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科书:30年代的即时反映和90年前严重滞后说明了什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22日发布
看到中华读书报2013年9月18日第14版(文化周刊)上的一篇文章《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9/18/nw.D110000zhdsb_20130918_1-14.htm
对文中谈及3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材颇感兴趣。文章是这么写的:
1933年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教科书认为,新政“能否收效,还是问题”,对新政的实施并无信心。1934年的《初中外国史》教科书写道:“新总统罗斯福准备就任的期间,美国境内忽然发生空前的银行风潮……。罗斯福于三月四日就任总统后,对于国内先则颁布紧急银行法,以统制国内一般银行,平息金融风潮;七月间,更设立经济复兴委员会,厉行蓝鹰运动以复兴全国经济”。如果说这套教科书以较为客观的文字,描述了罗斯福施行的种种措施而未予评价的话,1935年的《初中复习丛书外国史》则毫不掩饰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悲观情绪。书中写道:“自罗斯福总统登台,虽极力提倡蓝鹰运动,劝人民及时购买,并实行通货膨胀,解除酒禁等,其于恢复经济繁荣,仍无甚大效果。”即使是1946年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下册)》仍直言:“新总统罗斯福当选后……得国会之同意,设置经济复兴委员会,以实行其复兴政策。……不过两年来美国各地工潮之汹涌,足为罗氏复兴政策失败之显明表现。1935年秋季复兴局改组,复兴政策稍有变更。将来能否收得成效,仍难逆料。”
我首先想到的是,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3月才开始推行的,直到1939年“新政大夫”让位于“战争大夫”。中学历史教材内容能够如此紧跟时代脉搏,令人敬佩!
相比之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在50-80年代期间,我们的教材以稳定性为由,和时代性的距离拉大了。对此,我在1994年的《历史教学》上撰文20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
其中有下列内容:
***************************************
20世纪的现实与高中《世界历史》课本
黄安年文 发表:《历史教学》1994年第11、21期;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0年4月22日发布;2002年8月16日重发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世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其范围之广, 影响之深, 发展之快, 竞争之烈, 规模之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在行将跨入新世纪, 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需要懂得“国情”、了解“球情”, 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渴望看到一部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 高水平的高中世界现代历史课本面世。
但是, 现行的高中《世界历史》课本的现代部分与20世纪的现实及人们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有些问题还较为突出。本文以一管之见, 求教于学术界和教育界同仁。期望高中世界历史课本现代部分的编写[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来一个大的改革, 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服务。
(一)改革时代要求充分反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
我们的时代处在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潮流。五年前笔者在《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短文中, 提到多年来存在于世界现代史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并呼吁“建设一部崭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世界史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1]
迄今通行的高中世界现代历史课本虽依据1990年《全日制教学大纲(修订本)》稍为作了一些改动, 但在体系和内容上和1982年第一版相比, 并无实质性的重大突破。[现代世界史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编写严重滞后, 已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 并引起社会上的关注]。
我们不妨看一下现行《世界历史》现代部分高中课本内容的基本统计数字。到本世纪末还剩不到六个年头, 教材以1917年为现代世界的开端, 写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书中列出的最近年代, 大事年表则列到1979年), 共142页(自162-304页, 以下不注明出处均引自1990年课本), 其中1917-1945年的现代部分共114页,1945年以来的当代部分只占28页。二战结束前总共有28年, 1945年以来到1990年已经45年, 而且还在不断下延。而前者的教材内容的比例竟占4/5, 后者教材内容只占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130.html
我想要着重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30年代的教材如此紧跟时代,及时反映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在50-80年代却没有做到,这是为什么?不知道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单位是否给以了准确而肯定的回答。
文章谈到“考察三十年代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仅热烈,而且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便是对罗斯福新政给以否定性判断。”“1947年出版的《初级中学适用外国史》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趋于正面:“罗斯福执政之后,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担任适于一个大强国的国际责任。当政数年,成效大著;第一届任期未终,国内经济状况几已恢复原状了。……”虽然这一评价在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未居主流,但可算得适时反映学术动态”。
其实,我们从90年代以来中学历史教材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可以看到,它不仅受到学术界、政治界的影响,更制约于编者的学术水准和价值判断。如果我们的编辑仅仅充当YES MAN ,没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对于历史真实的使命感,恐怕是难以编好教材的。
****************************************
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杨梅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8日 14 版)
《初中外国史》内文,中华书局1935年版 |
提要: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提起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你脑海中是否会浮现罗斯福总统的形象?是否又会想起中学时代曾学习过的新政措施和那张沿用多年的田纳西河流域的一座水坝图片?的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正是通过历史教科书中上述几个元素的组织,了解到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从今天人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看,诞生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座上宾”。许多研究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当时所起的作用,而且还在于它的历史影响,并因此对新政推崇有加:“‘新政大夫’救了如履薄冰的美利坚合众国,使其社会经济体制愈趋稳健、日渐成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罗斯福新政标志着‘新’‘旧’两个美国的重大分野。美国之为今日之美国,无论如何是绕不过罗斯福新政的。”
这一评价,反映在历史教科书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人们对新政的推崇。然而,当我们细致梳理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时,却看到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描述与评价经历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国期间对新政的质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进行得如火如荼。对大洋彼岸这一改革,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将会如何呈现?
1933年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教科书认为,新政“能否收效,还是问题”,对新政的实施并无信心。1934年的《初中外国史》教科书写道:“新总统罗斯福准备就任的期间,美国境内忽然发生空前的银行风潮……。罗斯福于三月四日就任总统后,对于国内先则颁布紧急银行法,以统制国内一般银行,平息金融风潮;七月间,更设立经济复兴委员会,厉行蓝鹰运动以复兴全国经济”。如果说这套教科书以较为客观的文字,描述了罗斯福施行的种种措施而未予评价的话,1935年的《初中复习丛书外国史》则毫不掩饰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悲观情绪。书中写道:“自罗斯福总统登台,虽极力提倡蓝鹰运动,劝人民及时购买,并实行通货膨胀,解除酒禁等,其于恢复经济繁荣,仍无甚大效果。”即使是1946年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下册)》仍直言:“新总统罗斯福当选后……得国会之同意,设置经济复兴委员会,以实行其复兴政策。……不过两年来美国各地工潮之汹涌,足为罗氏复兴政策失败之显明表现。1935年秋季复兴局改组,复兴政策稍有变更。将来能否收得成效,仍难逆料。”
教科书的评价与当时中国政论界的讨论不无关系。考察三十年代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仅热烈,而且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中一种便是对罗斯福新政给以否定性判断。例如,从1934年起,民国时期著名新闻家、教育家马星野陆续撰写十多篇文章,对新政予以批评。他把新政看作是区别于社会主义苏联和希特勒德国而走的使资本主义得以苟延残喘的一条“最滑稽,似乎最愚蠢的”路子。“经过两年没有成绩的统制,无结果的试验,无办法的管理以后,现在又重走死路,替资本主义掘坟墓了”。事实上,这种“半死不活的资本制度”“正在急速的崩溃着”。
事实上,随着新政的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以及罗斯福连续第四次就任美国总统,人们对新政的认识也有乐观的一面。费孝通1945年曾说:“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当然每个国家有他(它)特殊的传统、特殊的问题,在答复共同的时代课题时,也必然有他(它)特殊的方式……我们不能不承认,不论各国解决这共同的课题的方式怎样不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也许受此影响,1947年出版的《初级中学适用外国史》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趋于正面:“罗斯福执政之后,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担任适于一个大强国的国际责任。当政数年,成效大著;第一届任期未终,国内经济状况几已恢复原状了。……”虽然这一评价在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未居主流,但可算得适时反映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对大洋彼岸的罗斯福新政形成客观的认识。
一度消失的新政
考察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史教科书,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突出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的沉重打击,直接恶果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至于美国的经济危机状况如何,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仅从教学大纲看,1956年版的《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未提及这一概念。但从这一年的《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或许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部草案的简要说明里,要求讲述“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在尖锐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里。讲授这段历史,必须明确地指出法西斯国家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放纵之下,扩大了侵略;当时,只有苏联采取了积极的和平政策,来维护国际集体安全。”同时,又不忘强调,“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的和侵略的中心”。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苏冷战的格局下,中国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纲以阶级斗争、“国际主义”和意识形态为导向,把美国看作是我国的头号敌人。自然,一切能够反映超级大国美国历史发展的内容不会出现在教科书中。
绕不开的重要主题
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解冻,历史教学大纲对美国的描述开始发生变化。根据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世界历史在高中一年级教学。在谈到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时,大纲认为“苏美两霸是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和压迫者,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苏美两霸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特别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我们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细微改变削弱了对美国的敌意,苏联超越美国成为头号敌人。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史学界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研究再次进入兴盛时期,各种研究论著数不胜数。在此背景下,罗斯福新政得以重新进入教科书编写者的视野。与1978年版大纲试行草案相比,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行文方式和叙述语言有了明显改变。例如,在1978年版“教材的安排”中,还要求举例说明美帝国主义日益衰落;在1980年版中,这些文字均被删除,有关美国的语言文字叙述更显客观。大纲中虽未指明讲述罗斯福新政,但作为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的积极应对措施,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首次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下册)》中。这套教科书对新政如是说: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是,它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开始回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社会趋向安定。
此后,无论初中历史教科书还是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把罗斯福新政作为重要的学习主题写入教科书。但凡学习经济危机和美国历史,都绕不开罗斯福新政。而且,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教科书相比,当代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下册)》教科书(2012年版)中,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对新政作出显性评价:“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无疑,这一评价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教科书,甚至八十年代初教科书的评价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罗斯福新政历经八十年的波折后,在教科书中的地位和评价几近逆转。它再也不是时人眼中“这个计划虽然认真施行,然亦未发生显著的效果。从今以后,所谓金元王国在全世界经济恐慌的雾围中,恐亦难于恢复过去的繁荣了”,而是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溯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可谓悲喜交加。它在历史教科书不同发展阶段所遭遇的不同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近百年来国人是如何更加理性地审视其他国家历史的曲折历程。这不仅是历史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历史学科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重构……以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加准确地反映历史发展规律”。当然,从罗斯福新政在历史教科书中的起起落落,我们也能看到诸多的主观因素,如国家关系、意识形态等对教科书编写的巨大影响。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家是主观的。教科书是学生认识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何能够在教科书中客观、全面地呈现史实,有待我们不懈努力。(本文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编辑室)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9/18/nw.D110000zhdsb_20130918_1-14.ht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安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72680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