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人均所得并非人人所得 精选

已有 7449 次阅读 2007-7-3 10:52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7-08)|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均所得并非人人所得

——读《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究竟掩盖了什么》一文有感

 

黄安年文  发表;200773

 

人均工资所得并非人人所得,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有关部门公布近四年来职工工资人均两位数增长的本意,估计是要说明党和政府这几年更加关注以民为本,也为明年的大事做个铺垫。可是这个数字一公布却招来了大多数人的不满,看来是马屁拍的不是地方。

 

统计部门应当清楚人以群分的道理,那种一味突出总量增长和人均增长的数字已经难以令人信服自己是否得到实惠。如果我们的工资统计不同时公布不同人群的数据,以及说明以往欠账太多的实际情况(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那么不同人群中的大多数能够满意吗?因为这人均中掩盖了太多的不和谐因素。

 

应当承认最近几年在高校教师这个人群中工资增长幅度是快的,但即使这样不同的教师群体情况也很不同,所以用平均数来说是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化有人以为教师的待遇都不错,其实情况也很不一样。我在《高校教师工资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也谈20年来高校教师工资的增长》(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2004年9月14首发)中说了自己的个案,文章说:“我1954年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在师大已经度过了整整50年,1998年退休。我的夫人1954年参加工作,1985年即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为研究员(正教授),并享有政府每月100元特殊津贴,1996年退休.根据我们两人1972年以来的工资单收入计算(含各种发放的补贴、津贴款等)”详细列出清单。并分析说:“1972-1992两人工资共53770, 两人平均每年2560, 两人平均每月213.37,每人平均每月106.69

1996-1998年两人先后退休期间工资收入在27215.70-28803.00元间,即平均每人月工资在1134-1200元间

2000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1434.5元左右

2001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1736.7元左右

2002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2196.6元左右

2003年工资调整为 平均每人每月2319.5元左右

可见工资的大幅度调整是在我们退休以后,而退休教师的工资调整幅度比起在职教师来说要小得多。”以上的统计是根据自己的每年收支明细表统计出来的。

 

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写道;

“对于绝大多数为新中国效力了近半个世纪的文革前毕业而现在已经退休的教师来说,基本上属于‘未富早退’型,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却是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很贫,和在教育岗位上服务20年左右赶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在职教学骨干不能等量齐观。和那些还没有退休并主掌学科带头人的老专家自然也无法比拟。

我们在看到高教领域‘高收入者’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那些低收入者,并研究这些教育战线宝贵财富的拥有者怎么成了低收入者的。”

 

如果说,上世纪末刚刚退休时,我们还不是教师中的弱势群体的话,那么现在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了,这从工资的差距就可以看到出来,虽然2006年我们每人分别每月增加了700元(正教授、正研究员),而我自20065月起因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又增加150津贴,(这实在是个意外,因为这是获劳动模范后46年的事了)。尽管退休工资比过去有了增加,但是和北京市职工的平均工资相比要底,比在职教授的工资更差距更大了。

 

但话说回来,我们的心情一直相当的平静,因为已经退休,而在职教师是十分的辛苦,需要较快地为他们增加工资收入。同时我们比起那些更加弱势的群体来说,我们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还不属于贫困化行列。

 

 

统计数字最重要的是准确无误。笔者不清楚的是有关部门公布的这个数字究竟说的是2002-2006年间的中国职工还是中国在岗职工?这四年新增职工是多少?退休职工又是多少,都计算进去了吗?因为退休职工和在岗职工的工资是不很一样的。

 

*******************************************

附文

 

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究竟掩盖了什么

 

徐经胜文  新华网20070703

 

实际上,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掩盖了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掩盖了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或过慢的真相。

               

记者从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获悉,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长,并分别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72日中新网报道)

               

据报道,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2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从这可以看出,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确都以两位数增长。但是,和笔者一样,很多职工对这样的工资涨幅还是有点看不懂。

               

最简单的办法,用两位数增长的工资涨幅比照自己的收入,就会发现,很多职工实在是难以达到这样的目标。笔者所处的位置是中部地区的一个省辖市,这里的企业员工目前的工资水平一般都在千元左右,只维持在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上,四年来连续两位数的工资涨幅实在难以体现。难以体现这样涨幅的,恐怕决不止笔者所在的中部地区。

               

笔者设想,如果把中国职工的工资涨幅进行细分,是不是能让老百姓能够看懂,才能更符合实际呢?因为就目前来看,中国职工的收入分化比较明显,收入高的高得惊人,收入低的低得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近年来,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畸形高工资现象媒体非常关注,社会反应强烈。2006711,由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一份统计年报显示,石油石化、通信、煤炭、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电力、电信、金融、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而一般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又是怎样呢?上海一项调查表明,50.6%的国企职工在近3年内没有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来分文未涨。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统计信息也很能说明问题:“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60.7%”。而对民工们来说,工资涨幅恐怕就更为可怜。有学者指出,在过去的10多年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价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是负增长。

               

按理说,工资涨幅每年以两位数递增,公众应该高兴才是,但是公众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实际上,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掩盖了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掩盖了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或过慢的真相。

               

有关部门还是不要津津乐道于目前的工资涨幅吧,这样的涨幅民众既难以看懂,也高兴不起来。如果对工资涨幅进行细分,是不是更好呢?因为进行细分之后,民众既能一眼就能看明哪些行业工资涨幅高,哪些行业工资涨幅小,哪些行业甚至是工资负增长。这样,不仅民众能够看懂,政府也能对症下药,对涨幅过高的要想方设法去降,对涨幅过低或者负增长的要想方设法去涨。

            

为何对当前工资不满意的比例如此高

               

人民日报所属的《人民论坛》杂志就民众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及工资差距等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达96.5%;认为国有垄断行业工资差距最大的占73.5%。工资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物价在涨,垄断行业和管理者薪酬越来越高,而一般职工工资却“原地不动”甚至下降,百姓对此怎能满意?高达96.5%的不满意比例,折射出在经历市场化改革近30年后,民众对社会公平、缩小分配差距等诉求更加强烈,这应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对策。进入全文

 

我为何对“平均工资涨幅”心存犹疑

               

按理说,工资涨幅每年以两位数递增,公众应该高兴才是,但是公众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实际上,笼统的职工工资涨幅,掩盖了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掩盖了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或过慢的真相。

               

有关部门还是不要津津乐道于目前的工资涨幅吧,这样的涨幅民众既难以看懂,也高兴不起来。如果对工资涨幅进行细分,是不是更好呢?因为进行细分之后,民众既能一眼就能看明哪些行业工资涨幅高,哪些行业工资涨幅小,哪些行业甚至是工资负增长。这样,不仅民众能够看懂,政府也能对症下药,对涨幅过高的要想方设法去降,对涨幅过低或者负增长的要想方设法去涨。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7/03/content_6317855.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4126.html

上一篇:莫把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当作美国国庆日----从《参考消息》和新华网的报道谈起
下一篇:德国和日本政府对二战中罪责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