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国科技新馆标志性塑像——世界最大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

已有 8858 次阅读 2009-10-7 18:05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科技新馆, 标志性塑像, 最大的室内雕塑, 生命螺旋

中国科技新馆标志性塑像——世界最大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07日发布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参观,被世界最大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所震撼。“生命螺旋”位于中国科技馆新馆南大厅,全高47米,直径6.4米,由新馆地下一层直冲顶层天窗,我们可以从地下和地上一至四层的不同角度观赏了这一巨型雕塑。“生命螺旋”作者、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张兆宏介绍说,“巨型雕塑‘生命螺旋’由几百人耗时两年完成,整体为不锈钢烤漆材质。造型是由20对青年男女组成的巨大DNA双螺旋结构。“这如同一首生命的赞美诗。”他表示,通过放大双螺旋结构造型,雕塑表现了DNA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和造型之美。充满张力的人体造型代表生命的蓬勃活力。随着雕塑造型不断螺旋上升,青年男女的表情及肢体语言更加奔放,喻示着人类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的执着精神。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9-09/05/content_11999436.htm

 

对于生命螺旋的自然与生命关系,有资料称:DNA-生命的螺旋  大自然中的许多生命与螺旋密不可分。牵牛花的藤总是向右旋转着往上爬的,车前草的叶片也是螺旋状排列,其间夹角为137°、30°、38°,这样的叶序排列,可以使相同的叶片获得最大采光量,且得到良好的通风。此外,向日葵子在盘上的排列也是螺旋状方式。牛角和蚋牛壳一样,它们增生组织的几何顺序,竟是标准的以数螺旋状。牛角和蜗牛壳的结构,一部分是旧的,一部人是新的。新的部分是通过衍生物连续的增长,长在旧的部分上,始复不断,从小到大,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对数螺旋的形状。蜗牛壳腔中的生命体逐渐长大变粗了,蜗牛的“屋”也按着相同的不变的比例一对数螺旋线的规律长大变长。人的头发是从头皮毛囊中斜着生长出来的,它循着一定的方向形成旋涡状,这就是发旋,且有右旋和左旋之别。实际上,发旋是长在体表的毛旋,能使毛发顺着一定的方向生长。在野生兽类动物中,发旋(毛旋)具有保护作自身和适应环境的作用。它可使雨水顺着一定的方向淌掉,犹如披上了一件蓑衣一般;它们排列紧密,可避免有害昆虫的叮咬;除此,还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

以上是肉眼可以看得见的,自然界还有一些微观的生命螺旋需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方可看到。像人们平明所吃的糖,无论它是用甘蔗汁制成的,或者是用甜菜汁做的,它们的分子几何形状都是右旋的。近年来人们合成了左旋糖,但说来奇怪,这种糖只有甜味,却不产生热量。原来,我们身体里的代谢酶,只接受存在于自然界的右旋糖。不过左旋糖也有其独特作用,正因为人类机体不能消化吸收它,所以在制作低热量甜食,或应用于糖尿病之类的病人时,就大有可为了。

动植物的一些重要器官和组织物质,多含有碳分子,其中有的是左旋,有的是右旋。在人体内,一切氨基酸分子均是左旋,而淀粉分子则是右旋。传递生物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那巨大的分子有着盘梯似的双螺旋形状,这种螺旋从底部到顶端,一路都呈左旋。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沃森,绘制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成为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1950年,著名生物学家鲍林·科里和布兰森,发现了蛋白分子链的肽链的排列结构是右旋螺旋形。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呈锯齿形的核酸,它却是左旋的。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柯克在研究了螺旋与生命现象有关系后,曾感慨地说:‘螺线——生命的曲线’”。(http://www.hudong.com/wiki/%E7%94%9F%E5%91%BD%E8%9E%BA%E6%97%8B

 

下面是即时拍摄的生命螺旋雕塑片断照片共15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60291.html

上一篇:奥林匹克公园龙型湖水景观
下一篇: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一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