薛宝钗文章的题目,也是我面对《红楼梦》艺术形象整体发出的叹息。

整体之美还在于作品呈现出一种趋势,由盛而衰、盛极而衰。或曰全书以乐写哀、以盛写衰是人们读《红楼梦》的强烈感受,无论是秦氏大殡、元春省亲这样的盛典,还是诸多节庆生日等喜事,无不透露出哀音紧接着衰变。秦氏临终托梦谓“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不过是瞬息的繁华”,并非一句抽象的语言,正是通过小说饱满的艺术描写呈现给读者的。

尤其不应忽略的是《红楼梦》的全部叙事置于炼石补天、仙草还泪这样神话寓言的背景之下,“大荒”的彼岸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时空,使“大观”的此岸获得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补天孓遗的一块顽石下世,成为主人公贾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绛珠仙草为酬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用一生的眼泪还他,以至泪尽而逝。这样看似“荒唐”的故事饱含着作者的辛酸血泪。正因此,《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家族衰亡历程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社会意义而上升到了哲思的高度,给人以一种沧桑感和命运感,启示读者思考人生、反观自我,超越当下。

 

其次,红楼之美在细部。上文所说《红楼梦》美在整体,并非是说对作品之美只能整体感受,不能近观细玩。恰恰相反,《红楼梦》同时是一部从情节、细节到语言辞采都经得起深度品味、反复咀嚼的文学精品。我们都有这样的阅读经验,任何时候翻开《红楼梦》的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读进去,流连其中,品味再三。即便是一饮一馔、一动一静都令人向往。单看那雪天联诗时端出的几样果品:蒸熟的雪白的大芋头、朱红的橘、金黄的橙、翠绿的橄榄,(见五十回)这雪白、朱红、金黄、翠绿,色泽多么鲜明、丰富,是果品的色彩,也是生活的色彩。再看中秋之夜的品笛赏月,从远处桂花树下,呜咽悠扬传来笛声,“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见七十六回)笛音、月色,加上桂花的幽香,触发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官,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更不必说书中写到的那茄鮝的滋味、莲叶羹的香气了。

《红楼梦》细节的准确、考究,到了不可移易的程度。无论是刘姥姥听见自鸣钟响的反应,还是焦大醉骂的口吻,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于人物心灵震颤的描摹更是洞幽烛隐,林黛玉一旦听得宝玉在背后称扬她,视为知己,其直觉是“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收到手帕则“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继而走笔题诗。真所谓至情难名。这里所说细节的准确、考究都是美学意义上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次,红楼之美在言外。有种见解认为红楼有夺目之红,抢眼醒目;拙见以为红楼之美含蓄蕴藉、深味方得。中国传统美学所谓“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红楼深得其中妙谛。小说中鲜活的经验,世界已令人叹为观止,那深隐的超验之美更具魅力。经验和超验的对应沟通生成一种无尽的意蕴。小而言之,如元春回宫离别之时,说了“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的话,就是不再之谶;凤姐生日尤氏笑道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后“知道还得像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上两钟吧”,此刻已有人在背后诅咒凤姐了,日后之事更不可料。在我们初读时泛泛看过而实则蕴含很深的往往是某些十分生活化的场景,在日常人物之间的言谈笑謔里,不时有超验之意象在闪动。比如贾宝玉动不动就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又如蒋玉菡鬼使神差地在酒令中说出袭人的名字,薛宝钗漫不经心地让莺儿打个络子把玉络上。更令人心头为之一震的是林黛玉冷不丁儿从芙蓉花影里走了出来,连同下文共改诔文之情节,《芙蓉女儿诔》所诔谁人,不必明言,读者自能意会想像,韵味深长。

以上是就小处言,其实《红楼梦》通体都具有言浅意深、词微旨远的蕴藉之美。几十年前,学界就有关于《红楼梦》的主题主线之争,任何一种概括和表述都不尽人意,显得表浅、干巴、顾此失彼、难中肯挈。于是,人们比较认同了其主旨的多义性、再生性,以至某种不确定性。其实,任何杰出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之作都具备这样的美学素质,可以越过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鲁迅先生曾十分精辟地指出由于人们眼光的不同而从《红楼梦》看出不同的种种,主要是从读者的角度而言,也反映了作品本身的多义多歧、包蕴丰厚、释真不易。

 

简言之,对于《红楼梦》这部作品,只有自己去读、去体会,才能领略它内在的美质,懂得它何以经久不衰。时下,人们尤其是青年朋友往往“读不下去”,这同外部环境的浮躁功利、重物质轻精神有关,他们习惯于网络消费和快餐文化。网络固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存在着低门槛、浅阅读、粗制作、泛娱乐的倾向,思想苍白、内容碎片化。要想在剧烈变动的世道中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培育民族文化传统的“根”,《红楼梦》这样的文学经典正大有益于培根固本。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修养,经典之作能使人深扎根、有底气,使我们在拥抱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保持民族自尊心和人文原创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19511.html

上一篇:美国一位初一历史教师要求初一学生提供50张照片显示个人生平
下一篇:【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发表三位女性学者谈红楼梦
收藏 IP: 47.16.2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