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在《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15·中国矿业

已有 2277 次阅读 2015-4-26 08:18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5·中国矿业大学)

 

受权发布高淮生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4月26日发布

 

(按:现在受权发布高淮生《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15·中国矿业大学)。他是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矿业大学)会议发起人和主持人之一,为2015年3月28日上午9时35分即兴发言2015年4月25日晚整理。感谢高淮生教授惠寄。)

 

 

各位朋友们:

现在会议即将进入分组讨论阶段,在分组讨论之前,我简要地介绍这次会议筹备的基本情况。这次会议筹备的时间历经一年多,从倡议到今天这次会议顺利开幕,期间,得到了各位师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我们筹办这个会议,大家从参会代表可以看出来,是以中青年为主,准确的说是以中年为主,目的是通过这次会议回顾一下红学这三十年,乃至红学一百年的研究历程,从中发现一些可取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教训,所以,我们会议的议题是“红学的历史反思与未来展望”。在这个反思与展望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学科的危机与解决途径”,另一个话题是“学术史的建构”。从第一个话题可以看出,我们打出了一个学术危机的说法,恐怕有些人是不同意的、有想法的,但是,事实来看,经过与师友们的交往、经过我们的研讨、经过我们所写作的学术史著作来看,以及根据我写学案几年来的体会,红学确实存在着危机,而且,这个危机正在处于一个沉迷不能自拔的境地。我们通过这次会,虽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企图通过这个会,希望大家来畅所欲言,能不能对这个困境提出一些有启示性的意见,来供大家将来继续研讨。我们为什么关心红学学科危机呢?其实,说简单了就是因为大家敬仰曹雪芹,因为大家喜爱《红楼梦》。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曹雪芹的旗帜下,团结在一起的。就像张会长说的“谁喜欢《红楼梦》,我就喜欢谁”,在这次会议上,我隆重的愿意推出这句话。我们的红学研究者们为什么对红学如此着迷,原因也就在这里,我们喜爱《红楼梦》这部书,我们敬仰曹雪芹。

红学一度是显学,甚至是其他学科所楷模的一个学科。红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度成为中国学术的“风向标”,到今天为止,大家从网络、从各种文章中可以看到,红学成了一个“烂泥潭”,很多人以做红学家为耻。有人曾经这样介绍我:他是研究“红楼蒙”的,什么“蒙”呢?就是蒙蔽、蒙骗,我为此感到耻辱,我的耻辱不是因为我自己做不好,而是这个学科由一个“风向标”,变成这样一种被别人讽刺的对象。所以,从学者的学术责任心出发,我们有必要在乙未的春天,大家坐在一起来共同做研讨这个问题。

第二个话题是学术史的建构,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出了十几部红学史,但是,从今天来看,我们不满意。这些已出版的学术史,有些是政治话语太浓厚,有些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贯穿其间,有些甚至还有一些道德褒贬在里面。当然,同时还由于我们写作者都是红学中人,那么,我们对好多问题,从学术上讲,它的是非对错,还有待于理性的判断,同时,还有时间的原因,历史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们来看红学走了一百年,最起码我们可以说,三十年之前的红学史,我们应该可以写得更客观一点。近三十年的红学史,即便由于时间短,我们还不能给出更客观的评价。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座的大家,各自本着学术的责任心、学术的良心,本着一种同情的理解,本着一种学术求真的原则来去研讨,来去撰写红学史,应该可以相对的客观求真。所以,我们把这两个话题作为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研讨议题。我们欢迎各种理路的研讨同时呈现,我们欢迎大题目,我们也欢迎小题目,但是,我们更期待小题目中间能够见大立意。所以,这次会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我们也期待大家在这次会上,能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说出一些对红学将来的发展有启示性的意见。

这次研讨会在筹办过程中得到了两所学校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河南教育学院的支持。尤其是两个学院的主编,包括前主编,可以说是鼎力相助,让我无后顾之忧。我不过是红学的“农民工”,我在这方土地上辛勤的劳作,是为了能够为这方土地种下一些能收获的粮食,所以,作为会议的联系人,我再辛苦,我都高兴,尤其是看到今天的开幕式非常圆满。我也诚恳的希望大家在会议中间每个人都可以是会议的主角,包括我。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把这次会开得成功。

我就说到这里。我把说话的权利交给第一组的主持评议人关四平教授。

谢谢!

 

2015年3月28日上午9时35分即兴发言

2015年4月25日晚整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885227.html

上一篇:北京植物园郁金香多彩多姿(系列之四C)
下一篇:李炬(Torch)的博客关于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寻觅博文目录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