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二十世纪西方经济专题 教学大纲 (1993-08—1994-01)

已有 3840 次阅读 2010-9-15 10:14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大纲, 二十世纪, 西方经济专题

二十世纪西方经济专题  教学大纲 (1993-08—1994-0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915日发布

 

教学大纲是教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档案,我很担心目前这些几十年前的教学档案是否完好保存。几次系里搬家越搬越阔气,可我们的教学和研究资料却不知去向。令人头痛不已。笔者对自己的教学资料是留有备份的,一来是自己教学的心血,二来若干年后回头看可以有新的思考,希望我们的教学越来越有所改进和提高。

现在发布的这份17年前拟定的教学大纲是按照计划来进行教授的,当年的学生可还记得每人手里都有一份打印的大纲(我自费打印)。依据账本的记载1994128日系里发给上学期的讲课报酬117.5元。其中还包括我为研究生开设的门专题课程共51学时的课时费,合计下来讲授每一课时仅仅一元多而已。实际上当时的讲授是不计报酬的,我的态度和多数教师一样,有报酬和没有报酬一个样。

 

**************************

二十世纪西方经济专题  教学大纲

北京师大历史系91级本科选修课                                              

(1993..28—1994.. )      

 

二十世纪西方经济专题课概述本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历史演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按专题实是求地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确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特点;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发展趋势和倾向;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和发展动因;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调整政策的演变、特点和影响; 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对策; 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完善托拉斯立法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人口政策、资源等问题; 同时适当的介绍当代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通过讲授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西方现代经济历史的发展道路和特点; 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发展理论和发展动因;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机制的运转和政府政策的演变; 正确认识同现代资本主义的竞争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借鉴、利用和合作; 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调整、成就和弊端。

 

    本大纲为北京师大历史系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制订, 共分18个专题讲授,每讲三学时, 一学期共48学时。

 

第一讲       西方现代经济史概述

第一节   西方现代经济史的基本线索    (8月28日)

.  本世纪前三十年的西方经济

.  1929--1945年的西方经济

.  1945--1960年代的西方经济

.  七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经济

第二节   西方现代经济史的特点    (8月28日)

.  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

.  垄断和竞争交替运行

.  不断改革和调整机制

.  失衡发展和相互依存

.  现代化和贫困化共生

第三节   西方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9月1日)

.  坚持实践和生产力标准

.  遵循多样性的统一规律

.  认真借鉴利用先进经验

.  重视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复习思考题:

1.  结合史实说明西方现代经济史的一个特点

2.  分析研究西方现代经济史对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意义

 

第二讲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确立

第一节  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9月1日)

.  世纪之交的大转折年代

.  早期垄断组织的演变:普尔、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和控股公司

.  早期垄断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    (9月4日)      

.  世纪初和二十年代垄断组织的确立和发展

.  主要垄断集团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

.  垄断资本主义确立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    (9月4日)

.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经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关于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评论

复习思考题:

1.  结合史实分析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2.  分析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

3.  评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确立的社会影响

 

第三讲    帝国主义学说及其评论

第一节  资产阶级和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帝国主义学说    (9月11日)

.  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述

.  希法亭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论述

.  伯恩斯坦的帝国主义论述

.  考茨基的帝国主义论述

第二节  第三国际理论家的帝国主义论述    (9月11日)

.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论述

. 布哈林的帝国主义论述

.  斯大林的帝国主义论述

第三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    (9月15日)

.  列宁帝国主义学说的基本思想

.  列宁帝国主义学说和各种帝国主义学说的比较

.  列宁帝国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

复习思考题:

1.  比较列宁帝国主义学说和其它各种帝国主义学说的异同

2.  评列宁帝国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

 

第四讲        三十年代大危机及其评论

第一节  三十年代大危机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9月15日)

.  1929--1939年大危机的主要表现

.  1929--1939年大危机的特点

.  1929--1939年大危机的原因

第二节  1929--1939年大危机观的评论  (9月18日)

.  马克思主义的评论

.  三十年代各类经济学派对大危机观的评论

.  二战后各各类经济学派对大危机观的评论

第三节  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启示  (9月18日)

.  正确判断西方经济学派的评论

.  正确三十年代大危机重演的条件

.  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两重性:危机和转机

复习思考题:

1.   评各种三十年代大危机观

2.   说明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启示

 

第五讲        罗斯福新政和三十年代其他西方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第一节  罗斯福新政及其研究    (9月29日)

.  罗思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罗斯福新政研究概述

.  罗斯福新政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罗斯福新政的评论标准; 罗斯福新政和历史上的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和阶级属性)

第二节  其他西方国家三十年代的反危机措施    (9月29日)

.  .法国家反危机措施的的特点

.  北欧国家反危机措施的特点

.  德、意、日国家反危机措施的特点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反危机措施的异同  (10月9日)

.  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异同

.  反危机措施和方法的异同

.  反危机后果的异同

复习思考题:

1.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反危机措施的异同

2.   评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第六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表现    (10月9日)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    (10月13日)

.  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

.  滞胀经济和结构性危机

.  社会危机

第三节    几种发展趋势观    (10月13日)

.  双重趋势以发展为主

.  双重趋势以腐朽为主

.  发展与腐朽趋势交替说

复习思考题:

1.   评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以发展为主

2.   评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以腐朽为主

3.   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腐朽趋势交替说

 

第七讲  1945--19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调整

第一节  美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改革和调整

                                      (10月16日)

.  美国四任总统改革和调整政策的背景比较

.  美国四任总统改革和调整政策的措施比较

.  美国四任总统改革和调整政策的理论依据比较

.  美国四任总统改革和调整政策的后果比较

第二节  日本,西欧国家改革调整政策的特点    (10月16日)

.  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重点恢复发展经济政策

.  英国的国有化措施和福利国家制度

.  法国的计划化错施和国有化政策

.  联邦德国自由竞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

第三节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10月23日)

.  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政策

复习思考题:

1.   比较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经济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2.   比较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日本、西欧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的特点

3.   评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经济政策

 

第八讲    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调整

第一节  七十年代西方世界的经济滞胀    (10月23日)

.  经济滞涨的表现和特点

.  经济滞涨原因的各种评论

.  1973--19751979--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二节  八十年代里根、撒切尔保守主义改革    (10月27日)

.  里根经济政策及其特点

.  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及其效果

.  里根,撒切尔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七、八十年代日本、西欧的发展经济对策    (10月27日)

.  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稳定发展经济对策

.  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民营化趋势

.  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趋势

.  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

复习思考题:

1.  评西方国家的经济滞涨病

2.  评里根,撒切尔保守主义改革

3.  评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趋势

 

第九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和相互依存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    (10月30日)

.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独霸态势

.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相对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崛起

.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欧共体、美国三足鼎立趋势

.  制约不平衡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    (10月30日)

.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依存的表现和原因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  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九十年代的西方经济    (11月6日)

.  1990-1992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特点

.  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兴衰的争端

.  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复习思考题:

1.   评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

2.   评西方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经济

3.   评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衰

 

第十讲    当代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当代垄断组织及其主要形式    (11月6日)

.  当代垄断财团的发展和特点

.  混合大企业公司的兴起及其原因

.  当代金融资本

第二节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1月10日)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职能及其影响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的兴起    (11月10日)

.  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特点

.  国际垄断组织的兴起及其特点

.  国际垄断的矛盾和性质

复习思考题:

1.   评混合大企业公司的兴起及其原因

2.   评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及其特点

3.   评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十一讲  西方国家完善垄断和竞争的立法措施

第一节  美国完善垄断和竞争的立法    (11月13日)

.  从谢尔曼反托拉斯立法到克莱顿立法

.  克莱顿立法以来反托拉斯理立法的发展

.  保护中小企业竞争立法的措施

第二节  日本、西欧完善垄断和竞争的立法    (11月13日)

.  战后日本限制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措施

.  西欧完善垄断和竞争的历史演变

.  美、日、西欧完善垄断和竞争立法措施的异同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重大国际、金融协定    (11月20日)

.  布雷顿森林会议及其解体

.  巴黎通筹委员会及其影响

.  关税贸易总协定及其重要回合

复习思考题:

1.   评美国反托拉斯立法的演变

2.   评美、日、西欧完善垄断和竞争立法机制的异同

3.   评从肯尼迪回合到乌拉圭回合

 

第十二讲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第一节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11月20日)

.  三十年代前德国,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及其影响

.  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内容和特点    (11月24日)

.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  美国、日本、西欧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特点

.  九十年代西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性质    (11月24日)

.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作用

.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性质

.  关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理论

复习思考题:

1.   剖析现代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2.   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历史作用

3.   评美、日、西欧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异同

 

第十三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动因

第一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说    (11月27日)

.  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论的提出

.  资本主义垂死阶段说

.  评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垂死阶段说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    (11月27日)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

.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

.  社会资本主义阶段论

.  高级阶段和晚期阶段论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    (12月4日)

.  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

.  制约生关系发展的诸因素

.  制约上层建筑变化的诸因素

复习思考题:

1.   评资本主义总危机阶段,垂死阶段说

2.   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

3.   评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因

 

第十四讲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12月4日)

.  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诞生

.  战后凯恩斯学派的发展

.  凯恩斯学派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    (12月8日)

.  30年代的货币学派

.  战后货币学派的兴起

.  供应学派的兴起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学派和新制度主义学派    (12月8日)

.  凡勃伦的制度学派

.  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  新自由主义学派

复习思考题: 

1.   评凯恩斯主义的历史地位

2.   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异同

3.   评制度学派

 

第十五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

第一节  罗斯托等人的经济成长论    (12月11日)

.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

.  罗马俱乐部的经济成长论

.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丹尼尔·贝尔等人的技术统治论    (12月11日)

.  丹尼尔·贝尔的技术统治论

.  阿尔温·托夫勒的浪潮论

.  其他学者的信息论

第三节  趋同论    (12月18日)

.  趋同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趋同论的评价

.  其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

复习思考题:

1.   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

2.   评丹尼尔.贝尔的技术统治论

3.   阿尔温.托夫勒的浪潮论

 

第十六讲    新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第一节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2月18日)

.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

.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

.  战后西方国家发展高科技计划

第二节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原因    (12月22日)

.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原因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科技对策

第三节  新科学技术革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12月22日)

.  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  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现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影响

.  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   评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2.   评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原因

3.   评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世界性影响

 

第十七讲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运动

第一节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  (12月25日)

.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环境污染

.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影响

.  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12月25日)

.  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

.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

.  西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第三节  1992年全球环境保护政府首脑会议    (1月5日)

.  1992年全球环境保护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  1992年全球环境保护政府首脑会议的争端

.  1992年全球环境保护政府首脑会议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   分析战后全球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2.   评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

3.   1992年全球环境保护政府首脑会议

 

第十八讲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和资源问题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1月5日)

.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分布和迁移

.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政策

.  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外来移民潮  (1月8日)

.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新浪潮

.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移民新浪潮的影响

.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资源问题    (1月8日)

.  战后西方世界的资源和能源危机

.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争夺战

.  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

复习思考题:

1.   评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外来移民政策

2.   评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

3.   评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争夺战

 

说明:

1.  中、英文主要参考书目另列。

2.  教师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间有两周公务赴外地, 需临时调整课时。

3.  考试视听课人数确定:20人以下为口试; 20人以上, 为命题抽签笔试。

4.  上课时间: 周六: 8:00--9:50; 双周三: 10:05--11:55

                                任课教师 黄安年                            

                              1993年1月1日拟定,

                              1993年8月21日修订。_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63231.html

上一篇:谭融著《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提要
下一篇:小广告的游击战术:活跃居民小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