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2009版《国家情报战略》传递什么信息?

已有 3965 次阅读 2009-12-26 10:10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传递信息, 美国2009版, 国家情报战略

美国2009版《国家情报战略》传递什么信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225日发布

 

23日出版的《华盛顿观察》2009年第46期,发表了李焰文章《反间谍和网络战,美军枪口对准中国》值得关注, 文章谈到美国2009版《国家情报战略》的是2005版的延续,但是传达了新的动向,旧版的报告中曾明确“反恐战争”写入到情报工作的使命栏中,但是这一条却在2009版报告中消失了,侧重点从过去的“反恐战争”转变为“长期对抗”,无异于反恐战成了“持久战”。新版《国家情报战略》在谈及网络安全、反间谍活动时,中国、朝鲜、伊朗、俄罗斯都被点名。这明显地暗示国际社会,美国未来安全的大敌何在?

 

附网文:

*************************

反间谍和网络战,美军枪口对准中国

 

日期:2009-12-23   作者:李焰   2009年第46期  

 

“中国实力增长的简单事实,伴随而生的是美国一超独大的主导地位在后冷战世界所受的侵蚀,这种相对力量的一升一降增加了中美冲突的可能性。”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战争与和平研究协会主任、享有盛名的国家战略学家理查德·柏茨(Richard K. Betts)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坦言说,“除非美国虚弱到将其塑造世界降低为‘虚的目标’,控制自己在东亚地区政治和军事的发展, 中美这一冲突的前景总是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停止它对中国或其它国家施加影响的意愿。”

 

2009年秋,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版的《国家情报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上任后,正式公布的第一份国家情报政策报告。分析人士认为,新版的《情报战略》是2005版的延续,其中强调的反恐、网络安全、反间谍等工作重点,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但它确立了美国情报界今后发展的方向,也进一步强调了美国需求情报技术领先地位和反恐目标的决心。

 

“在美国2009年版的国家情报战略中,奥巴马政府希望给予网络安全更多的重视,继续发展美国情报界的技术优势,”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员成斌(Dean Cheng) 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同时,“与2005版的国家情报战略相比,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新战略不再提‘反恐战’是情报工作的使命。但是反恐的大方向并没有变。”

 

报告中还特别提及了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紧张形势。对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战争与和平研究协会主任理查德·柏茨(Richard K. Betts)分析说,“不可避免的事实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极为有限,但是对双方潜在冲突的长期担忧不太可能马上改变。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原则性挑战是遏制未来冲突的可能性,规避无端挑衅中国而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反恐演化成“持久战”

 

2009版《国家情报战略》为美国情报机构确定了6个方面的任务: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制止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扩散;加强战略情报分析和预警工作;整合反间谍能力;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为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墨西哥等海外地点的外交、军事和执法行动提供情报支持。报告强调,由于美国的对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窃取美国的秘密感兴趣,因此,美国的情报机构要重点加强针对美国计算机网络的盗窃和间谍行为的反间谍行动。

 

“网络安全和反间谍的技术需求一直都是美国情报战略的重点,也是其它国家非常重视的情报工作。加强网络安全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包括计算机、芯片、互联网络、电子系统,所有这些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先进程度都是各国情报发展战略不能忽视的,近些年来,更是备受重视,”成斌解释说。

 

柏茨同意成斌的说法,认为美军一直对信息系统(民间和军事)充满担忧,生怕发生网络“珍珠港”事件的危险,这些已经让美国国家安全官员头疼了好一阵子了。

 

“新的情报战略只是反映了这种担忧的加剧,并没有比以往有本质的改变。同样的,反间谍问题也一直是美军担忧的情报重点,作为情报工作的使命,其重要性并没有改变,”柏茨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如果说,新版《国家情报战略》与布什时代的版本(2005)有什么明显区别的话,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旧版的报告中曾明确“反恐战争”写入到情报工作的使命栏中,但是这一条却在2009版报告中消失了。

 

“与2005版的国家安全战略相比,2009年虽然没提反恐战,但其使命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在用词上更加温和了。反恐如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军和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仍是如此,”柏茨强调说。

 

成斌指出,布什时代,美国情报部门将追踪、捕获本拉登作为核心目标;如今,他们仍要反恐,只是侧重点从过去的“反恐战争”转变为“长期对抗”。美国情报界更侧重于在坚持恐怖分子的财政、银行系统,挖掘恐怖分子的犯罪,将之送上民事法庭等,作为工作重点。

 

“美国情报战略未来的主要使命,”成斌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解释说,“首先,反恐仍然是首要目标,因为这是美国仍在身在其中的一场战争;其次,美国情报界还要兼顾方方面面的诉求,包括一些国家、组织、团体可能与美国发生的冲突等。”

 

关注中国

 

新版《国家情报战略》在谈及网络安全、反间谍活动是,也提到了美军眼中的潜在挑战,其中,中国、朝鲜、伊朗、俄罗斯都被点了名。报告提及,“中美在许多问题上利害一致”,并称中国“倚重资源的外交与军事现代化举措”使其成为一个难应付的国家。

 

“美国情报界对中国的担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成斌回应说,“美国在观察中国,中国也在观察美国。双方一直都在关注对方的军事发展。从克林顿时代起,五角大楼就开始分析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问题,而如今,彼此的关注反而加强了中美的军事交流。”

 

因此,中美之间既有合作的空间,又有冲突的可能性。成斌这样描述说:“中美两国领导人看到了加强交流的必要性,也都曾表示双方要加强军事合作。同时,两国也有解不开的潜在军事冲突。比如,美国对台军售,还有曾经发生过的EP3撞机事件。美国政府肯定会继续对台军售,因此,中美军事关系会起什么变数尚未可知。”

 

“只要没有大规模灾难造成冲突,比如台湾危机,中美应该有可能进行正面合作,发展和平关系,进行有限的军事交换,继续分享互利的情报,比如在反恐方面,”柏茨总结说。

 

同时,专家们认为,中美也有在情报领域,如跨国犯罪和反恐情报工作中加强合作的可能。

 

李焰,《华盛顿观察》2009年第46期,12/24/2009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financial_information_show.aspx?id=336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81506.html

上一篇:从圣诞节还是耶誕節说开去
下一篇:6岁娃娃独立操作电脑初级程序的启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