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危机尚未见底 奥巴马未见遏制信任危机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09-2-25 08:38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危机尚未见底 奥巴马未见遏制信任危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225日发布

 

最近来自美国的电话和媒体传来的信息显示美国的经济形势很不乐观,美国遭遇经济的和信任的双重危机,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实体经济危机正在蔓延,另一方面新总统奥巴马上台一个月来,未见遏制信任危机,民众对于奥巴马的信任度也有下滑趋势,美国民众间的恐惧和焦急不安心理在积聚,看来美国最为困难的时期尚未到来。美国股市是个风向标, 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不止一个紧急救市方案,但是未能遏制股市下滑趋势,道指已经从奥巴马上台时8000点左右下滑到7100多点,奥巴马已经放风不要看着滑到5000点。华尔街动荡不安,裁员潮使得人心惶惶,三大汽车公司面临倒闭危险,美国中产蓝领指望的年终奖金大大缩水甚至泡汤,美国社会支柱的中产蓝领层不满和悲观情绪蔓延,失业队伍急剧扩大。美国式国有化趋势在发展。

 

当年罗斯福的“百日新政”可不是按既定方针办,而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急救章,其结果和凯恩斯主义不谋而合,不管如何评论他的指导思想,反正危机被遏制了。现在奥巴马把小布什政府推行的一套来个全盘否定,他自己拿出的一套灵不灵光靠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股市关、金融关、就业关、产业关、国际共同应对关过不了,再怎么信心喊话是喊不出信任来的。

 

已经有舆论希望奥巴马政府下猛药来应对严峻形势。奥巴马政府有没有这个胆识和能不能遏制危机蔓延,还要拭目以待。有人说,我们不需要关注美国,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可这场危机是全球化快速发展以来,或者中国真正融入全球化发展以来的第一次全球性危机,和中国关系之大自爱不待言,否则“同舟共济”怎么成了中美会谈的主要话题呢。

 

***************************************************

附网络文章: 2009 02 24 11:34 华尔街日报

正当奥巴马政府试图打消人们对美国大型银行生存能力的担忧之际,道指周一收盘下跌3.4%,收报7114.78点,较16个月前所创峰值跌去了将近一半,当天的普跌之势令整个金融市场都受到了冲击。

 

周一美股下跌范围之广实属罕见,远超出了已成惊弓之鸟的金融类股的范畴,科技及其他经济敏感类股拖累主要股指跌至逾11年新低。

 

盘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这家被普遍认为稳健程度居前的银行宣布将派息大幅削减87%,旨在保存资本及确保其资产负债表即便在形势显著恶化的情况下也能不受侵蚀。这家股票市值最大的银行指出,截至目前,第一季度盈利状况良好,此言多少有安抚人心之意。

 

尽管如此,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正向此前还能保持坚挺的板块蔓延。由于分析师下调今年的电脑销售预期,科技类股全线走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惠普(Hewlett-Packard)分别下挫了5%6.3%。虽然此前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给基础原材料生产企业带来过福音,但随着投资者将注意力锁定于经济深层次问题,这一板块也在劫难逃。美国铝业(Alcoa)和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Corp.)分别下跌了7.6%13%

 

在市场风传政府将把大型银行收归国有之际,奥巴马政府周一试图强调对这种做法的反对立场。然而与此同时,有高官称政府恐怕不可避免地要加大对部分银行的所有权,至少暂时看来是这样。

 

美国几家机构罕见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以澄清政府周三将开始的“压力测试”是何目的。该测试旨在评估美国大型银行在经济持续衰退情况下的生存能力。

 

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联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 简称:美联储)、美国财政部金融局(Office of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等机构发表声明称,政府将保证银行拥有必要的资本和流动性,以提供恢复经济增长所必须的信贷;此外,政府还决心保证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能够生存下去、以便它们得以履行其使命。

 

为了遏制经济滑坡,奥巴马政府的应对努力可谓多管齐下,但其成功与否似乎取决于银行系统能否很快重新站稳脚跟。虽然政府推出了价值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经济学家指出倘若信贷系统仍不能正常运转,那么任何来自财政的推动都只是昙花一现。政府已经准备好给银行系统撑腰,存款保险的规模已经扩大至前所未见的水平,政府甚至还给多家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提供了担保。

 

银行系统疲弱不堪的现状加大了企业和消费者获得贷款的难度,也推高了借贷成本。但是拿出一份重塑社会对银行系统信心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整个经济救助计划中最令人犯难的一部分,这部分是因为投资者无法确定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否正确。

 

奥巴马政府几周前就宣布要进行压力测试,但当时没有披露什么具体内容。周一政府几大机构发布了一份500字的联合声明,称即将开始在银行系统内进行一系列严格测试,以评估受测银行的资金实力是否可以确保它们能在经济低迷时期继续放贷。

 

联邦政府的声明仍未说明,在衡量一家银行的健康水平时,政府会考虑哪些经济条件。不过,政府官员周一说,他们很可能会考虑一系列噩梦般的经济景象,包括房价暴跌、失业率上升和经济的持续负增长。政府将要求约20家银行作出预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它们在汽车贷款、按揭贷款和商业信贷等资产类别上将蒙受的损失。

 

根据政府的声明,需要资金的银行可以要求财政部购买其可转换优先股,当银行需要更多的普通股时,这类股票可以转换成普通股。这种方法可能会提高银行防范损失的资本水平,不过也会增加政府在企业里的持股。

 

声明说,银行注资计划的一大假设前提是银行应该保持私有性质。不过政府官员周一承认,政府在一些机构的持股可能会暂时增多。

 

政府官员说,政策制定者仍在讨论政府向需要大量救助的机构注入更多资金的条件,以及在这些情况下美国政府作为投资者应保持多大的活跃程度。

 

自政府首次公布“压力测试”计划以来,银行股受到了重挫。周一的声明仍未能解释清楚,是否所有的银行都会被接管;如果是,接管又将以怎样的形式进行。

 

波士顿大学银行及金融法中心主任赫尔利(Cornelius Hurley)说,如果他们进行了压力测试,而企业的资本无法承受住测试,那么他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纳税人的钱向银行注资,另一种就是接管银行。

 

资产管理公司Congress Asset Management Co.的投资组合经理安德森(Peter Andersen)说,信息的缺乏令交易策略陷入了混乱状态。

 

一些相对一目了然的交易都不能保证取得预期效果。比如,交易员通常可能会认为,如果政府接管了银行,银行的股票会比它的债券表现得更糟,原因是政府接管后,股东可能会一分钱也拿不到,而债券持有人很可能会如数收回全部资金。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交易员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另外一家大型金融机构Washington Mutual去年秋季被摩根大通收购时,它的债券持有人没能收回资金。

 

Credit Derivatives Research LLC的高级研究分析师克莱因(Dave Klein)说,过去人们的想法是,如果政府不得不接管一些银行的话,银行的股票会受到重挫,债券将表现不俗。不过最近,人们开始越来越担心债券持有人也会遭受严重打击。人们开始担心重组的结果是债券投资者无法拿回全部投资。

 

过去几周,花旗集团(Citigroup)债券价格下跌。2018年到期的债券周一跌至票面价值的89%2013年到期的债券跌至85%,收益率接近11%2月初,很多花旗债券的价格还在票面价格的95%以上。

 

知情人士说,花旗和联邦政府官员仍在继续谈判,很可能会以美国政府大幅增持花旗股份告终。双方很可能几天内就会达成协议,不过仍有一些没有铲除的障碍,包括政府将持有多少花旗普通股,其他大股东是否愿意把他们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

 

政府官员周一说,预计压力测试要花数周的时间。不过,一些官员担心市场可能没耐心等待4月份出测试结果了。虽然财政部一直在努力不为股市波动所动,也没有打算为银行类股设置价格底线,不过,如果银行类股跌得过低,市场参与者停止了银行间的资金拆借,政府可能会被迫采取措施。

 

Damian Paletta / Deborah Solomon / Serena Ng / Randall Smith

 

更新完成

http://chinese.wsj.com/gb/20090224/mkt113759.asp?source=emai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16981.html

上一篇:春雪圆明园掠影(转发)
下一篇:冰雪世界掠影(转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