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提要

已有 10201 次阅读 2010-5-7 17:42 |个人分类:美国书目提要(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提要, 杨生茂, 美国外交政策史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057日发布

 

书名:     《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编者:      主编:杨生茂;副主编:王玮、张宏毅,参编者:任东来、张红路、徐国琦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   邓蜀生

封面设计:  倪天煦

印刷;      北京新华印刷厂

经销:     新华书店

出版时间: 199111月第1  199112月第1印刷

开本:     850X1168 毫米  1/32 

印张;     21.875

字数:     519000

印数:     1-3000

价格:     8.95

页数:     684

ISBN:     7-01-000900-7/K·99

 

 本书是我国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第一部专著,全书上溯美国建国初期,下迄布什上台,共1573节。并附有大事年年表、参考书目举要、美国领土扩展简表、美国外交主要决策人物表、美国驻中国及中国驻美国历任外交使节表、索引等。

  本书绪论认为:“如今国内尚无一本较系统、较完整的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专著。”“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填补这个空白,期能产生一些抛砖引玉的效果。”“更重要的还在于应答时势的需要,为有志与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读者服务。”“撰写和学习美国外交政策史,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了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是如何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美国的外交政策总是翻印其决策人所持的国家利益观。利己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核心。在外交活动中,资本主义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以本国国家利益为至上的唯一的圭臬,从没有真正的利他主义,更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主义。”

  绪论说:“本书的基本构思是,一过外交政策的制订基本上是由其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诸因素所制约的。一过外交政策政正是这些国内外诸因素的合力。不过外交政策具有复杂的易变因素,如意识形态的作用,舆论媒介的作用,决策过程中人的作用,实施外交政策的时、空选择等等。因此这种合力不同于物理合力,不能由一条单一的直线来表述”。“由于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在国内外因素中,国内因素是基本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国外因素只是外部条件,同国内因素相比,其在政策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在国内外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素,但这不等于说,其他因素有时不能起决定作用。”

  绪论认为“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史发展的关键。”绪论分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三个时期:大陆扩张(1775-1897)的四个阶段、海外扩展(1898-1945)的三个阶段、全球称霸(1945至今)的四次大调整。

 

    李剑鸣,1999年在《杨生茂教授小传》中写道: 他对美国外交史有多年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80年代中期,他提出要撰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美国外交史,其目的是填补国内“尚无一本较系统、较完整的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专著”的空白,对美国外交史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解释,并且“应答时势的需要”,为中国对外开放、了解世界提供有益的读物。积数年之功而成的、长达50余万言的《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于199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体现了杨先生对美国外交史的独到认识。他认为,“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外交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美国外交政策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其目的都是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杨先生组织撰写这部美国外交政策史的意图,就是要“了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是如何实现其国家利益的”。自问世以来,这部著作一直是国内美国外交史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http://ahrac.com/yjhxx/1853.html

 

相关评论文章见席来旺 刘笑盈 :系统审视一个国家的扩张史──评《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世界历史》 199403

 

附该书影印照片2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21122.html

上一篇:敬请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
下一篇:参观天津梁启超纪念馆(照片)(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