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小议文化沙龙

已有 2988 次阅读 2013-1-26 09:26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议, 文化沙龙

小议文化沙龙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文/2013126发布

 

文化沙龙是一种学术文化界志同道合、兴趣同好、体制外内、不拘一格、自由宽松的交谈,沟通和倾听的好形式。沙龙话题多元,各种见解畅所欲言,不排座次,一视同仁,对于退休的学者老人、体制外学人较为适合,对于活动组织者也是一种费力、费财较少,事半功倍的方法。

 

去年1211,在由无锡参加完冯其庸学术馆开馆仪式活动后,吕启祥、张书才和我同车返回北京,车上,书才和我闲聊起北京曹学会的活动。我这个非红专业的门外汉感到搞点学术文化沙龙可能是个可供考虑的选项,例如最初几次可以选择高龄学术老人谈谈个人学术轨迹和体悟及大家关注的话题,围绕主题开展互动交流,这类活动带有积累口述史料的意图,对于红学和曹学芹研究也有某种学术过程研究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参加者是老朋友的难得聚会,又是结识新朋友的场所。

 

除夕那天曹学会秘书长李明新女史在回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谈到:“明年,我们西山红学家沙龙就要开办了,诚邀两位老师参加!我们想把这个沙龙办成红学家欢乐聚会、追溯往事、激励后学,既有主题,又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会通过这样的活动,为红学家提供了老友相聚的机会,又能通过活动收集整理一些红学发展的口述史。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让这些历史通过我们的工作,留给后人。渴望您二位对我们的支持哦!明新2012-12-31

 

令人高兴的是,昨天西山文化沙龙第一场拉开了这一活动的序幕。记在北京玺园文化园会心阁举行的一次西山文化沙龙黄安年的博客/2013125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656581像这样的沙龙在红学界其实二十多年前就有,即使现在杜春耕先生家(冯其庸题匾聚红轩),还经常不定期的举行类似的沙龙活动,我们习称他那里是民间红学研究所,而北京红学界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沙龙活动组织者(沙头)正是杜春耕先生,人称“当代小孟尝”。那时,他自掏腰包组织在京红学界精英多次就红楼梦版本等专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今天的一些红学研究成书还多少感受到当年沙龙活动的学术影响。春耕先生、张俊先生等学者在昨天的沙龙活动中谈起这段往事还津津有味。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期望第二、第三次曹学会的沙龙越办越好,也希望聚红轩的沙龙更加兴旺,愿涌现更多的民间沙龙活动,推动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656668.html

上一篇:1945~1969年美国的社会经济PDF版,附中文书目
下一篇:会心阁藏海南沉香精品一瞥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2 周华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