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野鸡”窝里有“凤凰”, “凤凰”窝有“野鸡”

已有 3786 次阅读 2012-2-18 07:02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凤凰, 野鸡

“野鸡”窝里有“凤凰”, “凤凰”窝有“野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218(北京时间)发布

 

昨天笔者说到开学店,中国有,美国也有。中国留美学生中有刻苦学习的,也有主要为贴金的。”(值得关注: 美国也有学店高校》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2月17(北京时间)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quickforward=1&id=538247

现在我想补充说的是, 以为“野鸡”窝里都是“野鸡”没有真“凤凰”的看法并不符合实际,以为 “凤凰”窝里都是“凤凰”,没有“野鸡”的看法也不符合实际。那种过分强调学校“出身”决定论的看法,无视因人而异和真才实学,把学校当招牌或包装,往往错判。当然学习课程和考试造假,是另外一回事。

 

附一篇网上博文:

*********************

有多少美国“野鸡”变成中国“凤凰”?

20120217 10:20:22
来源: 四川在线

新华微博

美国高等教育界再曝丑闻。上周五,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被曝滥发毕业证,成为“文凭工厂”。狄克森州立大学发布的一份内部审计报告指出, 数百名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外国学生被这所大学录取,并且在没有完成课程的情况下被授予学位。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学生。问题曝光后,副校长辞职,一名院长自杀身亡。 (据215日三湘都市报)

美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少,而野鸡大学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不足为怪。而大学里出现丑闻,校长辞职,院长自杀,甚至最后大学关门大吉也不算稀奇。而让笔者震惊的是这其中的一组数据, 据查,从2003年开始起,共有816名学生参与了该校的国际课程,但局调查发现其中743名学生的档案文件存在问题,占到了总数的91%。而在被授予联合学位的410名学生中,只有10名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课程。据统计,不合格学生中约95%来自中国,其余的来自俄罗斯。

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在743名有问题的学生中,至少有700名学生来自我们的当中。而这700名学生有付出了多少学费?这些学费里公款又占了多大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这些“野鸡大学”的文凭又让多少国内的“野鸡”变成了人人崇敬的“凤凰”?这笔账没有人算,更算不清。就平常来说,能够被录取到美国的一所大学就读并能够缴纳起昂贵学费的绝不是一般人。而能够获取一张美国文凭在事业和前途上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更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官员从没见过到哪上学,更天天灯红酒绿应酬不断,但一公示简历就能把人“雷晕”,不仅年龄是去年20今年18,其学历更是“与日俱进”,先前是中专大专,接着就变成了本科或研究生了。而在接着学历不仅还在升高,身份甚至还变成了“海归”了。而证据就是一本制作考究很少有人看明白的国外大学毕业文凭了。

到底这些文凭是“行货”是“水货”,“正宗”还是“山寨”没有说得清楚更没有人较真。众所周知,就在日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指证“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称唐骏的所谓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实为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文凭。但是事件曝出来之后,不仅没有对唐骏的事业和前途产生丝毫的影响,更受到唐骏的无情嘲讽。其还大言不惭的说,能骗到一人叫骗,而能骗倒整个社会就不是骗,而是成功。对于企业界、学术界的假学历问题好歹还有质疑还有回应。而在官场中的假学历问题似乎已经让人“审丑疲劳”了。从2002年起,中央四部委曾经组织一次整治官员假学历的严打风暴。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中管企业领导人员共67万多人的学历、学位中发现了15000多例误填、错填或虚填、假填。而近几年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无减。

我们的某些成功人士,特别是大量的官员和公务员,为什么会对“野鸡文凭”趋之若鹜?甚至不计价格漂洋过海的去“购买”?就是因为在我们现有制度条件下,有了高文凭就能马上得到提拔重用,就能获得金钱和地位上大量好处。更况且利用假文凭谋取利益的风险在我们这里几乎为零。从这所学校95%的学生来自中国就能看出,“野鸡大学”不仅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社会资源,把“野鸡”变成了“凤凰”,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伤害,更已在海外孕育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形成后必将把我们这里更多的“野鸡”打扮成“凤凰”,更会变本加厉的伤害我们的国家和社会。

因此,现在美国的这所“野鸡大学”官员虽然臭名昭著了,但还有另外的几百所,更还有即将孵化成功的更多的大小“野鸡”。况且学校虽倒,它经手培养出来的大量“野鸡牌凤凰”不仅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很多可能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中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高官和精英了。因此我没有必要在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哀乐中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在我们社会中到底有多少“凤凰”来自美国的野鸡?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防止这些“野鸡”演变成“凤凰”?毕竟“凤凰”和“野鸡”有着天壤之别,出身再名门的“野鸡”也成不了“凤凰”。(朱少华)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2/17/c_111536197.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538642.html

上一篇:看望89岁高龄的邓蜀生先生
下一篇:小议美籍华人华侨
收藏 IP: 220.155.36.*| 热度|

5 吕洪波 刘庆丰 罗渝然 刘全慧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