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提要

已有 5402 次阅读 2009-6-29 06:19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提要, 罗荣渠文集, 史学求索

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提要

 

黄安年辑自罗荣渠文集  黄安年的博客/2009629日发布

 

黄安年按: 罗荣渠先生是我敬重的我国世界史、美国史、现代化研究著名学者。这里发布的是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的提要。感谢林披甸、董正华先生惠寄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目录和后记。提要附有17张影印图片是笔者翻拍的。

 

*****************************

书名:                《史学求索》(罗荣渠文集之三)

作者:                罗荣渠

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  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贤、王红生、巫永平。

文集统筹:            林被甸、周颖如

本卷责任编纂          董正华

出版:                 商务印书馆

印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次:                 20092月第1

印张:                 17 ?

开本:                 850 X 1168 1/32

定价:                38元人民币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0-05930-5

 

********************888888

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的时代。出生那年(1927 )正是中国大革命的危急关头。满10岁那年(1937 )抗日战争爆发,20岁(1947)那年解放战争打响。 30岁(1957 )赶上反右斗争。40岁(1967)正好是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进入高潮。50 岁那年(1977 )“文革”宣告“正式结束”,形式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说,过了大半辈子,我才有可能真正按下心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所经历的艰辛心路历程。

 

  我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代是在中国名牌学校里学习的。初中在成都县中,高中在成都树德中学,都是第一流的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特别在文史方面给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我后来的志趣发生了很大影响。我爱读课外书籍,进大学以前,已经浏览了胡适、钱穆、萧一山、冯友兰、朱光潜、罗素等人的著作,有志于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1945年,我非常幸运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昆明西南联大,一年后学校复员,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这对我的一生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第一次呼吸到民主自由的学术空气,聆听到学术大师们的讲课。在学术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先生。我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但我并没有完全因袭洋汉学的老路,而是重视理论的引导与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把握。

 

  大学毕业那年平津战役拉开战幕。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北大的五十周年校庆也未能很好庆祝。胡适校长等人离校南下。1949年初,北大学生在东交民巷敲锣打鼓,迎接解放军入城。当时哪里还有心思写毕业论文。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匆匆进入了毕业生学习团,很快我就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那里一干就是七年,当时并未对抛弃专业感到可惜。因为听说是“已经坐上了新民主主义的火车”,心里甚是兴奋。

  到 1956年,一度出现了某种新形势。当时响起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我才想起了自己的专业,想回北大念中国近代史的“副博士”研究生。结果却是调回历史系当世界现代史教员。在解放以前,我国的西洋史研究的底子很薄,完全受英美的影响。我的西洋史根底也很差。但我有一个特点,喜欢博览群书,动脑筋,钻研不舍。自己一边学,一边教。我先后讲授过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拉丁美洲史、美国史、殖民主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共党史等通史或专题课。涉猎的面很广,杂七杂八,但也打下了宽广的基础,使我最后走上了开拓宏观历史研究的道路。

 

  从 20世纪 50年代到 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是在自我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苏联的教条主义很大影响。一直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新路线才给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我很幸运,在 80年代初就获得机会跨出国门,睁眼看世界。我刻了一方图章:“求知识与世界”。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并利用机会到各地访问,探寻美国兴盛发达的历史活力之所在。美利坚人在短短两百年时间中在北美荒原上建立了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国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89年我又第二次出国,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做了半年的研究工作。加上其他一些零星的出国访问,使我对世界史的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对我的现代世界意识的形成和新的历史发展观的形成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美国归来后,我本来是准备从中国人的视角写一部新的美国史:《美国的历史与文明》,做一个美国史专家的。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潮使我改变了主意。在美国期间,我读到布莱克教授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后来又在普林斯顿大学与他本人和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课题组成员见了面,这给我以新的启示。我年轻时即有志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中国搞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运动却没有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倍尝“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我认为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着手去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当前中国史学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历史学必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于是我毅然中断了美国史的写作,开始踏入了现代化研究这个新园地。1986 年我申报的选题列入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

 

  长期以来,现代化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理论”。我已近花甲之年去搞这个新课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我坚信要研究新理论,首先必须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行思考。我把自己的书房题名为“上下求索书屋”,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我带着新课题重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会科学新课程,可说是重新上了一次自修大学。

 

  几年来,我从基本理论入手,根据马克思逝世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发展进程的丰富经验,按马克思本来的构思,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初步形成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架构;运用新的发展观,探索了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放在世界大变革的背景中进行了新的研究,对旧的理论、方法与结论都有所突破。对我自己来说,也完全突破年轻时代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幼稚想法,认识到现代生产力的大发展才是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罗荣渠自述(代前言)

    第一编  史学理论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

我看史学的“理论热”

开拓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评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

历史学要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伟大的变革时代必然会引起社会科学的变革

发展:跨世纪的挑战——近40年发展思潮述评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第二编  世界史

关于世界史的体系问题

“奴隶”、“苦力”的血泪史——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共同苦难

开创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

积极推进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世界史的新视野——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关于殖民主义史研究问题的四点意见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拿破仑的论述——拿破仑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论拿破仑专政和法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历史教训

通向全面战争之路——略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若干问题

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日本的战争忧思录——第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访日观感

正视历史,反思战争,重新共建太平洋

面向未来  安不忘危

    第三编  中国史、中外关系史

参加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中国工人红军

关于中苏关系的一批新发现文件

怀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

研究辛亥革命要建立在学术基础上

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时代课题

在优化选择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季羡林、赵宝煦、罗荣渠谈中外文化交流

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

重新评价徐继畬的历史意义

    第四编  散论

黑山观景

《堂吉珂德》与中国

旅美见闻杂记

   参观福特汽车工厂

   美国人对足球赛的如痴如狂

   美国农场参观散记

   美国学者的素朴与汉学家的“中西结合”

   在史密斯太太家作客

也谈知识“老化”与更新

发扬五四  超越五四

“四为学会”五十周年感言

启蒙   治学  社会教育——漫谈图书馆

访大千先生故居“摩耶精舍”

台北故宫博物院巡礼

人文忧思的盛世危言

趋新浪潮与回归传统

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征

一笔书争分寸功

编后记

 

 

《史 学 求 索》后记

 

《史学求索·罗荣渠文集第三卷》共收文50篇,约35 万字。分列“史学理论”、“世界史”、“中国史、中外关系史”和“散论”四编。

“史学理论”部分收 9篇文章。前面的3 篇发表于1979-1980 年间。其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和二战中有关问题的评价等为例,较早提出了史学界如何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问题。“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重温马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系列论述,正本清源,区别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强调经济运动即“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归根到底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提出了现有世界史体系的改造问题。作者后来提出的以生产力为历史发展中轴的原理和“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以及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探索,在这里已见端倪。

 

  1985年前后,罗荣渠先生开始全力以赴与现代化有关的史学理论探讨与建设。本部分所收6篇文字显示了这一艰难探索的足迹和心路历程,提出并论述了开展史学理论的研究、重视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和对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新成就的研究、发展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史学工作者应如何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等重要课题。以“一元多线发展观”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是罗先生对中国的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贡献。本编最后一篇文章“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结合东亚现代化的史实,从5个方面对新发展观做了高度概括,思想更尖锐,观点更凝练,是反映作者晚年学术研究工作的一篇有代表性的重头文章。

 

“世界史”部分收文 14篇,大体分属三个专题:

  关于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的探讨,包括作者作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为制定国家 “七五”社科发展规划所写的高校七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1985)世界史部分“积极推进总国的世界史研究”。这些文章和报告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基础,关注国际上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地指出了国内世界史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提出了要对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创造性探索。

  第二个专题是拿破仑研究。作者曾计划系列研究拿破仑专政和拿破仑战争,后因专注于现代化研究而作罢,收入本书的两篇文章,对拿破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对学界长期争论的雾月政变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实际奠定了他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

  第三个专题是二战史研究,写作的时间跨度达20余年,涉及战争的起源、性质、经验教训、中国战场的地位和日本右翼的新军国主义等重要问题。这也是作者辛勤着力的一个领域。近8 万字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由商务印书馆于1980年出版单行本,印行18000册,是一部面向广大受众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其中对一些问题的叙述,在后来作者依据新材料所写的专题论文中有所修正。“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一文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发表后曾被多处转载、引用广泛。

 

“中国史、中外关系史”部分收文9篇,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苏关系、中外文化交流和 15世纪中外航海比较等重要课题。作者有早年从事中苏友协工作的经历,在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史研究方面也是国内外本领域公认的权威学者,相信这些文字对于记录中国史学的历程、对中外关系这一专门史领域的学科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散论”部分收文 13篇,大多没有发表过。作者谈五四、谈精神文化建设,鉴古知今,义正词严,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也谈图书馆、谈古代人物和外国作品、回忆青少年时代的追求、谈旅游观感、谈书法艺术,娓娓道来,读之如临小桥流水,清新适意。这些文字展现了一个人文学者时时处处关心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的博大胸怀与志趣,是作者留下的另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编纂工作的需要,特成立“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有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贤、王红生、巫永平。罗荣渠夫人周颖如女士和他的二弟罗荣泉先生提供了罗先生的日记、书信等多种遗稿,并直接参加了文稿的整理和编纂。编委会其他成员都是罗先生的学生,他们分别承担了各卷的编纂工作或参与了相关研究和讨论,由林被甸和周颖如统筹全书并总其成。

  具体承担本卷编纂工作的是董正华教授。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董经胜老师和研究生周东华、昝涛、郑振清、曹磊、张杰、胡宏、刘青、李雯、严艳参加了有关的资料核查和校勘工作。本着尊重作者原意和保存原文原貌的原则,本卷编者只是统一了注释的体例并对个别字句和标点符号做了必要的订正。

  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对本文集的出版作了精心安排,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谢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40872.html

上一篇:博客上传文章和图片的障碍已经排除,谜团有待解开
下一篇:一位抗癌医师的健康观
收藏 IP: .*| 热度|

1 刘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