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在北美铁路华工圆桌论坛(台北)会议上的补充发言(9月3日)

已有 3893 次阅读 2013-9-4 21:37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北美铁路华工, 圆桌论坛(台北), 补充发言(9月3日)

在北美铁路华工圆桌论坛(台北)会议上的补充发言(9月3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94发布

 

(按:9月3日上午在最后一个阶段的讨论中,我作了补充发言,内容如下,感谢复旦大学金雯副教授担任英文翻译)

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北美华工铁路工程(Stanford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圆桌论坛会议,近20位学者报告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使我受益匪浅,受到鼓舞,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任重而道远。请允许我结合参加会议的感受作三点补充说明。

 

,关于两本书《沉默的道钉》和《道钉不再沉默》的书名

很感谢许多朋友在发言中对于《沉默的道钉》一书的重视和肯定。我2006年出版的《沉默的道钉》和2010年出版的《道钉不再沉默》是姐妹篇。前者用中英本版同时出版,主要是以图配文,在一千多张珍贵图片中选了150幅左右,限于篇幅文字说明只用了五万字。后者重在文字研究说明,并且增加了截止2010年的研究心得和学界的评论,也将前者书中的图片压缩尺寸发表在书中。这本书出版的数量有些朋友告诉我很难看到,在台湾则买不到这本书。北美华工铁路工程发起人之一邵东方先生告诉我,他愿帮助我联系争取在台湾出版繁体版。

 

这两本书的书名上都有道钉和沉默两字,沉默的道钉的书名,琢磨了好久,我的夫人吕启祥研究员对于确定书名作出了很大贡献,她今天也参加了会议,正好今天是我们两人的金婚年。她是从事红楼梦研究的,有专著在台湾出版,她参加校注的《红楼梦》人民文学版已经先后印行了四、五百万部。

之所以用《沉默的道钉》书名,是因为北美铁路华工是道钉、铺路工,是为美国近代化铺路、打基础的。同时这些铁路华工又是沉默的弱势群体,是没有怎么引起重视的中国第一代大规模远洋北美的农民工,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说金色道钉,其实是摆样子,绝大多数道钉是沉默的、默默无闻的。我们今天要让这些道钉不再沉默。

记得三年前的九月下旬,时任中国政府总理飞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当天在接见华人华侨代表是就采用了沉默的道钉的说法,今天我们需要纪念的正是这些处于下层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沉默的道钉们。

 

, 关于媒体关注北美铁路华工

昨天的会上有朋友提出为何CCTV等媒体如此关注北美铁路华工问题。我以为这很正常。谭金花女士和金雯女士在昨天的发言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以为广大媒体的受众很关注中国普通农民工当年是怎样走向美国和世界的, 美国不同群体的人们最初又怎样看待当年来到美国的中国农民工;这些中国农民工是怎样逐步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工作,为美国默默无闻地做奉献的,又是怎样逐步融入美国社会并保持华裔民族特色的,这对于美国和中国两国关系人民的交往即使在今天也有着借鉴和启迪意义。北美铁路华工研究为找到了一个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交汇点,所以无论学者和民众都感到兴趣,媒体人以他们特有的敏感力捕捉到了这个关注点。

 

不过话说回来,学术关注和媒体关注的角度不会也不可能是相同的,所以说媒体是既关注又不很关注,某些学术上需要深入的问题并非是媒体尤其是影视媒体所关注的。就我个人来说,近年来就有四次接受媒体有关铁路华工问题的采访,每次采访的重点并不同,四次中有三次是中央电视台,一次是齐鲁电视台,全部是来我家中采访的。他们既希望我们提供确切历史史实的背景材料,更希望获得许多有说服力的文献的、生动而具体的资料,如果有口碑史料则更受欢迎。当然,他们还要去美国进行实地拍摄,所以也很希望和从事北美铁路华工的美国学术机构和学者取得联系。

 

,关于北美铁路华工研究项目的推进

中国大陆目前的专项研究进展严重滞后于美国。这不仅反映在我在昨天发言中提到几个方面,而且表现在和美国方面积极多方面推进相比,中国国内在一些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难点上,推进很慢。恕我直言,我很担心在2015年华工来北美参加太平洋铁路建设150周年之机,能否获得重大的突破,尤其在中国国内方面。因此,我个人建议不妨考虑将这一工程规划为2015-2019年进程,即在2015年华工来北美参加太平洋铁路建设150周年之机,举行检验初步研究成果的学术活动,而到2019年中央太平铁路建成150周年之机,举行检验在一些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学术活动,就是说,这是一个系列活动的过程,2015年是次重要的检验,2019年又是一次重要的检验,在这个开放性的研究过程中,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其中。

 

为推进在2015年取得研究成果,我以为有三个重点是需要特别重视的。

 

1,协作研究

这里说的不是个人和个别单位和地区学人的研究,而是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作研究,即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协作研究,就中国大陆地区,各个研究单位和地区需要协作,专家和业余志愿者需要协作,学术团队与媒体团队需要协作,形成一种合力。没有这种合力是难以在短期内取得重要成果的。

 

2,在广泛自愿研究的基础上,突破重点的难题。

协作的意图并不是制约个人和各个研究团队自主的富有独创性的研究活动,也没有硬性规定的量化指标,而是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决定的方式,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推进工程的研究。但是就整个美国铁路华工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已有研究课题的扩大、丰富和深入,更要关注的那些需要突破的一些研究难点,如昨天我举例了五个方面(发言提到:深度研究的难点主要不仅在于需要继续发掘现有图书馆或民间收藏的文献资料及遗物,这些难点还包括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中国劳工陆续来到美国加州的完整资料;中国华工参加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和艰苦生活的系统资料;中国华工在建成太平洋铁路后的去向如何,有多少人继续留在美国和美国人民相融合,又有多少人回到国内和家人团聚的综合资料,包括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名录;中国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中死亡人数的确认,他们的遗骨都在何处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遗物资料的系统收集等等。其中,那些内容是可以先期努力,协调学术力量,分期分批来做的,都是需要协调规划来共同为之实现的。),相信还有其他一些难点需要突破。

 

3,解决资金来源

持续进行这项工程,没有足够的经费是万万不行的,有了经费还需要集中力量加强对难点的突破上,尤其是在对基础资料的研究上为下死工夫,提供必须的财力支持。资金来源需要多渠道。

 

 

此外,我们的工程需要愈来愈多的自愿奉献者,既然是志愿者就不能强调有偿,更不能借机谋取私利。

有朋友提到即使在美籍华人中对于当年华工建设北美铁路的看法不同,这很正常,我们的工程重在重视历史真实,历史只有一个,看法则可不同和多元,对于尽可能接近并还原的历史真实,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各抒己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722378.html

上一篇:北美铁路华工圆桌论坛(台北)顺利结束
下一篇:怀沉默道钉 探索华工遗迹(英文PPT稿)
收藏 IP: 202.169.163.*| 热度|

3 曹聪 张晓良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